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到底是个啥?--转载

2015年开始,供应链金融概念大火,各种机构跑步进场,业务突飞猛进,但也有各种人趁机猛蹭热点,毕竟这个领域中真正懂供应链金融的人,真正做过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人确实不多,热度一高,滥竽充数的就多了。

可是,我就想问问那些喊的最欢的人,热点蹭的最嗨的人,同志们你们可曾真做过供应链金融业务?可曾了解过供应链金融的由来?可曾坐下来读读供应链金融的著作?有的人和机构,看了几篇文章和PPT,知道了几个术语,就以为自己是供应链金融专家了,就能把任何业务都往供应链金融概念上靠。就连搞传统保理的,搞消费金融的,甚至搞各种币的,都改头换面号称自己做的是“供应链金融”。

结果呢,让这些二把刀半瓶水有意无意的宣传,把大批新人的思路都带偏了,也把供应链金融业务几乎搞臭了。

供应链金融明明是好东西,结果现在鱼目混珠者太多,大有劣币驱逐良币之势,例如承X之流,顶着供应链金融的名义,做着传统金融的业务,既没有传统金融的担保,又不使用供应链金融的专业风控手段,导致爆了大雷,还要供应链金融概念背锅(对这个爆雷事件,将来会专文分析),这么多年供应链金融的美名都被搞臭了,看着那么多负面新闻,真正从事供应链金融的人心痛不已啊。

供应链金融到底是个啥?--转载

供应链金融到底是个啥?--转载

我刚参加工作就做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客户经理,到现在做产品经理,几年来都在研究供应链金融业务,对供应链金融的感情很深,实在不希望这个优质的理念像前些年的纳米技术概念一样,被蹭到无人再提。

我认为真正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只要根据供应链特点和细节设计专项方案,做好日常操作,风险将是相当低的,绝对不会变成不良业务和风险爆雷的温床,之所以现在变成这样,是因为大量假的供应链金融业务,也就是传统金融做的业务,为了弱化风控,为了蹭热点,强行自称供应链金融业务,导致爆雷,连累供应链金融概念。

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市场还没有形成对供应链金融概念和范畴的准确认识,那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详细分析——到底什么是供应链金融!


一、“供应链金融”的源起

顾名思义,供应链金融得先有“供应链”,还要再有“金融”,金融是什么大家都懂,供应链是什么估计大家就没有直观认识了。

有人说买卖交易货物就是供应链,错!如果这样,那供应链这个词在几千年前就该产生了,何必等到近代。

“供应链”的概念是随着近几十年企业生产力飞速发展产生的,这个概念本身就很复杂,是一门专业的学问,百度百科给的简化定义为:“供应链是由物料获取并加工成中间件或成品, 再将成品送到顾客手中的一些企业和部门构成的网络。”

所以,供应链绝对不是一买一卖,而是已经形成一个稳定网络的体系。

因为要把这个供应链网络管好来服务生产,所以有了供应链管理。

在供应链的管理过程中,因为在链条中企业多,货物品种多,交易频率高,产生数据大,人们发现在供应链管理中刚好能够控制物流和信息流,乃至结算的资金流,这些功能,恰好是控制融资风险的新角度、新工具,而且效果非常好,这才产生了供应链金融的概念。

所以说,供应链金融的概念是由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产生的,脱离了供应链,就不能叫供应链金融。

也由于供应链是上下游交易的高级形式,所以仅有上下游交易,但没有形成供应链,也没有现代化供应链管理的场景,就谈不到供应链金融,只能算是一般贸易融资。

尤其是“一锤子买卖”型的交易,与供应链完全挨不上,基于这种交易的融资,则更不能算作供应链金融业务。

也有人说,供应链金融就是贸易金融,这也不准确!

向供应链金融同行们强调一句:不要混淆供应链金融和一般贸易融资,供应链中会有应收账款,会有预付账款,也会有存货管理,供应链金融也就会以这些为载体,体现为应收款融资、预付款融资和存货融资。

但反过来,不能把所有涉及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和货物质押的业务当成“供应链金融”,这个概念的逻辑一定要搞清楚,因为真的供应链场景和真的供应链金融,其风险的识别和控制的角度是全新的,完全不同于传统金融风险控制理念,混淆概念,生搬硬套,强蹭热点,那肯定做出问题的。


二、供应链金融有特殊的风控理念

传统金融已经存在了几千年,因为技术、生产力和生产模式的问题,没有有效的手段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没有有效的手段充分控制融资人的经营行为和资金。

在这种背景下,金融风控的理念一直是“典当行”模式,即“如果不还钱,就找保人或卖押品”,于是直到现在,我们现在的对公融资授信,仍然主要看融资人有没有担保。

但现代化生产和商业模式形成之后,我们有了新的办法和角度,就是供应链管理中形成的对货物、信息和资金的有效控制,也因此,这个新模式只能用于真正形成了现代化供应链的行业和场景,而做不到放之四海而皆准。

