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那麼喜歡聽故事的娃,長大後為什麼就不愛讀書了呢?

小時候那麼喜歡聽故事的娃,長大後為什麼就不愛讀書了呢?

朋友瑤瑤媽曾經常在朋友圈分享她被女兒纏著念繪本的照片——

《米小圈》之類的大路貨自不必說,《牛津樹》這樣的分級英語讀物小瑤瑤能聽的津津有味,就連《兵器大全》這類男孩子喜歡的書,瑤瑤也能甘之如飴。

畫風突變是發生在最近半年,瑤瑤上了一年級,照片裡的書從光鮮亮麗的繪本換成了學校統一指定的語文課後讀物,讀書的主角從媽媽換成了瑤瑤,讀書的地方則從過去家裡隨便什麼地方變成了現在清一色的學習桌旁。

直到最近我和瑤瑤媽私聊:

“養女孩就是省心,看看你家瑤瑤,自己跟那讀書的小模樣那麼端莊,再看看我家那貨,讀了幾頁西遊記,就假裝孫悟空,成天要我陪他表演大鬧天宮!”

我滿腔的羨慕,換來的卻是瑤瑤媽掏心窩子的傾訴:

她那哪是端莊,明明是不想看書,可學校要求打卡,不得已,只好在鏡頭面前偽裝。說到這,我真是搞不明白了,

小時候那麼喜歡聽我給她講繪本故事,怎麼現在上小學了,會拼音了,不用求人了,卻不願意自己去讀呢?

可不是麼?當媽久了,我們總能在娃身上發現一些普遍的“倒退”現象:

穿紙尿褲的時候搶著拖地,能照顧自己了卻懶得不願洗襪子;

上幼兒園時有問不完的十萬個為什麼,進入學齡後卻沉默了;

不識字的時候成天粘著大人唸書,可以自主閱讀的年齡卻看不進去書;

……

年齡越大好奇心越少,難道是我們普娃終究無法擺脫宿命?

小時候那麼喜歡聽故事的娃,長大後為什麼就不愛讀書了呢?

不!英國著名心理學家伊恩.萊斯利把好奇心分為兩類:獵奇性好奇心和認知性好奇。

孩子小時候對什麼書都感興趣,是一種獵奇性好奇心,是很多大型哺乳動物的原始本能。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好奇心不會消失,但會轉移,轉移至更新鮮更刺激的事物,很多成年人終日沉溺在娛樂八卦中無法自拔,就是它在作祟。

獵奇性好奇心雖然能幫助人類獲得最基本的生存技能,但要想進一步獲得“邏輯、思辨”等智慧型知識,更需要一種認知性好奇心。喬布斯那句“保持飢餓,保持愚蠢”裡強調的好奇心就是後者。

當然,獵奇性好奇心是可以昇華為認知性好奇心的。孩子長大後沒能愛上讀書的根本原因,是家長的一些錯誤的行為,阻礙了這一進程。

具體是哪些行為呢?家長應該如何規避呢?

小時候那麼喜歡聽故事的娃,長大後為什麼就不愛讀書了呢?

我們就以瑤瑤為例來說一說吧。

她媽媽犯的最大錯誤是:不恰當地換書。把孩子曾經純粹喜歡的繪本,換成以發展語文能力為目的課後讀物。

過於強調要通過閱讀認識更多的字、學習更多的寫作技巧,孩子自然無法對閱讀內容本身有多麼豐富的體驗。

但,不曾瞭解,何談愛上。

小時候那麼喜歡聽故事的娃,長大後為什麼就不愛讀書了呢?

這種情形就像,你父母為了早點抱孫子,逼迫你跟並不瞭解的相親對象早點結婚,恐怕除了膈應,你很難對其產生別的感覺吧。

看到這裡,家長可能會說,誰都知道功利心是發展閱讀興趣最大的死敵,但孩子現在面臨的形勢就是這樣:

得閱讀者語文,得語文者得天下,當父母的總不能由著已經進入學齡的孩子停留在低幼的繪本故事上吧?

怎麼辦?

我們還是拿給兒女張羅婚姻打比方,抱孫子只是一個階段目標,小兩口長久幸福才是咱的終極追求,所以一定要號準兒女的喜好,一定不能操之過急,當然有必要人為製造一些浪漫的邂逅。

比如孩子正在沉迷動畫片《彼得兔》,你可以不動聲色給他準備本《兔子坡》;參觀完海洋館,可以捎帶買本介紹海洋生物的百科全書。

容我們還處在純真年代的孩子,和那些說人話的書談場自由戀愛吧,以便他們未來能腳踏實地和假大空的讀物過日子。

小時候那麼喜歡聽故事的娃,長大後為什麼就不愛讀書了呢?

