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明朝的大太監很多?

紅雨說歷史


其實不光是明朝,東漢,唐朝宦官都很受重用,太監是皇帝的狗腿子,大太監的出現實際上是皇權想要獨裁的衍生物。

中國的大一統王朝中,秦國雖然短壽,但是在秦二世時期還出現了赫赫有名的權宦趙高,把強大的秦王朝折騰的散了架。東漢宦官和外戚輪流執政,宦官勢力比明朝要大得多,唐朝後期掌管禁軍的宦官可以決定皇帝的廢立,也比明朝大太監鬧得兇。不管宦官鬧得有多兇,由於其身份,其權利只能依附於皇權,權宦的出現實際上就是皇權想要獨裁的衍生物。

東晉,西晉沒有權宦,因為士大夫權大,皇權自身伸張不開,更別說宦官想要專權。宋朝很少有權宦,因為開國的宋太祖就曾經明確表示過要和“士大夫”共天下,宋太祖,宋太宗對彰顯皇權也極為剋制,所以身邊一直沒有權宦出現,到了北宋末年,皇權逐漸獨大,就出現了童貫這種權傾一時的太監。到了南宋,政權風雨飄搖,不得不團結士大夫自保,皇權再次主動收縮,也就沒有權宦出現的機會了。

東漢初年,光武帝劉秀就曾經關注過宦官專權問題,他認為宦官之所以得勢,是因為宦官與皇帝的秘書部門總理府的結合的原因,因而決定把兩者的關係割斷,並且規定內廷只能由宦官管理,嚴禁與外廷有任何的交往。這一手段確實是行之有效的,只是後來形勢比人強,東漢皇帝普遍短命,外戚做大,皇帝為了奪權,只能依靠宦官,由宦官掌管尚書檯,發佈命令,調動軍隊,消滅專權的外戚集團。尚書檯實際上就是皇帝的秘書機構,負責起草發佈政令。因此,皇權和外戚的鬥爭使東漢宦官有機會擺脫光武帝劉秀為他們設計的權利制度牢籠,走上執政之路。

唐朝自“安史之亂”之後,皇帝不再相信藩鎮將領,逐步建立起了強大的中央軍隊,對藩鎮實行武力壓制,這支軍隊皇帝也不放心交給外將,逐漸的就交給了身邊的太監,這些太監手裡有兵,自然腰桿子就硬,到了唐朝中後期,連皇位的傳承也被太監把控。

這一切的起始,其實在唐玄宗時期,玄宗對身邊的宦官高力士極為信任,不停給他加官進爵,高力士曾任冠軍大將軍、右監門衛大將軍,後又加官驃騎大將軍,在熱播網劇“長安十二時辰”裡的高力士身著紫袍,權勢煊赫,可以說是對高力士本人比較好的還原了。

“前有車後有轍”,在唐玄宗之後,唐朝皇帝偏信宦官,大太監層出不窮,權勢遠大於明朝所謂的“大太監”,到了皇帝都無可奈何的地步,唐朝大太監李輔國,尊號尚父,拜司空兼中書令,封博陸郡王,是歷史上首個封王的太監,曾對唐代宗說:“大家(皇帝的俗稱)但內裡坐,外事聽老奴處置。”專權至此,唐代宗也無可奈何,只能派人暗殺了事,可見權勢之盛。

明朝太監的“功業”實際上是比不上東漢和唐朝的,只是年代較近,史料翔實,故事流傳比較多而已。明朝太監參政權利,來自於明朝的“內閣”制度,原先只是一個代替皇帝謄抄聖旨的機構,只是由於皇帝信任以及掌握特務機構,意見被皇帝重視才有了左右政局的能力。但是明朝宦官不能直接掌管六部,也不掌握京城宿衛,在權力含金量上和東漢,唐朝前輩比起來不知道遜色多少。

明朝第一權宦魏忠賢,人稱“九千歲”,權勢熏天,胡作非為,人人避之而不及,小皇帝崇禎上臺,一點點暗示,言官雪花般的彈劾奏疏就遞了上來。崇禎帝一紙文書就把他罷官流放,最後自殺。哪裡能和唐朝時的李輔國相比,只不過是皇帝的一條惡犬而已。


醉美木瀆


我認為這是由明朝的政治體系所決定的!