供应链金融既是贸易融资的一种,也是场景金融的一种,但不是全部,也请不要混淆。


三、供应链金融概念理解

业内很多专家都给过供应链金融的定义,最近监管的155号文也再次进行了定义。说的都很经典,原文大家自己查询,这里给大家解析几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是“供应链”,做对公金融业务的读者很容易只关注“金融”两个字,而忽略供应链这个大前提,然而供应链及其管理才是其中关键。

对于要开展金融业务的供应链,专家强调要“分析内部交易结构”、“面向运作全过程”、“根据链条关系和行业特点”,也就是说,要做供应链金融,针对每一个供应链,都要有一个单独的供应链金融方案。

这就与传统金融中,一个融资产品或模式给任何一个行业和场景都能用的特点,完全不同。

第二个关键词是“核心企业”,一般只有核心企业才会形成供应链和管理供应链,大部分情况下,一个核心企业就代表一条完整的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只是链条上的环节。

因此,核心企业不是随便叫的,要当得起“核心”两个字,就要对整个供应链有强大控制力。表现为,对上游供应商,核心企业作为买方要能够管理采购、库存和延迟付款;对下游经销商,核心企业作为卖方要能够管理渠道、市场和预收货款。

做供应链金融业务,就现在来看,大部分还是必须依靠核心企业,要从核心企业出发来做,也就是常说的1+N型供应链,那么没有核心企业,或是没有依托核心企业的,就不该纳入供应链金融的概念范畴。

也有人反过来认为,给交易的卖方融资,对应的买方就是核心企业,给交易的买方融资,对应的卖方就是核心企业,只要有买有卖,就是供应链金融,我认为这种理解是不对的,是机械的,犯了“猪是黑的,则黑的一定是猪”的错误。


第三个关键词是“三流”,现在懂不懂供应链金融的人,只要听说过一点,就知道控制三流。

控制三流现在已经进化到控制四流,哪四流?资金流,货物流,信息流,再加上商流。为什么用“流”字呢?就是因为这些要素都应该是流动起来的,是动态的变化,这些变化中蕴涵着大量的数据信息,这些数据真实、量大、有效,既可用于贷前分析识别客户信用资质,又可用于贷后控制融资风险。

第四个关键词是“融资”,虽然各种定义都说供应链金融提供的是综合金融服务,但其中最重要最核心的仍然是融资,因为前文分析了,供应链金融的产生,正是因为供应链管理提供了新的有效风识风控手段,而风识风控就是服务于融资的。

供应链金融的兴起,也是因其解决了核心企业链条上下游小微企业的风控难问题,进而给金融机构带来新的客户和业务增长。


四、供应链金融与传统融资的区别

1、业务特征方面

首先是业务特征上的区别,传统融资业务大多具有整金额、整期限、一次性的特点。

当前的对公业务,批授信也好,放款也罢,一般都会凑成整数金额,取整到百万级,放款期限也都是整年或整半年,今天放了款,明年的今天就是还款日。

而且不论批了多大金额的授信,也基本是一次性或集中少数几次全部放款,到期一次性全部还款。

我当初做客户经理时,特羡慕其他客户经理,每个客户一年才做一两次业务,其他时间清闲的很,而我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又多又碎,天天忙个不停。

这就是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特点:“小频短急多”,即金额小、业务频、期限短、用款急、客户多,与传统对公融资完全不一样。


2、资金用途和流向

做过对公的人都知道,现在企业融资,必须要明确融资用途,一般仅是以“购买原材料”敷衍一下,到具体的控制形式上,也仅仅是要求放款时提供一个采购合同,至多要提供购货发票,至于有没有真采购,采购的是什么货,有没有合理性,就没有人在意了。

在实务中,绝大部分资金流回了融资人账户,至于回流之后钱到底用于做什么,那就不得而知了。

但供应链金融中,融资资金的用途是非常清晰明确的。例如下游预付类融资,融资必须支付到核心企业,说是卖车的经销商,钱就必须给到对应品牌的车企核心企业,就得变成对应量的车辆,而且银行要跟车企核心客户对账,到底钱是否收到,车辆是否发货,什么时候发出,发了什么型号,发了多少数量都要搞清楚。

借款人人想把钱通过其他人转回来自用,那是非常困难的。

上游应收类业务理解要难一点,表面看,对上游供应商的融资,银行可以不用管资金用途,但本质上,融资人一定是先拿了自有资金作为生产成本,生产完成后向核心企业提供了商品或服务,只要金融机构跟核心企业核实了对应商品或服务的品种、时间、价格等细节,那形成商品或服务的成本钱,就相当于融资用途。

