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焦慮苦悶時,讀一本《莊子》就夠了

在家裡待久了,人就容易抑鬱。在幾個月前,我陷入無盡的焦慮與苦惱當中,因為明年就要畢業,我在考研與就業當中糾結不已。如果說選擇考研,我其實並不想再讀書;如果選擇就業,又怕自己找不到好工作,帶著對前途的未知與兩難的抉擇,開始熬夜,想了許久,最後選擇了就業。

那段時間很難熬,我於是想去找一些心理學的書來疏導自己,同時給自己打打雞血,打算按照微信讀書裡的個人成長榜書單一本本看。印象比較深刻的書是《被討厭的勇氣》、《親密關係》、《人間值得》,每一本書都認真地看,還寫了書評。

人生焦慮苦悶時,讀一本《莊子》就夠了

可是,看完這些之後,我發現自己變得更加焦慮了,雖然明白了一些心理學知識,但是在看這些書的時候,一直都只想快點看完,總感覺這些書是治標不治本,心裡始終平靜不下來。

直到有一天,我突發奇想,準備去看看古書,越古老越好。沒想到看完之後,才明白自己之前錯過了一批多麼好的書。我從《三字經》看起,陸續看了四書五經,以及一些諸子百家的著作,才明白古人的智慧是多麼博大,這些能夠經得起幾千年時間檢驗的書,又怎麼可能是凡品?

在這些古書當中,如果要我說出最鍾愛的一本,那必非《莊子》莫屬。

人生焦慮苦悶時,讀一本《莊子》就夠了

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

讀《老子》的時候,我漸漸退卻了心中的浮躁,變得沉靜下來;讀《莊子》這本書,則讓我真正擺脫了焦慮與苦悶的心情,在閱讀過程中,忘卻了周遭的一切,有了一種逍遙的快感。

尤其是那句"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在我腦中一直揮之不去,也許這句話正是《莊子》的核心。我們產生的一切焦慮與苦悶,都是源於我們太過於看重自己,將世界縮得太小,如果把眼界放寬到天地之間,與萬物融為一體,那麼這些失意和苦悶也就算不了什麼了。

人生焦慮苦悶時,讀一本《莊子》就夠了

讀這句話時,我腦中也浮現了另一段話,那就是蘇軾《赤壁賦》中的

"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蘇軾的這段話,其實和莊子有異曲同工之處,都是將自己的世界放逐於天地,看到了樂觀的一面。蘇軾本人也是儒釋道三家的集大成者,所以他的詩文中,既有道家寄諸天地的豪放,又有佛家的看空世間,還有儒家救國濟世的責任感,也正因如此,他才成為許多人鍾愛的文學大家。

人生焦慮苦悶時,讀一本《莊子》就夠了

另外,莊子對生死十分淡然,認為人的生死就如四時變化,是自然的事,並且反對厚葬,一句"以天地為棺槨,以日月為連壁,星辰為珠璣,萬物為齎送"何其豪氣

對於莊子的這種思想,我亦十分贊同。在這世間,還有很多好看的風景,還有很多未曾遇見的人和事,都值得我們去期待,何必因一時的痛苦而從此一蹶不振。古人失意時就喜歡遊山玩水,這也是暫時放下自己,盡情與天地相容的做法。

人生焦慮苦悶時,讀一本《莊子》就夠了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

在《莊子·逍遙遊》裡說到,有一棵樹很大,但是這棵樹在旁人看來毫無用處,不能用來砍柴也不能用來做其他的。莊子卻看到正是因為它的無用,沒有受到侵害,才成就了它的大,也就是"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

看到這句話時,我心裡想了很多,也許你覺得自己無用,實際是世人眼中普遍認為的無用,比如成績差、工資低、性格懦弱等等,但你自身的用處可能被世人普遍認為的目光所遮蔽,要相信每個人都有他的優點。