明朝有實際權利的大太監,出現在明中期。

我先從內閣制說起,就能知道為什麼會出現很多大太監。

內閣大臣們按照既定的一套流程處理政務,即使皇帝多年不上朝,也不會影響帝國正常的運轉。

這裡就存在一個關鍵點!

內閣大臣們所制定出的決議,需要得到皇帝的批示方才可實施,而司禮監就是負責將內閣的決議送達皇帝批示。久而久之,司禮監的掌印太監在皇帝的授意之下,可以代皇帝作出批示,這就是大太監出現的關鍵因素。

明朝很多太監的終極夢想並不是要當皇帝,而是要爬上司禮監的掌印太監一職位,像劉謹、魏忠賢都任職掌印太監。

內閣受制於司禮監,而司禮監又直接受制於皇帝,明朝的皇帝只需要管制住這兩個機構的負責人,就能掌握大權。

終明一朝,雖然出現很多大太監,但是都在帝王的控制之下,並沒有出現宦官奪位的事。


賤議你讀史


宦官專權和亂政是明朝的一大特點。既然達到專權亂政的程度,說明宦官已經成為一個龐大群體。明朝宦官這個群體有多大?有幾則記載不容忽視:

《國朝宮史》第二卷,康熙四十八年上諭:明季事蹟,卿等所知,往往皆紙上陳言。萬曆以後所用內監,曾有御前服役者,故朕知之獨詳……明季宮女至九千人,內監至十萬人,飯食不能遍及,日有餓死者……

內監基本上等同於宦官,數量十萬人之多,而且每天都餓死的。可見數量之多。這裡面雖有誇大的成分,但也大體反映實情。

《明神宗顯皇帝實錄》有載,戶科給事中官應震奏報稱“(內監)又月糧每歲全支有五千七百六十八員名,每歲半支有八千三百三十二員名。”可見,內監賬面人數是14000多人。

《皇明經世文編》裡有一篇《複議節財用疏》,有載:“該司禮監揭帖開稱:嘉靖八年六月,內官、長隨、內使、小火者、淨軍,見在一萬二千六百三十九員名。”

明代中後期內官人數比較穩定的,大致在12000-15000之間。從數量上來看,明朝太監歷朝歷代都是排得上號的。

明朝為何有這麼多宦官呢?我們知道,一種群體數量眾多,必然有支撐群體存在的東西。對於宦官來說,這種東西就是權力。

有明一代,宦官的權力和數量是不斷增長的。

早在太祖朱元璋立國之初,對宦官的管理比較嚴格,不僅壓低官階,還不讓學習識字,目的非常明確,就是要防止宦官干政。為了警示世人,朱元璋乾脆鑄造了一塊鐵牌,規定“內臣不得干預政事,犯者斬。”懸掛在宮門上。

宦官不受重用在“靖難之役”後發生根本改變。鑑於宦官在戰場上發揮重要作用,成祖朱棣有意拉攏太監,並抬高地位。朱棣設立東西廠,任用親信太監為首領,專門從事特務活動。及至明成化年間,朝廷又設立西廠,進一步加強特務統治,廠內宦官數量不在少數。除了東西廠外,明朝宦官任職機構逐步膨脹,當時宦官任職的部門有12監(司禮、內官、御用、司設、御馬等)、4司(惜薪、鐘鼓、寶鈔、混堂)、8局(兵仗、銀作)之說,稱之為24衙門。24衙門中權力又以司禮監為最,司禮監擁有“代帝批紅”的權力,干預明朝的中央決策,甚至可以和內閣分庭抗禮。

宦官觸及權力中心,必然引發專權、專政的惡果。明朝中後期,宦官之禍迭起,出現了魏忠賢、劉瑾、汪直等一批罪大惡極的大太監。他們左右朝政,打擊異己,屢興大獄,造成了不好的影響。

值得一說的是,明朝宦官權力雖大,但都依附皇權。任何時候,皇帝一動怒,剷除閹黨也是輕而易舉之事。這就出現了這樣一種現象:明朝皇帝一旦更換,宦官集團很快倒臺。這一點,明朝是不同於其他朝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