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智慧校园研究中心丨刘可钦专访实录(中):我们永远在路上

未来智慧校园研究中心丨刘可钦专访实录(中):我们永远在路上


本期《白丁会客厅》系列访谈“疫情下的反思:我们与未来教育的距离”,有幸邀请到北京中关村第三小学校长刘可钦,作为全国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排头兵,她为我们精彩分享了如何开展疫情下的教学。


因篇幅较长,此份采访实录将分3次进行文字推送,敬请关注。


(注:本文为视频专访实录,未经本人审阅)


点击回顾

专访实录(上)| 刘可钦:疫情下,中关村三小的教学解决方案(硬核推荐)


未来智慧校园研究中心丨刘可钦专访实录(中):我们永远在路上


主持人

白丁:郑德林 未来学校研究院执行院长 中国教育智库总负责人


未来智慧校园研究中心丨刘可钦专访实录(中):我们永远在路上


受访嘉宾

刘可钦: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校长


从数码学校到云学校,永远在路上


白丁:刚才刘校提到了,我们中关村三小有一个非常好的荣誉称号叫魔法学校。现在每年都会有很多的教育同仁,来参观学习中关村三小的校园规划。当时新校区开始建设的时候,刘校刚好来到三小担任校长。新校区的建设融入了刘校的教育理念以及对学习方式变革的思考,包括打造三室一厅的学习空间、特殊学习空间的设计,还有一些信息化的安排。

我想问的是为什么我们当时会有这么一个超前的校园规划设计?另外信息化的运用、投入在这个空间当中对小学生的教育、学习、在日常学校环境中发挥着什么样的价值?也请刘校分享分享,谢谢。


未来智慧校园研究中心丨刘可钦专访实录(中):我们永远在路上

中关村三小的“三室一厅”


刘可钦:好的。孩子们称三小建的新校区是魔法学校。我们在信息技术建设的时候,其实对一些基础性的工程做了比较多的考量。那个时候才2013年,共享云、大数据这些概念都还没有,至少我们接触的时候还没有。

在那个时候我们希望学校能够有比较多的储存空间。直到现在我们觉得三小的储存空间还是有的。在线路方面,我们想的是能够形成一个比较好的网络,同时想通过网络管理学校的楼宇,实现智能化。这样的话,就能掌控楼宇的整个能源使用情况,比如说水电等等。这些都比较好的实现了,在建设当中也还可以。我要给大家分享的就是怎么样来围绕信息化进行教育。有了这些基础性的网络之后,它怎么来服务于我们学校的师生生活以及学校的管理。对此我有一个体会就是:永远在路上。就是你永远在去做,永远不可能完成你想要的那样东西。

我现在给大家来汇报的就是我们三小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在建魔法学校过程中,大体经历的三个阶段。我们当时设想,要建一个数码学校、一个实体学校、一个云学校。这些也写进了我们学校发展纲要,我们希望能够实现实体学校、数码学校、云学校的有机融合。这是我们一个目标,这个目标永远在路上。

初期我们就围绕数码学校开始建设,回顾这8年的历程,应该走的是3个阶段。我们初期的想法就是硬件的搭建,我们希望将原来的OA平台拓展成一个大的OA平台。大的OA就是说里边的功能更多样,能够储存得更多,为我们师生日常化的教学,提供更多便捷的信息化的支持。这是初期,经历的比较快,很快就实现了。

我要讲的是中期,中期其实很难。直到现在我们有很多还在路上。中期我们的想法就是希望这个数码学校能够形成一个学校管理的最强大脑,为我们学校的管理提供实证和数据的支撑。

我们当时是要通过两条线,一条线是大课程。学校的课程不能单一的说是语文、数学学科课程、三级课程,我们还强调大课程。就是刚才说的,学生的学习是真实的学习,所以我们希望通过大课程这条线,加上云事件这两个维度来实现大数据的贯通。

云事件是什么呢?它应该有人物、时间、事件、空间、资源、评价,六个要素。就是什么人、在哪个地方、什么时间、干什么、需要什么资源、做得怎么样,做个评价。通过这六个要素来实现大数据的贯通。在大课程里边,通过这些数据的贯通生成每一个人的专属界面,也是来支撑我们来实现现代学校管理运营的“最强大脑”。这是我们的设想,并在这几年一步一步地实践。

还有一个是技术的支持。有时候会发现技术支持的是这一块,而那一块的接口不对应。如果你要对接上就要再投入一笔钱,但是现在不可能再去那么做。所以我们想现在能用就行,随着我们未来的人工智能、5G、区块链的发展,也许今天的问题再过几年都不是问题了。

“想、能、用”结合,信息化是不断迭代升级的

刘可钦: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尽可能地想,但是要有效地用,这是今天我们的观点。比如说今天我们线上教学的管理很多都实现了,比如学生选课、家长引导孩子选课、选课痕迹记录、教学资源的存储和共享。主要是能够提供有数据决策信息,包括我们的场馆预约等等,预约当中通过评价又生成了每个人的信用记录。

