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写武松杀嫂,为何先将她“剥净了”?施耐庵:我没敢写

《金瓶梅》写武松杀嫂,为何要将她“剥净了”?《水浒》给了答案

《金瓶梅》写武松杀嫂,为何先将她“剥净了”?施耐庵:我没敢写

众所周知,《水浒传》诞生之后,又衍生出一部文学名著,那就是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

《金瓶梅》是根据水浒中“武松杀嫂”的故事演绎而来,情节做了大幅度扩充和改动,但还留有水浒中的一些痕迹。

对于武松杀嫂的过程,两本书的描写有一个细微的差别,被眼尖的读者发现了,一时议论纷纷。

我们先来看《金瓶梅》怎么写的:

“武松一提,提起那婆娘,旋剥净了,跪在灵桌子前”(金瓶梅第87回)

这个动作,发生在潘金莲亲口交代出轨西门庆、谋害武大郎的罪行之前。

《金瓶梅》写武松杀嫂,为何先将她“剥净了”?施耐庵:我没敢写

《水浒传》里的时间也是一样的,尚未拿到潘金莲的口供,武松就做了这样的动作:

“武松一提,提起那婆娘,跪在灵床子前。”(水浒第26回)

相比《金瓶梅》,《水浒传》少了“旋剥净了”4字,是因为施耐庵不愿写得像兰陵笑笑生那么露骨吗?

答案:不是!

《金瓶梅》写武松杀嫂,为何先将她“剥净了”?施耐庵:我没敢写

我们继续看《水浒传》,石秀智杀裴如海这段,是这样写的:

海阇黎知道石秀,那里敢挣扎则声,被石秀都剥了衣裳,赤条条不着一丝……(水浒第45回)

再看下一回杨雄杀潘巧云:

杨雄道:“兄弟,你与我拔了这贱人的头面,剥了衣裳,我亲自伏侍他。”石秀便把那妇人头面首饰衣服都剥了……(第46回)

再后来,卢俊义杀掉李固和贾氏,直接是当众凌迟,而且自己行刑,那当然也是“剥净”无疑了。

《金瓶梅》写武松杀嫂,为何先将她“剥净了”?施耐庵:我没敢写

这说明了什么?宋朝那时候碰上奸夫淫妇,按江湖上的规矩,或许“剥净”后再杀才是标准化操作。

所以说,金瓶梅当中的描写,可能更符合那个时代的真实场景,至少写出来之后,很少有人觉得这样是不合情理的。

但施耐庵为什么写了杨雄、卢俊义,而不写武松,很可能出于维护武松形象的考虑。

武松的英雄形象,在整部水浒里面都是很突出的,所以施耐庵写关于他的情节时,把握了分寸,刻意弱化了一些内容,至于杨雄、卢俊义,就没有必要考虑太多了,照实写去即可。

《金瓶梅》写武松杀嫂,为何先将她“剥净了”?施耐庵:我没敢写

对于武松杀嫂一事,《水浒传》对潘金莲几乎没有同情的成分,事后对武松则大加赞誉,什么“名标千古,声播万年”,什么“古今壮士谈英勇,猛烈强人仗义忠”,真是好话都说尽了。

而在《金瓶梅》当中,作者则对潘金莲表达了同情,专门写了首诗,头两句就是“堪悼金莲诚可怜,衣裳脱去跪灵前”,特意强调了一下前头的“剥净了”这个细节,言下之意:武松,过分了!

《金瓶梅》写武松杀嫂,为何先将她“剥净了”?施耐庵:我没敢写

《水浒传》确实把武松塑造成了一个比较完美的英雄形象,一生行侠仗义,直到后来征方腊丢了条手臂,在六合寺出家,80岁无疾而终。

不知耄耋之年戾气尽除的武松,对于多年前的“杀嫂”事件,有没有一丝恻然之心呢?

精读千秋名著,细品百味人生,我是“三水啸西楼”,感谢您的关注!

相关阅读:只有宋江想招安?你高看了梁山好汉,阮氏兄弟一句话道破实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