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口碑很好,罵聲卻很多,全片都在探索是否廢除死刑

電影是現代最偉大的藝術形式之一,能夠通過畫面和故事情節,來引起觀眾內心的共鳴,讓電影的鏡頭和觀眾的情緒連接在一起,看電影的時候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情緒,有時同一個鏡頭有人在笑,有人在哭,所以,看電影應該是屬於個人的事情,對於電影,我們也有發出不同聲音的權利。可今天要說的這部電影比較奇怪,電影的口碑還是很好的,但是評價上卻兩極分化太過嚴重,有人說電影拍得不錯,有人卻在罵這部電影,並且很反對這部電影,全片都在探索是否廢除死刑,這部電影的名字叫《大衛·戈爾的一生》。出演這部電影的演員陣容還是非常強大的,包括奧斯卡影帝、影后凱文·史派西和凱特·溫絲萊特,能讓這兩位權威級別的人物共同出演,也能看出電影所付出的巨大成本了。

這部電影口碑很好,罵聲卻很多,全片都在探索是否廢除死刑

這部電影上映於17年前,那個時候兩位演員也比較年輕,可演技還是在線的,整部影片主要是一位女記者和一位死囚犯的談話,女記者的名字叫貝茜·布魯姆,死刑犯的名字叫大衛·戈爾,他們兩個人的談話時間只有三天,但就是這三天的談話,我們通過影片瞭解到了一場精心準備的謀殺案。大衛·戈爾在入獄之前有一個非常光鮮亮麗的身份,是大學的哲學教授,而且非常天賦異稟,大衛·戈爾是一個極度排斥死刑的人,他一直都在反對刑法中死刑這一項,最為可笑的是,這位看起來非常尊重生命排斥死刑的大學教授,被捕入獄的罪名居然是殺人。被他殺掉的人是一名女子,是他生活中一位非常要好的朋友,而且還是他們這個反對死刑組織中的一名骨幹成員。

這部電影口碑很好,罵聲卻很多,全片都在探索是否廢除死刑

大衛·戈爾在馬上就要接受死刑的三天前,突然開始找貝茜這名女記者,讓這名記者前往監獄,之前一直都不願意接受採訪的他,在監獄裡開始了和與記者之間的談話,在談話的過程中,貝茜越來越覺得這起謀殺案好像還有很多的一點,認為事情肯定還有其他的答案。女記者通過談話對這名死刑犯有了一定的瞭解,原來大衛·戈爾有現在這種結果主要還是從一場派對上開始的,在那場派對上,大衛的一名學生引誘大衛犯了錯,兩個人之間發生了關係,可是沒過多長時間,這個引誘他犯錯的學生,居然將他告上了法庭,證詞上寫的就是大衛採用強迫的手段,這種汙衊的字眼全部都寫了上去,因此,大衛失去了大學教授的工作,並且還失去了自己的家人。

這部電影口碑很好,罵聲卻很多,全片都在探索是否廢除死刑

這時的大衛腦海中只剩下了唯一的理想,那就是廢除死刑,如果連這個理想都沒有了,那對於他來說活著也沒什麼意思了。所以在這場派對之後,大衛就傷害了自己的好朋友,成為了一名死囚犯。大衛是一名為廢除死刑而生存的人,可是他的生命居然結束在自己一直排斥的手段上,記者貝茜越來越覺得大衛這起案件應該是一場冤案,為了證明自己的懷疑,也做了很多努力,最終還是靠著一盤錄像帶才給了記者肯定的證據。這個錄像帶裡面的視頻是經過剪輯的,這名女記者發現錄像帶中死者的死亡過程有貓膩,所以應該是一場精心準備的自殺,可是大衛的死刑馬上就要執行了,所以女記者就開始模擬當時的案發現場,將這場精心準備的自殺故事完美還原。

這部電影口碑很好,罵聲卻很多,全片都在探索是否廢除死刑

事情終於真相大白了,原來是廢除死刑的組織故意這樣做的,為的就是政府在錯殺了大衛之後,他們好將這錄像帶公之於眾,還大衛一個清白,也是廢除死刑的一個重要理由,因為人如果死了,就再也沒有挽回的餘地了,哪怕這起案件是冤案,人卻已經沒了。可在觀眾鬆了一口氣的時候卻發現,廢除死刑的組織確實是這樣做的,可是策劃這起案件的人正是被判死刑的大衛本人,他就是為了自己的理想才準備結束自己的生命。人類對於生命是需要敬畏的,像大衛的這種思想有些偏激,但卻可以理解,可廢除死刑,一方面是對生命的珍惜,另一方面,何嘗不是無視了他人珍貴的生命,在中國有一句老話叫"殺人者恆殺之",所以死刑的判決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是需要存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