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識揣摩《太極拳論》以拳論為指導,才能把太極拳練到家

《太極拳論》作者及來源

《太極拳論》的作者現在公認為清朝的王宗嶽(也有的人認為是明朝人)。王宗嶽的這篇《太極論》是太極拳界影響最大的文獻。研修太極拳之人,如果不研讀王宗嶽的《太極論》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太極拳論》原文

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動之則分,靜之則合,無過不及,隨曲就伸。人剛我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雖變化萬端,而理唯一貫。

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貫通焉!

虛領頂勁,氣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隱忽現。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獨知人。英雄所向無敵,蓋皆由此而及也。

斯技旁門甚多,雖勢有區別,概不外壯欺弱、慢讓快耳!有力打無力,手慢讓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關學力而有為也!察“四兩撥千斤”之句,顯非力勝;觀耄耋能御眾之形,快何能為?!

立如平準,活似車輪。偏沉則隨,雙重則滯。每見數年純功,不能運化者,率皆自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悟耳!

欲避此病,須知陰陽。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陽不離陰,陰不離陽;陰陽相濟,方為懂勁。懂勁後,愈練愈精,默識揣摩,漸至從心所欲。

本是“捨己從人”,多誤“捨近求遠”。所謂“差之毫釐,謬之千里”。學者不可不詳辨焉!是為論。

默識揣摩《太極拳論》以拳論為指導,才能把太極拳練到家

《太極拳論》武功的秘籍


《太極拳論》簡評

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

從哲學上來講論述太極,我們可以這樣表述:質是由能量、質量、信息三種要素構成,它是從簡單物質演化過來而形成了一個整體,形成整體之後,逐漸又有了具體事物,但這個具體事物由有形的形體(或精);無形的神意,以及內外之氣構成。神意調動氣使之和形融為一個整體。形成這個整體的過程就是太極。

太極生成萬事萬物,不是一下生成萬事萬物的,而是通過陰和陽兩個因素的變化產生的。太極生出陰陽來,動者為陽,靜者為陰。原來太極是不分動靜的,往動上走稱為陽,往靜上走稱為陰,這是從學術上來講的。如果具體到太極拳來說,就有它特殊的意義了。

練太極拳的身心狀態和日常生活中的身心狀態完全不一樣。日常生活中的生命活動,一般被修真者或練太極內功心法者稱為“人心濃厚”;而練太極拳的生命活動,則被稱為“道心濃厚。”

練太極拳的目的就是改變人的生命活動,所以,要把亂七八糟、胡思亂想的思維方式停下來,進入什麼都不想,什麼都不做的一種鬆散站立狀態,這種站立狀態就是無極。什麼都不想就是無極。所以,我們練習太極拳之前,要先進入無極狀態。也就說要通過起勢之前的身心調整,使自身的思維和身體的氣血從雜亂無章的不練拳狀態進入寧靜的氛圍或無思無慾的境界。等有了意識,比如有了起勢的意念或意識發軔點剛剛萌動的一瞬間,裡邊的氣就按照神意的要求,帶動體內之氣和內外之氣去敷布周身內外了。這個敷布的氣以及發出指令的神意,就是太極之陰。等氣充實到形體,使之產生了動作的時候,太極之陽也就有了。

裡邊那個心一動,氣一動就是太極。裡面的心是神意,外邊那個氣是神意變化出來的。無形無象的神意氣一動,有了動和靜,就出來陰陽了,這個“機”是時機的意思。

太極拳的陰陽,就是太極生出來陰陽。對於太極、陰陽等,不同學科有不同的說法。比如,畫家楊成寅著的《太極哲學》一書,主要就是從哲學和藝術的角度來分析太極及其陰陽變化的。但這種從哲學和藝術角度進行的分析,不我們練太極拳內功心法的人從內在體驗所推崇的陰陽。哲學有哲學的講法,各家太極拳有各家太極拳的說法,僅從筆者所習練的——楊式太極拳老六路有老六路的講法。練楊式太極拳老六路之前,首先要進行鬆散通空的意識調整,把周身想像成一個7層寶塔(樓房、氣態的空人等均可)或無數個層次(見《太極混元神咒》的評述),層層鬆散的過程就是把日常生活的思想都拋開,對大自然,對太極拳老六路、對太極拳歷代前輩有一種敬重的心態,從而使自己身體裡邊安靜祥和,恭恭敬敬,沒有任何雜念,隨之,想像自己的精神狀態和天地六合的虛空融為一體,虛空空蕩蕩,體內體外也空空蕩蕩,這種狀態就相當是無極了。南懷瑾先生在解釋《道德經》的時候曾說過,有人說下丹田是人的生命之根,不對,應該說虛空才是人的生命之根,虛空是我們生命的土壤。此言極是。總之,要想辦法什麼都不想了,什麼都不想了就會恍恍惚惚,恍兮恍兮。這個時候,周身舒適,人與天地合一。此為無極。