人生焦慮苦悶時,讀一本《莊子》就夠了

最近有個電視劇非常火爆,叫做《隱秘的角落》,劇中的朱朝陽是眾人眼中的好孩子,乖巧懂事,考試次次第一,但實際上他的心理早已扭曲,為了做別人眼中的乖孩子,一次次撒謊;相比之下,看起來就是小混混的嚴良的心地質樸許多,做朋友也要義氣許多。

我們的不快樂,可能是被單一的評價標準所影響,上學的時候一切以成績為標準;工作的時候一切以工資為標準,但實際上,除了成績與工資,我們還可以在其他領域挖掘自己,只是由於閱歷尚淺,覺得眼前的困難便如一座高山,遮擋住了我們望去今後人生的目光。

人生焦慮苦悶時,讀一本《莊子》就夠了

很多人都會有這樣一種感覺,在高三的時候覺得高考比什麼都重要,甚至有些人高考失利後選擇了輕生,但實際當你走過這段路程,回頭再看時,才發現從前重如泰山的高考,不過也是一場煙雲罷了。

就像是《白說》裡那句話:"真正的挫折是跟生命相關的大悲大落,學業、事業乃至情感歷程中遭遇的一些不如意,不過是一段經歷而已"。

許多人的苦惱就在於把這些看得太重,而且沒有善於發現自己的優點,所以在最美好的年紀裡,常常變得焦慮與迷茫。

人生焦慮苦悶時,讀一本《莊子》就夠了

你現在以為自己沒釣到魚,可能是你還在等待釣到魚的時間裡

在《莊子·外物》中有這樣一個故事:任公子在東海垂釣,以五十隻犍牛作為魚餌,天天釣魚,釣了一整年也沒釣到,忽然有天一條大魚終於上鉤了,書中的描述是"白波若山,海水震盪,聲伴神魂,憚赫千里",足見這條魚有多大。

每個人都希望付出就能馬上有收穫,而且付出越多越覺得無法等待。就像是我們寫自媒體文章一樣,花費幾個小時寫出來一篇文章,自然希望一發出來就有無數的點贊評論,但事實可能就是無人問津。於是很多人覺得付出和收入相差太大,然後就選擇了放棄。

這種現象不僅在自媒體,在其他領域也非常常見,我們很多人都說,最重要的是堅持,但真正能夠堅持寂寞的卻是寥寥無幾,最後也正是這些守住的人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人生焦慮苦悶時,讀一本《莊子》就夠了

與其每天都說堅持,倒不如換一個角度想,想想自己終有成功的那一天,而你現在只不過是在等待成功的時間裡。

就像是任公子一樣,手中有巨大的魚餌,不怕巨魚不上鉤,每天都去垂釣,一直都不放棄,直到量變產生了質變,釣到了可撼山動海的大魚。

如果總是逼自己,最大的可能就是每天都努力奔跑,但不知道終點在哪裡,一邊跑一邊非常焦慮,極有可能中途放棄;倒不如想象一個確定的結果,快一點慢一點沒有關係,但你要相信自己有到達終點的那一天,這樣反而容易許多。

人生焦慮苦悶時,讀一本《莊子》就夠了

結語

在讀《冰鑑》的時候,我瞭解到曾國藩在最失意苦悶的時候,也是通過老莊哲學來開導自己,《道德經》令他明白柔弱力量之強大,《莊子》則讓他變得豁達。

老莊哲學的確是中國文化上不可多得的瑰寶,《道德經》古樸厚重,猶如一棵千年老樹,常開新葉,有一種深厚的生命力;《莊子》猶如九天之雲,飄逸瀟灑,世間種種煩惱與不快隨風飄散,最能夠使人心情變好。

古老的書籍藏在時光裡,容易被人遺忘,但當你仔細去閱讀的時候,才發現真正的好書是可以跨越時光的,無論再過多久,都可以讓人有所感悟,《莊子》就是一本這樣的書。

我是知宛,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