如何用上帝的工作来反思自己的工作?

前两篇文章我们聊了上帝存在与上帝不存在的问题,最终的落脚是人生命的意义如何得到保证。

一种方式是诉诸上帝,另一种方式是当作上帝已死,我们要进阶为超人,凭自身去创造意义。意义的讨论不可能局限于这两种答案,大家可以尽全力追问自身,尝试对自己的生命要实现什么样的意义做出答案。

本篇文章我们依然要谈论的话题依然是上帝,来谈一谈上帝的工作,并且用上帝的工作来反思我们自己的工作。

如何用上帝的工作来反思自己的工作?

首先还是要来求证一下,上帝是不是真有工作。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中,先是天地混沌孕育了盘古大神,盘古不知道从哪儿掏出了巨斧开天辟地,再凭手脚撑开天地,最终身躯化作山川河流、风雨雷电、日月星辰,一个能被称作“世界”的东西就此诞生。盘古是中国神话中的创世神。

开天辟地这件事儿似乎不能算是工作,反倒像是一个巧合、一种宿命、一出英雄主义的悲剧。

在希腊神话中,宇宙是混沌之神卡俄斯的孩子们创造的,他们孩子包括大地之神盖娅冥界之神塔尔塔洛斯黑暗之神厄瑞波斯黑夜女神尼克斯爱神厄洛斯,世界是由神与神之间的结合一点点创造出来的。

我们比较熟悉的宙斯、赫拉、雅典娜等等都是希腊神话的第三代神,他们平日里似乎也只做权力争斗、男女相亲之类的事情,似乎也不好称作工作。

似乎只有圣经故事中的上帝是有工作的上帝,我们要把之前所谈的“上帝”稍加局限,用基督教的上帝来聊一聊工作的话题了。

《圣经·创世纪》中如此记载:

“起初,神创造天地。”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世界有了昼夜,有了第一日。

到第二日,神说:“要有空气”,空气把水分隔开,有了天。

到第三日,神说:“天下的水要聚在一处,露出旱地。地要生发花草树木,开花结果。”

到第四日,神说:“要有光体,发光在天空,普照在地上。”于是有了日月星城。

到第五日,神说“水要滋生生命,天空中该有鸟儿。”于是有了鱼和鸟类。

到第六日,神说:“地要生出活物来,并照着我们的形象造人,管理世界的一切。”于是有了野兽昆虫和人类。“神看着一切所造都甚好,有晚上,有早晨”。

到第七日,神歇了他一切创造的工,就安息了。

上帝创造世界的过程,称得上是井然有序了。

如何用上帝的工作来反思自己的工作?

我们之前给工作定义的时候,包括劳动和报酬两个方面。上帝用六天时间创造了世界,这是他的劳动,而他看着一切“甚好”,也算是精神报酬了,上帝似乎也用不着物质报酬的嘛。

在《创世纪》中,“耶和华见人在地上罪恶很大,终日所思想尽都是恶,耶和华就后悔造人在地上,心中忧伤。耶和华说:‘我要将所造的人和走兽,并昆虫,以及空中的飞鸟,都从地上除灭,因为我造他们后悔了。’”诺亚是个完人,品德良善,上帝让他造了方舟,将活物成对带进方舟。诺亚照做之后,大雨四十昼夜,洪水在地上共一百五十天,除诺亚和方舟里的,所有活物都从地上除灭了。

诺亚放出方舟的鸽子衔回橄榄枝,表明洪水消退。等诺亚带着妻儿和其他活物走出方舟,诺亚为上帝献祭,《创世纪》说:“耶和华闻那馨香之气,就心里说:‘我不再因人的缘故咒诅地,也不再按着我的才行除灭各种活物了。地还存留的时候,稼穑、寒暑、冬夏、昼夜就永不停息了。’”上帝赐福诺亚和他的儿子,要他们生养众多,在地上昌盛繁茂。

上帝创世的故事就说到这儿吧,再说下去真要被当成大型传教课程了。

为了表明我们不是在传教,这里做个简短的证明说明基督教上帝的矛盾之处。

基督教对上帝的定义,也是全知、全能、全善的存在者,然而在上帝创世的过程中,似乎并没有料到人的“恶”,这是与“全知”相矛盾的。因此我们文章中的上帝,仅作为一个工作代表来谈,大家可以足够人格化地去想象他。

话说回来,圣经故事抹去宗教传播的色彩之后,本身也是相当不错文学、哲学作品,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找来看看。

如何用上帝的工作来反思自己的工作?