這裡有一個從後天八卦裡邊的萬事萬物,進入到先天什麼都沒有,從太極進到無極,然後從無極又進入練拳的太極,這個過程就是孕育陰陽的過程。神意氣和形進入整體就是太極,一分開,有分別、有動靜、有伸縮、有開合、有出入,就成為陰陽了。“太極者無極而生,陰陽之母也”就指這個意思。

動之則分,靜之則合,無過不及,隨曲就伸。

一動不動,無極;一要動未動(陰陽未判),太極;真有了動了,則動者為陽,靜者為陰,就成陰陽了,所以“動之則分,靜之則合。”

太極是個整體,一動就分成兩邊了,有動的就有不動的,所以必然有陰陽,而陰陽的變化是有規律的。陰陽的規律就是,陰陽是對立的,但又互相依靠,互相依賴的,陽追陰退,陰追陽退,陰陽消長,還可以陰陽轉化,陰陽互根。練太極拳時,要根據陰陽的變化規律,來運用它,使之作用到身心健康和揉手技藝中。

該動時就動,按這個要求,一動分成兩個,有動有靜,一合(一聚,但又孕育著開),合成個整的。一開(一散,但又孕育著合)就是太極,一分就是陰陽,這裡面合和分都不要太過也不要不及,就是要按照要求合開相寓,陰陽合度,張弛相間,恰到好處。

無過不及就是合度,什麼是合度?就是恰到好處的意思。我們在練習太極拳的時候,一定要學會自我省查是否都能做到“無過不及”。如何省查呢?關鍵就是查神意是否和度,如何查?主要是體察神是否虛靈;意是否專一、是否有意若無意;內氣是否充沛勻布,三道氣圈(內功太極拳專有之練法)之彌散能否讓自己無我無為;姿勢是否是被內氣催發出來,動作的路線是否描繪了“意”的走向;整個身心是否松穩慢勻、自然舒適等等。這其中的關鍵就是神意,神意和氣也要和度。

“隨屈就伸”一般人主要是從推手的角度進行解釋,指他推你縮,他縮你伸。其實,“隨屈就伸”也強調了在練拳過程中的屈伸交替。練拳的過程中,神意氣形的變化,沒有伸總伸著,蜷總蜷著,任何一個姿勢,都是在交替變化中的,都是“心中一靜”、“心神一定”、“胸中一沉著”等神意的“屈”所孕育的“伸”。“屈”,接替前一個姿勢,承受前一個姿勢,再轉變成新的姿勢,成為“伸”,也就是合以後的“開”或下一個姿勢的變化。因此,練楊式太極拳老六路,要總有屈伸開合的變化。演練的過程中,沒別的,就是屈伸開合的問題。意念的變化引動形體姿勢的變化,這些都是屈伸開合。

默識揣摩《太極拳論》以拳論為指導,才能把太極拳練到家

太極拳的推手,《太極拳論》講授得精微細緻


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黏。

這兩句主要是從揉手中講的。對方來了剛勁,我柔,我不對抗,這就是走。當然,柔不是自己癟了,癟回來和柔不一樣。柔裡須帶著內勁,要有“意在先”的內容在裡面。他一剛一壓一逼迫,我這裡的手或身體的某一點和對方相接觸的時候要有柔勁,要把它的剛化走。此時,意可能還要以弧形圈的方式把對方罩著。所以,這裡不是單純的走化。走化和發放本來就是一回事啊!