在校务管理方面,我们想的也是推送、自助、共享。也就是说我们希望不是放在仓库里你来领,而是通过推送一些内容然后自己来去处理,尽量减少工人、后勤要的服务。

还有共享,我们没有哪一个东西或哪一个空间,只属于某些人某些事儿,更多从多功能、共享的角度规划设计的。也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才有了现在的“魔法学校”。中期有我们数码学校实证和数据的支撑,开始形成学校一个管理大脑的外脑的支持,后期就是我们现在在做的云学校。

我们想想云学校再想想今天的居家学习,实质上云学校就是希望能够支持学生的学习发生在学生的足迹所致和人际关系所在。今天的足迹就是居家。我们就要思考怎么给他提供随时随地的学习,以及通过授权来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共享。

所以在这个期间我们需要有更多的大数据分析,通过云服务还有我们支撑平台来记录老师和学生每天生活和学习的历程,然后才能够生成痕迹。这个痕迹能够被检索到、被记录,同时被分析。当然这个设想我们现在是实现了一部分,比如我们每年的毕业生,多的年份每年有1300名毕业生,少的年份也有700-800名毕业生。六年级的学生写的毕业论文,我们会上传到学校的数据库当中,后续的学生就可以检索到他们的论文。

我们做项目学习的项目处发现,我们老师在家里要去做一些内容,就需要很多技术去支持,一个技术是实现不了的。我们也看到一些老师在家里想尽了一切办法。真的,我觉得创新都是逼出来的,当然老师也特别好。未来我们希望通过云学校辅助老师,比如各种插件:PPT、录屏,比如说各种互动数据、APP软件甚至于人工智能的课堂教学的应用场景,可以选择比较好的,集合在云学校里,让老师能够更便捷的使用。

这些可能是我们后期着力要去建设的更大的云学校。但是不管怎么说,我自己的一个感觉就是信息化是迭代升级的。不是说完成了这个才能完成那个,我们是迭代升级、相互交错的。

学校开展教育信息化,其实也有比较多的考虑。一个是想、一个是能、一个是用。想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的想象力有多大。我们希望在信息技术的角度上,想象力要尽可能地去延展,而不是被限制。

想象力不是一个校长去想的,因为要服务师生,我们更多的是让老师尽情地去设想他需要什么样的场景,需要什么样的支持。所以我说没有完成的那一刻,永远在路上。

第二个是能。能是什么呢?就是想象力实现,要考虑能不能落地。有的是碍于经费,财力不够,有的是技术可能实现不了。比如刚才说的,很多个接口,它既不是标准接口,也不便捷。所以说有些不能落地的,短时间就放弃了。但是,过一段时间能实现了,我们再把它拿过来。

最后一个是用。用是什么?就是我们希望能尽可能地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率。就像每个人都买了手机,你花四千块钱买个手机最后应用率只有30%,这样投入和产出是不匹配的。毕竟国家在学校的投入建设上,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我们也希望在用的方面,能够形成习惯。习惯去用它,使用率就会很高,变成我们师生生活当中的一部分。

所以我认为一个想、一个能、一个用,这三方面结合起来的话,可能我们的信息技术才能够在信息化之路上,才能走得稳走得长远。今天可能有很多专业人士在场,我们也希望大家能够给我们创造性地提供一些助力和发展。

如刚才所说可能随着5G、区块链、大数据这些到来之后,也许我们今天遇到的比如说接口不一样、平台不一样、老师需要记好多个密码、好多个登录账号等问题,也许在明天就都不是事了。因为技术发展,有的时候一夜就解放了。

在想、能、用这三个中,我觉得想是第一位的。信息技术实际上激发了人们的对待美好生活的想象力、美好教育的想象力。所以我们也是在这条路上一直坚定地走下去的。


信息化对教育的最大支撑:

资源共享+个性化学习

白丁:您在《教育其实很美》这本随笔集中写到过要让让学生站在正中央。我知道三小学校的规划设计在空间打造方面已经比较好的满足了学生站在最中央的位置。那我们的信息化在三小的普及、应用,与这一教育理念之间是一个什么样的逻辑关系?想请刘校分享一下。

刘可钦我刚才强调信息化带给我们教育最大的支持,一个是资源更多,一个是学习个性化的体现。所以信息化就是要把这两方面匹配好。我想作为校长的办学理念也好,或者创造美好教育的使命追求也好。学生的发展显然要有足够多的教育资源的支撑。

我们的老师能够通过网络,通过提供更多的资源,而不是一根粉笔一本教材去上课。并且不仅仅是我们学校内的老师。很多专业人士也能通过技术手段走到学生身边来。如果现场教学当然更好,不能现场也可以。所以资源的共享这是一个方面。