小時候那麼喜歡聽故事的娃,長大後為什麼就不愛讀書了呢?

瑤瑤媽犯的第二個錯誤,孩子從被動聽大人唸到自己主動讀的轉變,過於急切、突然。

這裡請家長們不要高估人性。人都是有惰性的,支著耳朵聽就能獲得的東西誰願意自己費口舌去讀呢?人也都是有畏難情緒的,有人在一旁行雲流水的念誰願意自己在那結結巴巴的讀呢?

所以,我們最好從一開始就要親子“共讀”,從一進入識字敏感期就可以潛移默化教孩子認字。

最開始他可能只會模仿繪本里小貓“喵喵”叫,不要緊,這個時期你只要讓孩子體會到自己“喵喵”叫,是聽大人讀帶不來的樂趣就好了。

慢慢他就會學習你,時不時來一句:“妖怪,吃俺老孫一棒”,這時候你可以引入角色扮演帶節奏,鼓勵他怪腔怪調地朗讀書中人物對話。

最後,條件成熟,你可以來個欲擒故縱:

故事講到最激動人心的地方,媽媽“忽然”有事,要離開一會,改天再給寶貝講吧,正在興頭上的孩子多半會捧起書,自個讀下去。

對!還是好奇心,尤其在孩子處在有一定識字量的親子共讀後期,家長可以故意製造一些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場景。

小時候那麼喜歡聽故事的娃,長大後為什麼就不愛讀書了呢?

卡內基梅隆大學心理學家喬治.羅溫斯坦曾提出過好奇心的“信息缺口理論”:

好奇心取決於人的“信息缺口”,對一件事瞭解的太少、或者對一件事情瞭解的太透徹,人都不會有太強的好奇心,好奇心的最高點出現在人對事物的瞭解“一知半解”的時候。

當孩子知道故事所有的鋪陳,就差一個結局的時候;當孩子知道了一種科學現象是什麼,卻不知道為什麼的時候,你可以故意製造飢餓,讓他藉著慣性的力量自主閱讀下去。

小時候那麼喜歡聽故事的娃,長大後為什麼就不愛讀書了呢?

瑤瑤媽犯的第三個錯誤:一定要在學習桌前正襟危坐,一定要日日堅持打卡。

美其名曰,幫孩子建立讀書的儀式感。

問題是,你所謂的儀式感,如果得不到孩子發自內心的認同,就變成了形式主義。

形式主義有多讓人痛恨?想想你每天在單位如何疲於應付各種形式主義的總結、計劃吧。可養娃不是幹工作,要虛名有什麼用?

所以,放下肉眼可見的面子吧!孩子某天課內作業太多可以不讀課外書的,身體累了可以坐倚在沙發上讀的,沒有感想也可以不寫讀後感的。

怎樣幫孩子建立真正的讀書儀式感?

試著讓他讀的書同真實生活產生連接吧。

小時候那麼喜歡聽故事的娃,長大後為什麼就不愛讀書了呢?

當他感到書真的“有用”,讀書這件事才會真的同看電視刷抖音不一樣起來,他才會像《小王子》裡那隻狐狸每天期待小王子一樣,每天發自內心的期待屬於自己的讀書時光。

項目式主題閱讀是一個不錯的方法,當然這個主題最好緊扣孩子現實的疑惑。

記得去年的這個時候,《小豬佩奇》裡喬治弟弟模仿恐龍的叫聲,勾起了我家娃的諸多疑問:

恐龍真的會叫嗎?

如果會,那它們的叫聲有什麼作用?

我一時回答不上來,索性買了本幾本恐龍的科普讀物來一起學習。事實證明,帶著問題的閱讀,孩子很上癮;他等不到我,常常自己私下拖進度條。

後來,當我們參觀了隔壁城市的恐龍博物館,看過恐龍主題電影后,他頓悟了一件事:“媽媽,恐龍雖然滅絕了,可恐龍吃的一些東西還沒滅絕,比如你養的鐵樹。”

時至今日,每當知悉一個新的古老物種,每當想畫一個新的恐龍形象,他都會再翻看這幾本書。這種習慣,還真像他致敬恐龍的一種儀式。

看到了麼?哪裡有天生不愛讀書的孩子,不過是被急功近利的家長的打攪到了;哪裡有天生愛讀書的孩子,不過是被深謀遠慮的家長引誘到了。

不論怎樣,願我們自己首先保有對知識的好奇心,願意捧起書,孩子才有機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愛上閱讀。

文丨尖叫童年原創作者 鳶尾花花兒

小時候那麼喜歡聽故事的娃,長大後為什麼就不愛讀書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