在練拳的時候也要這樣做,否則這個拳就白練了。形體動作往前的時候,可能意是向後的,“意在先”時,手應該被自己的意氣粘黏著,催動著,所以,“粘黏連隨”要有一個內外相合的要則在裡面。此時練拳,“足移手出己不知”,彷彿手的動作已不存在了一般,只有渾圓一體的氣勢在。這種氣勢如果沒有內外之氣的“粘黏連隨”就展現不出來。這是功夫境界的體現。

這個“黏”,主要是講“粘黏連隨”。別人一剛,你的意氣和形都走了。這個時候,神意一動,可能會憋住對方的神意氣,而對方有了一點不舒服的感覺,馬上也要走了。但是,卻不能讓他走,怎麼辦呢?就黏著他,好像狗皮膏藥一樣地黏著他。這個黏著,對於深悟太極拳之理的人,粘黏的幅度和廣度很大,直至粘黏到虛空,和虛空融為一體(全體透空)。

“粘”一般指力量往上走,“黏”一般指往下走。他往回退,我則“隨”著他走,他往前來我“連”著他。“黏”和“連”是一塊的,所以這個“黏”也要有“連隨”的內容含在裡面。這幾個字的意思不是非常嚴格的。

“粘黏連隨”就是不丟不頂!他一跑不能丟開,他一來不能頂上。他一來我退回來,但退回來的過程不能丟了他,他走,則跟過去,跟過去不能壓著他使出自己的拙力來,一有拙力,就失去“連隨”的要義了。

對於內功太極拳來說,這個“粘黏連隨”的過程很短,因為神意的速度特別快,所以內氣所催發的動作也快,但在快如閃電的過程中,還要體現出“粘黏連隨”的目的,就是讓對方跑不掉,把他困住、封住。越封他越不得勁,如果能恰到好處,“奧妙盡在時機中”,對方就會彈跳而出。所以被太極揉手發出的人往往覺得很輕鬆,沒什麼勁,也不難受,甚至能蹦、蹦、蹦地出去一兩丈遠。這是把它的勁封住,憋住了之後,所產生的“如球碰壁”效果。他來的勁兒越大,出去的勁兒越大,好像球碰壁,拿皮球打那個牆“蹦兒!”就彈回來了,怎麼彈回去的呢?那是一個勁兒,那個勁兒是個巧勁兒、是一個整勁兒。

默識揣摩《太極拳論》以拳論為指導,才能把太極拳練到家

功守道,更多的從形和力的角度來體證陰陽的


動急則急應,動緩則應隨。

對於“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這句話如何理解呢?就是他快,你應對也要快,他慢你應對也就慢。對於這兩句話,現在很多練習太極拳都把它理解成手快打手慢,有力打無力,並且都是用手法、招法打的,但這樣的理解卻不是太極拳內功心法的打法,也違背了太極拳“全體透空”和“渾圓一體”的要義了。

太極拳的揉手/推手來說,對“急應”和“緩隨”的體現表現在“意在先”上。這個“急應”在太極高手身上,體現的不是手法、腿法,而是快速調動內氣、外氣的能力(內功功夫上),這就是魏樹人老師經常說的“只管我混你,不管你混我。”這個混是混化的意思,是意調動內氣和外氣,裹攜著對方的內氣和外氣,混合成一個整體。當然,這是太極高功夫才能達到的境界。

要達到這個境界,必須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第一,意在先。意的特性就是一個快,所以,對方的動作雖已動了,但我的“急應”卻是雖身體沒有動,意已在汝先了。意的特性決定了比對方形體動作快。所以魏樹人老師才說:“你用動作攔對你來說是對的,但你的動作卻攔不住我的意,所以,我比你快。”意的特性有穿透性,又有調動內氣和外氣的特性,因此,這句話的本意就是意的“急應”或“緩隨”。

第二,內氣充沛。意動氣也動,這個氣必須通過長期演練楊式內功太極拳(亦稱之為老六路)及太極拳內功修煉法才能逐漸地充沛起來。這其中,“三道氣圈”特別重要,如果“三道氣圈”能達到“其大無外,其小無內”的境界,則揉手的時候,“意在先”,調動自身與對方已渾圓一體的“三道氣圈”(混元一體),就能進入真正的“全體透空,無形無像”之“急應”與“緩隨”的太極之象的境界。

第三,要松腰。要腰松如隙。腰松得好,則無論對方屈也好,縮也好,伸也好,放也好,都能隨時控制住對方的神意氣形。因為,松腰之後,就能用腰上的伸縮、屈伸了。此時腰會動彈,所以能用腰做變化,而一般人的腰不會動彈。他一繃勁,要想使勁,得蓄勁。一蓄勁,腰那兒使勁,腰那兒一使勁,我們這裡就能感覺到了。此時,把手一封,甭管它,就能封住了他的神意氣形,他也就會蹦出去,好像彈簧一樣。彈簧力就這意思,這麼一個長彈簧,它一縮勁兒的話,這邊往回縮一下,如果他這兒一縮,你就感覺到了,這兒一縮就跟著進去了。一縮,手在這兒和他的接觸點繼續接觸著,但只起一個粘黏的作用,而意念已跟進來了,穿過對方,到了他的身後的“茫點”或“鶻星”了。如果自己夠快的話,時機也恰到好處,他就會蹦出去了,蹦到“茫點”或“鶻星”所指引的方向。因為彈簧一縮,勁進來的,我們這裡“引進落空”,則腰動的那個點是非常明顯的。後面講的“由懂勁而階及神明”,其實要先練自身先懂得這勁,然後通過對手,體會對方的形、氣、意、神。先形(身知)、氣知;再意知;最後達到神知。用松腰的方式體察,屬身知、氣知、意知的範疇。