那么,既然融资人已经形成了对核心企业的应收账款,说明钱用在了正路,用在了主营业务,是金融机构认可的用途,这就相当于控制了融资用途。

所以不论预付类业务还是应收类业务,供应链金融的理念都要求在实质上控制资金到底干什么用了,而且供应链金融可以做到了解每一笔资金最终转化成了对应的什么东西、哪个东西,十分准确。


3、识别客户资质和分析风险

这点其实是说“如何做授信调查”,在授信审批环节,传统金融的理念是识别客户主体信用,即“不管他干了什么,反正他有能力还钱就行”的思路,具体就是看客户的背景、规模、资产、收入、利润等等静态历史信息,评出一个授信金额,这就逐渐形成了做大客户,好客户的理念,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就被排斥在外,但由于调查手段和信息来源的单一,经常出现被客户用假报表、假材料骗贷的情况,导致识别失效,出现坏账。

而供应链金融更多是看重“链”信用,具体月中使用债项信用,是把链条客户放在供应链中去识别资质,对处于真正优质供应链场景中的客户来说,这种方法的效果相当不错,因为链条客户的实际经营情况,一定会在供应链中有所体现,且其只是供应链中的一环,供应链的整体信息是难以被某一环节客户修改的,所以真实性也比较有保障。

加之供应链中的信息是动态的现时信息,因此客户的实际经营情况可以通过核心企业或供应链整体来识别和佐证,为金融机构提供了一个新的客户调查角度和手段,尤其是对于传统金融方式难以识别资质的小微客户,利用供应链来识别和分析客户的资质和风险,效果是非常不错的。


4、融资风险控制

第一,是还款来源,也指还款能力,这是做融资尤其银行信贷融资时最看重的问题之一,传统融资中一般认为融资企业的销售收入是第一还款来源,所以下很大的力气去核实真实历史销售和预估未来销售,但并没有办法精确到哪些收入、哪笔收入用于还款,在整笔融资到期时,融资人从自己的资金池子中,拿出对应金额用于还款,如果融资企业出了问题,影响了这个资金池子,那一定会影响到融资的还款,即还款来源无法与企业其他资金进行隔离。

而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模式中,是强调资金逐笔对应用于还款的,不论融资标的是应收账款还是预付款的商品,都会把标的变现与还款严格挂钩,也就是说,还款来源是非常精确的,在融资发放时,就已经明确了这笔融资在未来是拿哪笔应收的买方付款或哪个商品的销售款来偿还。

此外,供应链业务中的上游业务,还款来源是买方核心企业的正常商业付款。其中的下游业务,还款来源是金融机构控制的特定商品的销售款,这两种都是能够隔离链条企业自身的经营和财务风险的。


第二,是还款意愿,也就是担保控制,为了解决“如果客户不还钱,怎么办”的问题,绝大部分金融机构提供融资时会要求附加担保措施,一般是固定资产抵质押或第三方保证。

现实中,由于客户主体信用的识别困难,授信审批中对企业主体信用及实际经营情况的识别往往流于形式,反而把企业能提供的担保措施当成第一重要的识别点,即有担保就有授信,就能融资,而担保的形式又往往与融资无关,担保品作为控制企业还款的手段,效果不佳。

但是供应链金融中,更重视的是用控制“三流”的方式来控制客户的还款意愿和还款路径,其中物流和信息流都是用于控制资金流的有效手段。

在供应链金融中,原本就不会产生“如果客户不还钱”的情况,因为融资发放和还款在金额上是分次分散的,在时间上是频繁多次的,如果客户不还款,金融机构也能通过买方核心企业或出售标的商品获得偿还资金,也能及时发现客户的风险问题,而不是面临突然的集中的一大笔坏账。

第三,是贷后监控,传统融资也逐渐重视贷后管理和监控,制定了各种制度要求,核心是“实地检查”,要求的频率越来越高。

但大家都知道,实际情况中,没有几个客户经理会按要求去检查,就算去了,也检查不出来什么东西,也起不到什么作用。

实务中经常出现,贷后检查报告内容月月都一样,都是经营正常良好,然后临近融资到期突然说客户已经无法继续经营,也无力还款,就像是客户一夜之间就陨落了,这种可能性太小,说明平时的贷后检查没有效果。

反过来,供应链金融业务就不一样了,如上文所说,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特点就是小额高频,客户经营情况的信息会体现在日常业务中,供应链产生的信息数据能在日常获取到并用于分析监控客户经营情况。

所以供应链金融业务的贷后是安全不一样的,不用经常实地检查,但监控效果反而要远远好于实地检查。

这也是经典供应链金融业务1+N案例中,链条企业N都是大量的,分散在全国各地但仍然可以集中在一家分行做融资的原因。

说了这么多,我的观点很明确,供应链金融业务确实真香,但必须是真的供应链金融才香,那些蹭概念的,希望不要把供应链金融的概念拐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