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共讀繪本的3點小建議,讓孩子愛上閱讀,好處多多

文/豆豆呀

上週出差,計劃宿兩天。孩子的適應狀況不知,遂調整為兩天一晚。第二天下午,滿城找繪本,從一點半到5點半,沒找到。必須找的原因是,孩子知道媽媽晚上住宿後哭不同意,開導為要兩本一樣的發聲繪本。這麼大地方,計劃買完和同學逛一下午。結果……

親子共讀繪本的3點小建議,讓孩子愛上閱讀,好處多多

流水筆記:同學常出入大型超市,印象A超市有,正好她一會去,當是我們的匯合點。出差位置打車、滴滴不上,步行+公交,到達1小時。找到目的地繪本沒有。某德地圖搜索“繪本”,500米一家繪本館,步行到達,店門開著裡面沒人,沒想要的貨,20分鐘。第二家偏遠打車+步行1小時,只租不賣。第三家發現可以打電話,沒通,沒去。第四家同樣打電話沒有。第五家新華書店,買了點彩筆,同樣沒有。不知不覺交通堵塞起來,週五的下班點,堵到步行比坐車都快。到點回家。在半小時前傳達寶爸安撫孩子,候補禮物。

覆盤:1.提前做好功課,同學打聽或網絡,確定有繪本的地方,再出發。

2.某德電話功能不可少,發現了一個新工具。

孩子念念的繪本,好處多多

1.認識世界。孩子的世界90%是家人和周圍的人事物,除了旅行之外,最好的瞭解世界的方式就是讀書。孩子的繪本和大人不同,較少或沒有文字,優美精緻的圖畫,五彩多色的世界映入孩子眼前。知識類的昆蟲、植物、動物、數字,認知擴展;感覺藝術類的,各種顏色的搭配、造型、小主人公的異想天開的大腦;定理規則類,公共場所懂禮貌、分享會快樂、如何順利融入團隊同時保持做自己等等。

親子共讀繪本的3點小建議,讓孩子愛上閱讀,好處多多

2.發展大腦的硬核和軟力量。硬核是指的當下可見的變化,從小讀繪本的小孩思維的寬度和語言組織表達能力都會明顯感受的到。寶寶出生時就有1000億的神經元(腦細胞)。當這些神經元被刺激時,就會形成神經元軸突的突觸(腦細胞之間的連接)。重複地讀書,聲音字詞的輸入,語氣的不斷感知,優美色彩畫面的刺激事件不斷重複地刺激,就會加強相關的腦神經連接,所謂的建立腦回路,不斷地能拓展相關區域。軟發展是未來的可能性,公認的繪本閱讀能豐富孩子的想象力,讀繪本就是進入一個世界感知的過程。讀的多了相當於另外的一種經驗體驗積累。就是我們常說的見識的增加,積累的多了,今後不知不覺的指導生活。想象力是未知世界的鑰匙,當下的工作未來部分不存在了,智能化替代了很多工種。同樣,想象力會提供發明出更多的工種。

3.情感的鏈接。高效率的當下,陪伴孩子的時間有限,父母孩子共同經歷每天的一小段優美繪本的體驗,不可多得。另外,父母可以把它當成一種途徑,教育的途徑。生硬的把“你不可以**”灌輸給孩子,孩子不一定會愉悅的接受。通過繪本的小主人公經歷體驗,會不自覺的吸收進入。比如,小熊系列的排隊,沒和公共玩具後面都是一排排的小動物,一個等一個。如果想某些方面教育孩子,就多買些認知相符的繪本吧?

親子共讀繪本的3點小建議,讓孩子愛上閱讀,好處多多

享受式親子共讀繪本的小妙招

1.繪本的挑選尊重孩子的興趣。很多有益的繪本都想帶到孩子面前。愛好自然領域還是動物世界領域都不相同。家長想著不能夠偏食,啥有看。我們成人也不能天文地理、四書五經全喜歡。可以不定時的補充別的領域試探,強制會耗盡孩子的興趣,得不償失。

2.儘可能的花式讀,孩爸聽我讀,覺著太誇張了。一人分飾45角,手舞足蹈是常事。孩子願聽,大人也融入其中更是好。可以讓孩子融入角色扮演故事人物,也可以把主人公換了,換成孩子。在遇到問題時,會不會有新的解決問題的方式?讓孩子扮演主人公的媽媽或是爸爸,會怎麼想,體驗換位思考。

親子共讀繪本的3點小建議,讓孩子愛上閱讀,好處多多

3.固定時刻共讀。好的習慣都是持續建立起來的,孩子會一本書讓你讀10遍,也會在你累的不行時必須讀一本。在比如每天晚飯後的哪段時間為固定時刻,讓父母雙方排班,融入進來。堅持幾年,孩子就不需要家長指引了,會自己享受一個人的時刻。

我是豆豆呀,每天為大家分享育兒小故事,科普育兒知識。如果文章給您有幫助,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