“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不僅應用在揉手中,自己演練太極拳時,動作姿勢體現在外,是松穩慢勻;體現在內,是“心中一靜”的一霎那;是意的一開一合、一聚一散,瞬間完成,很快。形體動作的松穩慢勻和神意氣的快,才是楊式太極拳老六路的快慢相間,剛柔相濟。

行拳走架過程中有了“茫點”、“鶻星”、“心中一靜”、“三道氣圈”、“心吞意納”等內涵,並隨時體會其中的細微變化,就練了“動急則應急,動緩則應緩”。因此,初學時,腰不松,意不專、氣不充沛的時候要這麼練;腰能松、意能專注一方、內氣已充沛(三道氣圈瀰漫)了之後,“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也就成為非常自然的習慣了。

雖變化萬端而理唯一貫。

對於內功太極拳來說,雖然其中的名詞術語很多,自成體系,和社會上任何一家太極拳都不一樣,和平時已養成的思維習慣也不一樣,然而,不管是在行拳走架過程中的神意氣形如何變化,其理只是一個。理是什麼?“剛柔相濟”。剛和柔的變化隨時隨地都因為意念的作用,也就說,任何時候都要“意在先”。

有一個故事,可說明這個問題。我的大師姐王潔是人民體育出版社的太極拳編輯,她曾編過《太極拳譜》、《太極拳全書》、《太極拳研究》、《太極拳運動》等各家各派的太極拳著作,後來,遇到師爺汪永泉,幫助師爺及魏師編《楊式太極拳述真》一書,當時她跟著學練並體會了之後,覺得這才是真正的太極拳,因此很是用心地編輯了《楊式太極拳述真》。這本書出版後很受歡迎,多次再版,並被評為太極拳發展史上最有影響的10部著作之一。但是,本書出版10年之後,她對筆者說,現在看來,當時編的時候還沒理解太極拳的真諦,這就是“理唯一貫”的意,把對“意”的表述放在了形後面,其實,應該在書中把“意”放在前邊。

默識揣摩《太極拳論》以拳論為指導,才能把太極拳練到家

太極拳懂勁,還要進入神明境界,這其中,覺知內氣非常重要


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

“著”就是練的姿勢,每式子都叫一個招術。每一個招術都包含著動作和內功心法。“熟”就是熟練地掌握了招術的要領及深刻內涵,也就是說從內功心法上明瞭了其中的意義及目的;從動作姿勢上練得熟練了。熟到什麼程度呢?意念一動,形體就自己動,而自己好像都不知道這個形體在動一樣。這個動是整體之動。是招中術的動,“術”之內功催發出“招”之姿勢來。

揉手的時候,如果別人打你一拳了,如果想:“拿什麼招來破它呀?”這就晚了,早就打上了!真正太極之揉手,是對方的外在姿勢不動,單單神意的動就能感覺到,並馬上自動作出反應,這才叫“著熟”。

“著熟而漸悟懂勁”,從“著”裡就有運用意識的習慣啊!意識是怎麼走,怎麼動,招要始終跟著它。懂勁和聽勁是不能劃等號的。揉手時聽對方的勁兒,也叫懂勁,但這只是聽勁,而懂勁的內涵要更廣泛一些。懂這個勁,一方面能覺察到勁路的發軔點,及意的走向,形的走向;一方面可以看這個人(揉手的夥伴或練拳時的拳友),讓他擺個姿勢,自己要能感覺到對方這個勁兒怎麼走的,哪是虛,哪是實,這也叫懂勁。比如他把兩個腳平放著,就這麼直著一站,你要看他意念放的哪個腳上。意念放的腳是實,意念不放的腳是虛,要一看能看出來了,這也叫懂勁。所以懂勁比聽勁內容要廣泛得多。