比如说我们三小有班组群的大厅,我们没有在所有的地方都摆上电脑,但是我们三室一厅的厅里都有一个大屏。这个大屏里面推送了比较多的软件,孩子在下课当玩具都能玩。

学生可以做一个电路,把这个灯泡一拉,那个线一拉,这个灯泡就会亮。大屏里边有比较多的这样的东西。这种学习也带来正式学习之外的非正式学习,也可以达到我们所说的混合式学习。我想这都是给我们教学工作的支撑。

再一个支撑就是个性化的学习。我们所追求最好的教育,就是以私人订制、量身制作的方式来规划孩子的学习和指导。现在课堂教育很难实现这样的理想。那我们就通过信息技术来实现。比如说在我们学校有一个中央图书馆的阅读系统,孩子有一个手环和对应的码,他就随时可以去借阅图书。

我们的图书馆是开放的,学生自己去借阅,图书馆从早上6:30一直到晚上6:30,两个自助借阅机都是开着的。孩子什么时间都可以去借、还,自己在网上就能操作,还可以根据书名、作者名,查阅书籍信息,把书取出来完成借阅。后台会按班级生成数据。包括借书、还书的数量管理。还可以生成记录某个孩子,平时都在阅读哪一类的书,也能生成学校的哪些书是被经常借阅到的。我们的图书管理员,就会通过这些信息来调整学校图书。

再比如我们围绕去年建国七十周年“阅读红书”的这样一个图书馆计划。图书管理员把这些书放到了图书馆推送位,他通过这样的一个阅读系统就能去看到我们做的这个工作,有多少人在关注,我做的和最后实现的路到底有多远。我想这些都是能比较好的支撑学校办学理念的。


教育的价值在于“回到生活中去”


白丁:好。最后一个问题跟您过去一直在第一线做的数学教学有关系。我注意到作为一线的校长、老师、学生,想象力非常重要。我的问题是,数学作为一个学科,它对一个小学段孩子的基础素养、对我们的想象力发展、对我们投入产出比计算的能力等等,它独特的价值所在。

刘可钦:是这样的,我们传统都认为数学就是用来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其实逻辑思维能力不仅是数学学科培养,很多学科都要培养。数学学科还能培养想象力,比如空间想象力,恰恰是数学学科他所具备的。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数学是研究关系的,大小关系、位置关系等等。这是跟孩子去学习数学,培养功能素养当中非常重要的。而不仅仅是我们说的,数学就等于奥数,或者数学就等于算得快,今天已经不是这样了。

数学的学习对于孩子想象力的发展,是学科本身拥有的,但是更在于我们的老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当中,你是不是给孩子提供了更多的想法:为什么会是这样?还能怎么样?能不能讲清你的思路?别人的思路你是不是认同?过去叫一题多解,今天我们不谈一题多解,我们谈的是算法多样化。

算法多样化不是讲孩子有多么聪明,你看我一题会用三个方法解决,它的教育价值不在这儿。它的教育价值在一个孩子你懂得别人用这样的方法也能抵达目的地。这是孩子作为公民来讲,培养给他的一个基本的东西。数学还有美,美也可以给孩子提供想象力。

在小学阶段,数学、语文、英语,每一个学科我经常讲的一句话就是,孩子最重要的就是对未知的探索欲和想象力,或者说他的探索欲和好奇心是十分需要我们保护的。探索欲加好奇心,我想就是他的想象力。

白丁:您提到了学习要学习真实的内容,那么数学跟小孩子解决实际问题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

刘可钦:对的。学校不是倡导真实的学习吗,像我们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比较多的就是通过单元的重新整合来开展数学的学习。它不仅仅是通过整合将原来五课时变成三课时。它可能还是五课时,甚至也有可能五课时变成六课时,所以我们不以学习时间的长短,去算我做的这个到底值不值,而是通过内容的整合,就是数学学科内的内容整合,让孩子能够学以致用。

比如说孩子学完了平均数之后,我们可能组织滴水实验,再比如说孩子学完了比例之后,按比例做一个学校的平面图,把它画下来。这些东西都是需要学以致用的东西。

但是我们又不仅仅局限在这儿,孩子也都要回到生活当中。比如我刚才说的平均数。1.2米就要免票,在今天是否还适用?孩子的营养充沛了,可能早早的就过1.2米了,还能不能免票?这里面不仅涉及到了公平问题,还涉及到一个取舍,我怎么通过这些数据去决策、去体会决策的艰难,这些都是带给孩子们的问题。

还有一类,就是跨学科,每一个学科你都要去跨一步,跨一个或两个。数学怎么和语文整合,和科学整合,哪些内容是可以融合在一起的。比如说当我们学到黄金比例的时候,美术学到欣赏美,那他可能就涉及到黄金比例和白银比列等等,我想这些都能让我们孩子的视野打开一些。

孩子学习的综合性就会强一些,而不是单一的去读、去练,去寻求单一的技巧。我们希望数学里面有比较多的创新,通过这样的一些方式去完成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编辑整理:王乙琨、吕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