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山一座廟,來自春秋的一場占卜

晉文公對於庇佑過自己的母族知恩圖報,政治上提升翟族地位,軍事上歸化拉攏,變戎狄邊地為晉國腹地,一番文治武功的操作背後,留下一處清晰而完整的軒轅文化崇拜。

流浪19年的重耳在秦國的護送下,大張旗鼓地回國即位成了晉文公,飽經世情冷暖,積累了豐富的洞察力和政治經驗,深知在強國環伺左右,擁有實力才是真正的國際話語權。他勵精圖治、讓晉國先強盛起來,再擁兵勤王,打出了尊王攘夷這張王牌,護送周襄王回國,蕩平了同父異母弟弟的叛亂。

其次要成為中原霸主,必先征服楚國。公元前632年,晉文公將預伐楚,傳晉國巫師占卜,《左傳·僖公二十五年》:“遇黃帝戰於阪泉之兆。”為上上吉,於是採用舅舅狐偃的計謀,先攻打了楚國的兩個附屬國曹國、衛國,並這些國家送給宋國,讓宋國用土地賄賂齊、秦兩個。在戰術上拉攏了一些可以拉攏的對象,孤立了楚國。同時又退避三舍,幾番操作,楚國大將子玉終因輕敵而大敗。

文公在踐土為周襄王造了一座行宮,把楚國的俘虜獻給周襄王,周襄王用甜酒款待晉文公,並勸文公進酒,令王子虎任命晉文公為諸侯首領,賞賜給他一輛大輅車,紅弓一把,紅箭一百支,黑弓十把,黑箭一千支,香酒一卣,珪瓚以及勇士三百。周襄王寫了《晉文侯命》,晉文公一戰定天下,成為春秋霸主。

一座山一座廟,來自春秋的一場占卜

陽曲阪寺山 原名漢山( 攝影/楊治國)

夢中所示的交戰之地,是晉文公的母族白狄所在的地——漢山,因此改漢山為阪泉山,並建廟以祀,後人又稱為阪寺山。《方輿紀要》中記載:“阪泉山在府東北八十里,相傳舊名漢山,晉文公卜伐楚,遇黃帝戰於阪泉之兆, 因改今名。”此事《嘉慶一統志·太原府》亦有載。

阪泉山南山腰上有軒轅祠、黃帝洞、蚩尤坪,並圍繞此,在陽曲縣形成了黃帝信仰文化圈,周邊很多村莊都建有軒轅廟,至今陽曲縣軒轅廟有四,分別是東黃水鎮西殿村軒轅廟、侯村鄉黃道溝軒轅廟、侯村鄉溝東村軒轅廟、王興坪黃帝廟。其中東黃水鎮西殿村軒轅廟被列為國家第八批文物保護單位。

一座山一座廟,來自春秋的一場占卜

西殿村軒轅廟

東黃水鎮西殿(店)村北的軒轅廟,建築呈現明、清風格,其始建年代無考。據碑文記載,重建於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廟院整體佈局基本完整,坐北向南,規模不大,為二進院,中軸線上從南到北依次有戲臺(兼作山門)、過殿、正殿,兩側為配殿。正殿為明代建築,其餘建築為清代建築。

倒座戲臺(下為山門),磚砌基座,木構樓身,面闊三間,進深四椽,斗拱三踩單昂,門上陽刻“軒轅廟”三字。過殿,清代遺構。面闊三間,進深四椽,單簷懸山頂,斗拱三踩單昂,斗拱和拱眼壁施有彩繪,殿內東西山牆上殘存有壁畫10餘平方米。過殿東西兩側為二進院門。

一座山一座廟,來自春秋的一場占卜

山門即倒座戲臺

正殿,明代建築,清代重修。面闊三間,進深六椽,懸山頂,建於高約50cm的臺基之上,前出寬敞月臺,前簷插廊,廊深一間。格扇門、直欞窗裝修。前簷角柱有側角,柱頭無卷殺。簷柱、闌額、平板枋用材粗壯。簷下施斗栱七朵,補間斗栱每間一朵。廟內存明碑1通及殘碑、石幢等。

一座山一座廟,來自春秋的一場占卜

其內壁畫彩繪

東西山牆繪12藥王坐像,高1.5米。分別是商代伊尹、周代扁鵲、漢代華佗和張仲景、北魏皇甫謐、晉代王叔和、唐代孫思邈、宋代劉守真、金代張潔古、元代李東垣、明代李時珍和張景嶽。仿若穿越時空,黃帝已告別岐伯,而與其後世中醫徒子徒孫坐而論道、再談《黃帝內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