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那麼努力,還是窮?”——賺得再多,也扛不住錯誤消費

朋友阿朵,是一家母嬰用品公司的地區銷售經理,月薪3萬,年底還有分紅。

疫情期間,身邊的朋友都捉襟見肘,本以為阿朵能高枕無憂,但前幾天聊天,她才說起:自己已經窮到在二手網上賣包了……

沒有存款、從不計劃未來、花錢大手大腳、總以為自己的賺錢能力會越來越強……這是很多人的通病。——“錢不是省出來的,是賺出來的。”這句話,其實是那些投資和創業成功以後的人,對成功心法的隨意總結。

“為什麼我那麼努力,還是窮?”——賺得再多,也扛不住錯誤消費

這種說法,你說它錯嗎,也不算,不賺錢哪來的錢?但你說它全對嗎,絕對不是——因為絕大部分人,並沒有那種足以應對沖動支出的賺錢能力。換句話說——錢,確實是賺來的,但當我們沒有相當的賺錢能力時,這就是一句空話。

因為,我們難以掙到超出能力範圍的錢,即便我們投出去很多。

所以,在能力達到之前,穩穩當當地工作、存錢、避開那些消費陷阱,才是最腳踏實地的脫貧方式。

最近,看了《清醒思考的藝術》這本書,覺得其中的幾個知識點,對我們脫貧致富很有幫助,在此分享給大家。

一、雙曲貼現:金錢和你的時間距離,會影響你的消費決策

先做兩個選擇題:

①一年後給你1000元,和一年零一個月後給你1100元,你怎麼選?

②現在給你1000元,和一個月後給你1100元,你怎麼選?

有科學家做過這項實驗,在第1個選擇題中,大部分人選了後者。在第2個選擇題中,絕大多數人選擇了前者。

為什麼,同樣的金錢數目,我們會根據時間距離的不同,做出不一樣的選擇呢?

“為什麼我那麼努力,還是窮?”——賺得再多,也扛不住錯誤消費

經濟學家根據這一現象,得出了[雙曲貼現]理論,也叫做非理性折現。指的是:

人們在對未來的收益評估價值時,傾向對較近的時期,採用更低的折現率,對較遠的時期採用更高的折現率。

翻譯成大白話就是:如果現在就能拿到錢,少點也無所謂,只要能快速到手;如果是未來才能拿到,那就要考慮最大收益,既然已經等了一年,多等一個月無所謂。

其實,這是一種及時行樂的消費偏誤。

這種吃虧的消費決策,我們每個人都做過。

比如,信用卡。

買一部手機,當下付全款,看起來你手裡的錢是瞬間減少了,但如果分期12個月,再加上利息一點點還,那麼消費總額將會高出許多。

因此,無論是儲蓄還是消費,我們都應該儘量克服時間距離的影響,不要為了保證現在的享樂,而捨棄未來真正的利益。

二、互惠偏誤——接受了免費的東西,你就要付出代價。

很多老一輩的人,因為小時候太窮太苦,一輩子都不捨得花錢,特別容易因為佔便宜而上當。

朋友的媽媽,疫情期間在家閒來無事搗鼓手機,領取了一堆免費電子券,本來以為不花錢,卻不知不覺消費了200塊錢。

退又退不了,老人心疼了好幾天。

其實,在消費市場,根本就沒有免費的午餐。

在我剛出校門打工時,天津地區有很多私人美容院,以“免費體驗”的方式在大街上拉攏顧客。

那時候年輕不懂事,以為只是免費體驗不花錢,就跟著一個小夥伴進去了。

結果,做完美容,工作人員非要我們辦卡,幸虧,我們亮出身份——表明自己就是隔壁餐廳的員工,她們才沒再糾纏。

沒過多久,那家美容院就因強迫顧客消費,引起了糾紛,顧客直接報了警。

“為什麼我那麼努力,還是窮?”——賺得再多,也扛不住錯誤消費


在《清醒思考的藝術》這本書裡,作者還提到了一個典型的案例:

幾十年前,在西方國家的一些火車站,經常會有某教派的教徒,拿著一些花免費贈給來往的旅客。如果旅客不接,他們會善意地表示“這是免費贈給你的”。

如果你勉強接下,當你走到下一個路口將花扔進垃圾桶時,你會發現那裡已經有被扔掉的幾枝了。正當你心懷愧意時,另一個教徒走過來要求你捐贈。

這個套路,屢試不爽,絕大多數接過花束,並試圖扔掉的人,都接受了捐贈請求。

——這就是所謂的[互惠偏誤]:

當你以為你佔了便宜的時候,你就要警醒,在接下來的時間裡,你可能要付出代價了

你可能會說,我可以只佔便宜,撈一把就走啊。——其實大部分人都做不到,因為人人都貪婪、有僥倖心理。

當你佔了便宜之後,商家會運用各種手段誘使你買單,比如造勢、消費返利,甚至是用各種人性化服務挽留你。

總之,只要利用你佔便宜的心理,把你引入“準客戶”的行列,就不會讓你輕易溜走。

因此,與其寄希望於,佔便宜之後的自己能夠剋制,還不如在一開始就不要試圖佔便宜。

“為什麼我那麼努力,還是窮?”——賺得再多,也扛不住錯誤消費

三、享樂適應症——包包再貴,買了你也沒那麼愛了

在《你說的都對》這檔綜藝節目中,耶魯大學精神病博士後@酷炫腦提到了“享樂適應症”,她舉了這樣一個例子:

當我們剛開始用手機交流的時候,大家都用“哈哈”,彼此都能傳達快樂的感覺。當我們的交流越來越頻繁,使用的“哈哈”次數越來越多,“哈哈”這兩個字就無法傳達我們支持的情緒了,於是人們開始用“哈哈哈”,這樣才能表達我們足夠的開心。

其實這種享樂適應症,和經濟學中的邊際遞減效應差不多——當我們得到夢寐以求的某樣東西,或者反覆使用某樣東西時,我們好感度就會降低。

薛兆豐曾舉過這樣一個例子:

當羅斯福第四次當選總統以後,有位記者問他:“第四次當選總統是什麼感受?”羅斯福沒有回答,而是請這位記者吃三明治。

吃第1塊三明治的時候,這位記者倍感榮幸;第2塊的時候他已經沒什麼感覺了;第3塊的時候,他已經很難嚥下去了。

然後羅斯福把第四塊三明治拿給記者,他說:“你吃完第4塊三明治,就知道我的感受了。”

——這就是所謂的享樂適應症。

“為什麼我那麼努力,還是窮?”——賺得再多,也扛不住錯誤消費

即便是中了彩票的人,他的幸福感也不會持續太久。哈佛心理學家丹·吉爾伯特,就對中獎者進行了調查,結果發現:

中了大獎的人們,對於中獎的幸福感,平均只會持續三個月,三個月以後,他們的幸福感水平和以前沒有區別。

享樂適應症告訴我們:不管你有多喜歡一樣東西,只要你買下它,過一陣子,也就沒那麼喜歡了。

因此,沒必要勒緊褲腰帶,去買一樣自己承擔不起的奢侈品,它沒法持續給你帶來滿足感。幾個月甚至是幾天過後,你就會對它失去興致。

〖寫在最後〗對那些已經小有成就的人來說,錢確實不是省出來的,而是掙出來的,但對於很多連存款都沒有的人來說,經濟基礎就是在開源不足的情況下,儘可能的多節流,並且避開那些錯誤的消費決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