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天日:帶你走進航天博物館

為了紀念中國航天事業成就,從2016年開始每年的4月24日設立為“中華航天博物館”,到今年已經是第五個了。2020年中國航天日的主題叫做“弘揚航天精神 擁抱星辰大海”。


中國航天日:帶你走進航天博物館

中國航天日之所以選擇在4月24日,是為了紀念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1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正是從這天開始,中國人探索宇宙奧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類的序幕徐徐拉開。


中國航天日:帶你走進航天博物館

最美人間四月天,春光不負趕路人。在這個中國航天最重要的日子,還在疫情之中的我們走進位於天安門以南10多公里的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內的中華航天博物館,雲遊期間感受航天事業在中國的點點滴滴。


中國航天日:帶你走進航天博物館

這座位於中國運載火箭技術院內的博物館,因為所處位置的特殊性,長期以來這裡都是一個神秘的地方,及時現在要想進去參觀也需要比其他的博物館更為繁瑣。當然,如果你是個航天迷的話,這些繁瑣的手續我相信是值得的。


中國航天日:帶你走進航天博物館

整個中華博物館包括了一層的序廳、主體大廳以及二層高科技應用成果廳、三樓專業廳。對於第一次來到這裡的遊客,我建議先從中國古代的航天探索開始看起,從最早期的歷史開始學習。在博物館裡,中國古代經典的天文探測工具包括:“渾儀”、“紀限儀”、“象限儀”。同時我們從歷史課本中看到的古代戰爭中強大的軍事火器,如“一窩蜂”、“神火箭屏”、“火龍出水”,這些也都是後世火箭的最原始模型。


中國航天日:帶你走進航天博物館

穿越悠久的歷史,讓我們回到現實世界。來到主體大廳,這裡將會讓我們看到中國航天從零開始一直到今天,那些被我們引以為榮的閃光的名字。


中國航天日:帶你走進航天博物館

我們望大廳的西側看,這裡的主角就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模型,在每一條衛星發射、飛船發射都有他們的身影存在。就如同提到高鐵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和諧號、復興號一樣。當提到中國的航天事業,長征系列是當大的主力。

中國航天日:帶你走進航天博物館


提到中國的航天事業,東方紅一號是不能遺忘的一個。正是從它開始,我們的航天事業從此起步直到現在可以上天攬月與嫦娥約會。在衛星區裡我們看到的則包括了東方紅一號、東方紅二號、岡雲一號這些國內衛星的模型。

中國航天日:帶你走進航天博物館

整個博物館的中央位置留給了中國航天另外一個驕傲,那就是著名的神舟六號返回艙模型。在它的邊上還有來自火箭的心臟陳列,火箭發動機。


中國航天日:帶你走進航天博物館

中國自古就有對太空的嚮往和追逐,也許上古任務夸父就是最早的夢想探索太空的人物。但是也許直到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隨著兩彈一星的成功研製,中國人的航天夢才開始實現。當我們完成了一個又一個成功之後,我們的前途依然漫長和艱辛。

中國航天日:帶你走進航天博物館

就在剛剛結束的主題日活動中,中國的火星探測的任務名稱、任務標識發佈。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一號”,後續行星任務依次編號。該名稱源於屈原長詩《天問》,讓我們重裝出發,擁抱星辰大海,開啟新的探索。


中國航天日:帶你走進航天博物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