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憲:蜀漢最後一位有擔當的大將,他堅守孤城,抗拒東吳六個月

公元263年,魏國派鄧艾、鍾會出兵伐蜀,鍾會率魏軍主力抵達劍閣後,姜維堅守關隘,擋住了鍾會的前進。鄧艾為打破僵局,率偏師偷渡陰平小道,在綿竹擊敗諸葛瞻,後主劉禪聞訊大驚,決定放棄抵抗,投降鄧艾。隨後,鄧艾佔領成都,劉禪下令全國的軍隊投降魏國,姜維得知成都失守後,放棄劍閣向東撤退,直到接到劉禪的命令後才投降鍾會。至此,蜀漢宣告滅亡。

有道是:國難顯忠臣。姜維投降鍾會只是權宜之計,他用計挑撥鍾會和鄧艾的關係,以製造魏軍內亂,建立蜀漢復國的機會。如果說姜維對蜀漢的忠誠靠的是權變,另一位將領靠的則是堅守。

羅憲:蜀漢最後一位有擔當的大將,他堅守孤城,抗拒東吳六個月

姜維的影視劇形象

這位選擇堅守的將領名叫羅憲。羅憲是譙周的弟子,他性格嚴整,輕財好施,禮賢下士,歷仕太子舍人、宣信校尉,也曾出使過吳國,是一位頗有才幹的人。劉禪在位後期寵信宦官黃皓,黃皓因此權勢熏天,朝中鮮有大臣敢得罪黃皓,而羅憲就是一位敢得罪黃皓的大臣。黃皓小肚雞腸,自然沒有放過羅憲,羅憲於是被貶為巴東太守,作為巴東都督的副手。

魏國伐蜀時,都督巴東的閻宇被調回成都,羅憲代為防守永安城。永安城位於蜀漢和東吳的交界處,一向是蜀漢和東吳關係的風向標。諸葛瞻在綿竹戰敗的消息傳來後,永安城大亂,羅憲卻鎮靜自若,斬殺為亂者,穩定了軍心和民心。當劉禪投降鄧艾後,盟友吳帝孫休派軍隊支援蜀漢,抵達了永安城,但羅憲敏感地察覺到孫休並不是誠心幫助蜀漢,而是要趁火打劫,襲擊永安城,於是,羅憲對吳軍嚴加防範,加強了永安城的防守。隨後,羅憲在對東吳背信棄義充滿厭惡的情況下,舉城投降了魏國。

264年1月,魏軍在姜維的挑撥下果然發生了內亂。起初,鍾會利用衛瓘囚禁了鄧艾,後來,鍾會在發動叛亂時猶豫不決,衛瓘又利用魏軍殺死了鍾會和鄧艾,但姜維也死在了這場動亂中。一時間,蜀地的局勢動盪不安,孫休於是決定發兵西征,把蜀地據為己有。一個月後,孫休派步協領兵西征,進攻永安城。對吳軍早有防範的羅憲指揮軍民迎戰步協,一舉獲得勝利。孫休聞敗大怒,又派陸抗自西陵領兵支援步協,圍攻羅憲。

羅憲:蜀漢最後一位有擔當的大將,他堅守孤城,抗拒東吳六個月

陸遜的影視劇形象

陸抗是東吳名將陸遜的兒子,他指揮數萬吳軍把永安城圍了個水洩不通。羅憲士兵不多,又無援軍,但他毫不畏懼,指揮有限的兵力一次次擊敗吳軍的進攻。從二月到七月,羅憲在半年的時間裡取得了無數次勝利,令陸遜束手無策,寸步難進。在此期間,實際把持魏國朝政的司馬昭正在為篡位緊鑼密鼓地做準備,似乎忘了羅憲的存在,就這樣,羅憲在兵力不斷損耗的情況下苦苦支撐著。

眼看著永安城就要陷落,部下勸羅憲放棄城池逃走,羅憲為保護百姓,毅然拒絕了,他決定與永安城共存亡。直到這時,司馬昭才想到羅憲,他採用圍魏救趙之計,派胡烈領兵進攻西陵,以迫使陸抗退軍。陸抗為防止吳軍被前後夾擊,只好從永安城解圍。於是,羅憲轉危為安,永安城保住了。

羅憲:蜀漢最後一位有擔當的大將,他堅守孤城,抗拒東吳六個月

司馬昭的影視劇形象

戰後,司馬昭為羅憲的守城之功,加封羅憲為陵江將軍、監巴東軍事,封萬戶亭侯。西晉建立後,羅憲的職務不變,他鎮守巴東六年,為百姓百姓帶來了安定,269年,羅憲安然離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