一般人解釋懂勁:“懂勁就是聽勁,太極拳一推手,對方推出來是實的,是虛的,力量怎麼來的”,其實這只是懂勁的一部分內容。一搭手,對方那個勁是怎麼發出來的,從哪兒了出來的,力量在前腳,還是在後腳?還是在兩個腳上?他的身體哪兒吃著勁?哪兒在用著力?都要感覺得清清楚楚,這還只是聽勁的懂勁;更進一步不能光聽這個,還要找“點”,也就是他發這個勁,是否暢快,有沒有滯點,要聽這“點”。對方一旦有了滯點,意念馬上往對方滯點上一放,甭動他,他自己就會動了。如果穿過去,放到對方的身後某一個點,比如對方的腳後跟,則對方就能彈跳而起;如果穿過“點”,到了對方身後我方所凝聚的“茫點”,一旦恰到好處了,則對方就會往“茫點”的方向動。此外,如果對方沒有滯點還要制住他,這也屬於懂勁。

揉手練得能聽對方的勁了,這叫“知彼之功”;但是,如果不自己去盤拳架子,則不能知己。所以,要想有“知彼之功”,則必須先練“知己之功”,也就是說,要真正下功夫按照內功太極拳及太極內功修練法的內涵去盤拳、去體悟。自己的氣還有滯點,形體的通透度不夠,腰不松,要想知別人的“滯點”是不可能的。

我們練拳一定要先把腰鬆開,腰鬆開再練拳,才能“氣遍周身不稍滯”,才能體會什麼是內氣催姿勢,什麼是“無形無象”的陰面為主;才能確實感覺到周身中正是什麼樣子,如何保持平衡等,這也是懂勁。

什麼叫階及神明?“階及”是指一層一層的,像邁臺階、登梯子一樣,逐步地上升和提高。“神明”是指懂勁之後的功夫境界。懂勁也有不同層次的。

一般來說,在揉手的時候,知道對方力的大小,力的方向這是最初的境界。

知道里邊的力怎麼發,從哪兒發出來的,有沒有滯點是第二個境界。

第三個境界,就更進一步了,對方手扶著你,拿手指輕輕扶著你,一點勁不使,只用意念想著推你,就這麼一想,你就能知道對方是想著向側面推,或想往後退等等,就這麼輕輕扶著,一想你就能知道。我們研習楊式太極拳老六路的人,只要認真學練,大約不用兩年就可以達到這個程度。其基本訓練方法如下:首先,雙方用手扶著對方,一個手,兩個手都行,扶著手,扶著胳膊都行,但不能用一點力;然後一方用想象的方式抱著一個大氣球,用氣球去推對方;被推的一方,如果感覺到氣球到身上了,就自然往後退,不要用力頂。這既是訓練“一羽不能,蠅蟲不能落”的方法,也是培養“氣知”、“意知”的內容。

第四個境界就是“神明”境界。如果從武入道的角度來理解,此時應該進入類似佛家“明心見性”,道家結大丹的境界。魏樹人老師稱其為“萬法自明”的階段。不過,這個境界在太極拳歷代高人中很少有人達到過,也許只有張三丰等數人而已。此境界如果從太極功夫來表述,可以感覺自己及對方的“意念的發韌點”。如是,不管遇到什麼樣的對手,自己都會始終“意在先”。

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貫通焉!

怎麼達到豁然貫通呢?要用力,用什麼力呢?就是總去想,思考問題,用力去想這個問題。這“用力之久”不是王宗嶽的語言,而是宋明理學的人講的。王宗嶽這是沿襲宋明理學的學者的用法,拿過來用在太極拳理論上。現在好多練拳術的人不知道這個詞從哪兒來的,認為這個詞用錯了!說練太極拳不能用力,要用功!其實,這句話的語義和內涵都沒有不錯。這句話的本意,是努力的意思,不是力量的意思。努力地經常進行揣摩,天長日久,就能豁然貫通。豁然貫通是開闊、開通、通達,猛然間進入一個如登山頂的感覺,有一種登高看遠的愜意之感。

