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縣富民”邁出鏗鏘步伐——武陟縣踐行縣域治理“三起來”綜述①

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視察調研時,提出了“把強縣和富民統一起來,把改革和發展結合起來,把城鎮和鄉村貫通起來”的重大要求。

六年來,焦作東南門戶、致力建設鄭焦一體化首位節點城市的武陟縣,堅持把縣域治理“三起來”的要求作為根本遵循,從新發展理念中找出路、想辦法、破難題,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打好“三大攻堅戰”、補齊民生短板、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走出了一條高質量發展新路子。走進武陟,您會感受到“三起來”在這座城正逐步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縣域經濟活力迸發,城鄉融合協調發展,綜合實力顯著增強。8月15日召開的武陟縣委十二屆十一次全體(擴大)會議再次強調,繼續堅定不移爭當縣域治理“三起來”示範縣。

本報記者 陳學樺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成安林

“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縣域治理‘三起來’要求,發揮優勢、彰顯特色,挺起產業脊樑,加強生態建設,著力改善民生,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去年8月14日,省委主要領導在武陟縣調研時的講話,激勵著該縣在強縣富民的道路上邁出更加鏗鏘有力的步伐。

“強縣富民”邁出鏗鏘步伐——武陟縣踐行縣域治理“三起來”綜述①

把強縣和富民統一起來,是實現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前提基礎。近年來,武陟縣圍繞建設鄭焦一體化首位節點城市目標,以強縣帶動富民,把做強產業作為強縣富民的根本,以產業發展壯大縣域經濟實力,增進民生福祉,帶動群眾增收致富,經濟社會發展質量穩步提升,城鄉面貌為之一新。在2019年度全省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排名中,武陟縣居全省第12位。

壯大縣域產業支撐高質量發展脈搏強勁

6月28日,武陟縣41個重大項目暨產業新城2020年第二季度項目集中開工。

“項目建設是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第一抓手。此次開工的41個重大項目,總投資66.4億元,包括先進製造業項目、新基建項目、生態環保項目和現代農業項目等,將有力推動全縣高質量發展。”武陟縣發改委主任米磊介紹。

放眼武陟各重點項目建設現場,塔吊林立、機器轟鳴,施工人員繁忙奮戰的身影演繹著項目建設的“速度與激情”,展示出武陟重大項目建設的滾滾熱潮和加快高質量發展的激情與活力。

“強縣富民”邁出鏗鏘步伐——武陟縣踐行縣域治理“三起來”綜述①

近年來,武陟縣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為穩增長、調結構、促轉型的重要抓手,成立了重點項目專班,引進、實施了中汽研智能汽車檢驗檢測中心、百威智能裝備產業園等一批省重點項目,相關工作在全市初步實現“挑大樑、打頭陣、當先鋒、做排頭”。

今年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武陟何以篤定前行?

深入謀劃王園線生態文化廊道、嘉應觀治黃興水文化園、公鐵聯運物流港等279個重大項目,武陟縣引進賽科中藥大健康生物科技園項目、洋億藥業口服液項目、國藥河南醫療器械智慧產業園項目等,加快補齊中醫藥和醫療物流短板。

借鑑華夏幸福產業新城公司化運營模式,武陟縣實行“管委會+公司”改革,成立中嘉投資運營集團,激發產業集聚區發展活力;謀劃生物醫藥產業園和高端裝備產業園,規劃建設智能化產業園、新材料產業園、雙創小鎮、汽車小鎮等專業化園區,提高產業承載力。

持續推進“轉變作風抓落實、優化環境促發展”活動,武陟縣實行重點項目縣級幹部分包機制和重點企業“首席服務官”制度,為企業發展和項目建設營造了良好環境。

產業強則縣域強。今年上半年,武陟縣開工建設億元以上重點項目85個,完成投資52.9億元,項目數和投資額均居焦作六縣市第一位。

“通過推動縣域支柱產業、特色產業集群成鏈發展,做大做強了產業規模,打造了支撐縣域發展的主導產業集群,現已成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引擎。”武陟縣委書記秦迎軍表示。

惠民項目落地有聲幸福指數節節攀升

溼地環繞,新樓矗立,綠樹成蔭,紅荷搖曳,這是70多歲的老創客郭廣欣對所居住環境的評價。近年來,武陟縣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發展作為考慮問題的出發點,把民生作為一切工作的落腳點,從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入手,辦好了惠民實事,讓發展成果惠及百姓。

“強縣富民”邁出鏗鏘步伐——武陟縣踐行縣域治理“三起來”綜述①

有例為證:

搬遷了職教中心、人民醫院、精神衛生醫院,新建了仰韶小學、北賈小學,投用了全民健身綜合館、徽商農產品市場和國貿360商場,啟動了“三館三中心”項目,城市公共服務能力明顯提升。

打通了9.2公里的白馬渠,建設了“一帶、兩湖、四園、十六橋”老城區生態水系,新增水域面積1224畝、綠地面積1300畝。

堅持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未來發展的不竭動力,武陟縣去年空氣質量主要指標實現了“三降一升”,在焦作市秋冬季大氣汙染防治攻堅量化考核中獲得六縣(市)第一名。

產業新城堅持先做生態底板,再進行功能佈局,以龍澤湖、鳳儀湖為重點的生態底板基本形成,創業大廈將承接老城區部分機關事業單位入駐;縣委黨校、星級酒店、幸福學校等一批功能項目正在推進。

“城市大了,樓房新了,夜景靚了,道路寬了,公園美了……”在武陟生活了大半輩子的姚波感慨地說。

武陟縣縣長申琳說,隨著一個個民生項目落地生根,千家萬戶的“幸福”正開花結果,在覃懷大地上匯聚成一幅幅安居樂業的生動畫卷。

環境是鄉村振興的外在基礎,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牢固基礎。

圍繞四大懷藥、苗木花卉、綠色稻米、精品林果、畜禽養殖等特色農業優勢,武陟縣打造了黃河灘區萬畝懷藥基地、千畝核桃園、千畝梨園等農業園區,發展了12家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帶動了農民增收致富。

圍繞旅遊和物流優勢,謀劃實施建業綠色基地田園綜合體等項目,建成運營電子商務服務中心,吸引返鄉創業農民發展“迴歸經濟”,電子商務交易額達25.5億元,帶動創業就業5000多人。

數字,記錄著經濟的發展騰飛和民眾的幸福指數。2019年,武陟地區生產總值達463.3億元,增長7.9%,總量躍居焦作六縣(市)第一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4643元,增長9.5%,持續跑贏了地區生產總值增速,真正以產業興實現了強縣與富民的統一。

如今,武陟縣產業集聚區流水線高效運轉,以產興城、以城帶產的產業新城加速崛起,漫步在如詩如畫的美景中的人們幸福感油然而生。這正是武陟踐行縣域治理“三起來”的生動註解。

編輯:張海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