从“有了光”到“有了野兽昆虫和人类”,上帝完成了创造的工作;

再从“后悔造人”到除灭所有,上帝完成了毁灭的工作;

最终上帝为诺亚赐福,他不再创造更多,也不去毁灭什么了。

有这样一种说法:

人的成就感来源于两样东西,创造和毁灭。

人毕竟是按照上帝的形象造的,似乎天性就喜欢创造和毁灭。在奥地利精神分析师弗洛伊德所建构的意识体系中,人具有与生俱来的生本能和死本能。

简单说,生本能是一种生存的、发展的倾向,而死本能是一种破坏的、毁灭的倾向。

小孩子喜欢捏橡皮泥、做手工,过家家的时候赋予石头、青草、玩偶及自身本不具有的含义;小孩子也喜欢把新买的玩具拆得稀碎、把蚂蚁王国捣成废墟,别人堆成的精致沙雕可没有审美的价值,三五下踢翻才来得痛快。

长大成人,我们的工作似乎也是不断地创造和毁灭。小到捏饺子,大到造飞机,都是创造。写一份文案,或者出本书,也是创造。我们的创造,可以是实物,也可以是观念。实物的例子太多太多,就不去列举了,只是要多说一句,大大小小都是创造,汽车和汽车的零件,都是人们工作的造物。

至于观念的创造,柏拉图的理念世界、孔子的天下大同、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想都属此类,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黑格尔的“存在即合理”,海德格尔的“人,诗意地栖居”,维特根斯坦的“对于不可言说之物,必沉默以待之”,也属此类。

莫说哲学家,我们这些普通人,想到一个巧妙的段子,比如,从前有个孩子叫小明,小明没听见;或者一句深入人心的话,比如,喜欢一个人就像突然有了软肋,也突然有了铠甲;哪怕是完成一份规规矩矩的文案策划、律所文函。

其中闪烁着思维的点点亮光,就是创造。

人还真的蛮喜欢创造的。

如何用上帝的工作来反思自己的工作?

说了这么多,再来说一说毁灭,所有具有破坏性的事情都称作毁灭吧。

道家有“不破不立,破而后立”的说法,大部分时候我们都是为了新的创造才去破坏、去毁灭,比如说拆掉旧的房屋盖新楼,比如否定旧的社会形态建立新的社会形态,因为第一稿设计不好,所以才删掉去做第二稿第三稿,因为头一个想法经不起推敲,所以才统统甩出脑子去开始新的构思。

也有些时候我们并不在意创造什么,我们只管破坏、只管毁灭,大到国家之间的战争,小到企业之间的恶性倾轧,甚至在我们这个网络时代,有些人的工作就只是隔着屏幕对他人恶意抨击。

如同帕斯卡尔所说:

想表现为天使的人却表现为禽兽。

这些事件的缘由恐怕是不可言说之物,姑且沉默以待之吧。

我们的工作本身也是人类活动的一部分,自然而然会显示出创造与毁灭的特征,如上帝那般。上帝最终为什么不再计较人的恶,也不再毁灭了?

我想啊,这个像极了人的上帝,是决定让他的作品自在地存在了。

这个决定既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他的作品获得了极大的自由,坏处是当这个作品从有序走向无序的时候,必须自己承担后果。

反正,上帝已经脱身而去。

我们之所以很少会将自己的工作视为创造与毁灭的结果,怕也是当工作完成的时候,我们便撒手了,颇有点儿“人渣父亲不负责任”的味道。

如果我们在工作的过程中,能够有意识地去想“自己是像造物者那样去创造”,会不会想要更杰出地完成工作呢?或者有意识地想想“自己会毁掉些什么东西”,会不会想要忍一手,更理智地行事呢?

如何用上帝的工作来反思自己的工作?

上帝是无限的,他能创造无数的作品;我们可不是无限的,我们有限的生命只能完成有限的作品,其中还有各自的人生

是不得不去完成的作品。

对于人生这回事儿,当成工作,就像上帝创世那样去完成,留到临终时候让上帝来结束好了。至于后来会怎样,任其自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