虛領頂勁,氣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隱勿現。

“虛領頂勁” 這裡講的是對頸部要求,虛領而不是實的,是虛虛的把百會領起來,如何領,楊式太極拳老六路密傳的方法就是“頸項部蹭後脖領”。

“氣沉丹田”,就是在行拳走架的過程中,通過意念的“胸中一沉著”,內氣沉到丹田裡去。太極拳的“氣沉丹田,”要求身體鬆散,這樣腹部容易放鬆;含胸拔背,意念“胸如兩扇門,向後敞開”,這樣就可做到“氣沉丹田”。 “氣沉丹田”更重要的是意念。練松腰的目的就是為了“氣沉丹田”。 “氣沉丹田”幹什麼?做賓輔輔佐腰,因為從形體來說,腰為主宰;同時也是為將來實現力由脊發(勁源)奠定物質基礎。氣沉丹田不是目的,氣沉丹田之後,是為了煥發先天之氣,向外,使內氣圓散而出,形成腰氣圈、胯氣圈,與外氣相互融合;向內,更好的實現“氣貽於脊”。在內功太極拳中,有許多 “氣沉丹田” 的具體內容。這個丹田不是放在丹田裡邊不動,而是為了有物質能量實現“鬆散通空。”

“不偏不倚”指用的力不能過。身體不能偏左偏右,特別是頭不能偏,頭一偏,頸就不正,身體也就偏了。身體中正,是身形上的要求;身形中正了,內氣就會勻布周身內外。

揉手時,對方或我方的虛實變化是“忽隱忽現”。練拳或揉手時,意的有無,意氣的開合、聚散、出入都是“忽隱忽現。”

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

這是練太極拳及太極揉手時的要領。從揉手上講,對方從左邊突入,不管是意氣所形成的內勁,還是有力量所形成的外力,則我這裡就虛;對方從右來,我這裡也是虛接、虛應。虛,就是虛無飄渺,渺渺茫茫的意思。練楊式太極拳老六路時,如果左邊是形體動作的實,則左邊的意念就虛,意念一定不要在形體中,而是在“茫點”、“鶻星”,“三道氣圈”等地方,這就是實中有虛。演練“左右膝拗步”這個式子,手如扶著想像的玻璃面下落,手雖然在前,我的意不在手,而是在鶻星上,在虛的地方或在臀部的意想的“十字上” ,所謂的“十字豎松橫必散”。

形體是實,意念就要虛。右邊是實,意念右邊就要虛。用意念調節它。所以練太極拳也是要虛實並用、陰陽共濟。實不能光實,虛不能光虛。比如“左右野馬分鬃”,雙臂動作展開,一手在上,一手在下,呈半握拳上下相對,這是實,而兩手當中是空了,怎麼辦呢?用意念造型的方法,想像兩手抱著一個旋轉的氣球,這樣就能把它連起來,這就是用意念把虛的地方彌補上的密法。

虛實變化有形體的、重心的、左右的、前後的、一個腳上的,更要有意念上的。

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

這句話一定要從意的高度來理解,否則,就會“死於形上”,總拿有形有相的形來套無形無相的意。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凡此皆是意”。歸到形上,則永遠表現不出這句話的深刻內涵。從太極拳揉手角度來看,如果對方的意氣是向上的,則我“捨己從人”的意要比對方還要高遠;如果對方的意氣是向下的,則我順的意氣要比對方的意氣還要深。從高處來,就高處去;從低處來,就低處走。這樣對方的勁就沒法跟我方對抗,當然,這其中要有神意氣形的整體變化在裡面。

不要輕視這兩句話,太極揉手、散手的精髓可能就隱藏在這裡面。過去形意拳、八卦掌也有這些內容。形意拳如果是師兄弟之間比試,則一般都平打,一打,砰!挺響,打不壞,咚、咚、咚,能把人打出去,沒事兒;如果打敵人,就一想著往高處或低處打,“叭!”就能對方打出去,這其中,根據往上打,或往下打的不同,有坐腕及扣腕的奧妙在裡面,一打上,就能打傷對方。八卦掌,第二代的楚翹程廷華先生曾有相似的論述流世:“手捫於天”、“縮至於深窟”。可見,來源於中華道統文化的內家拳,都有意氣的內涵在裡面,可惜當代人不敏,逐漸地遺失了內家功夫中內功心法的精髓!嗚呼哀哉!

默識揣摩《太極拳論》以拳論為指導,才能把太極拳練到家

太極拳,可以很美,境界很高


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

練拳和揉手都要體現出這句話的拳理來。練拳的時候,動作往前進的時候,意一定要先進之;動作退的時候,意也要“急促”地退回至“勁源”;或退到身後或腰部某一點。揉手時,“進之則愈長”,他一退,我緊跟著他,要跟得特別快,注意,不是形,而是意快,要比他退得還快。這樣,他退,我的意進得比他的退還要長,要在他的身後。

“退之則愈促”,退時,一退不是單單的形退,意也要退,意如果想把對方“吃”住,則意要根據對方的意氣的走向退到相應的身後空間、身內空間(全體透空);形不是手退回來,而是從腰那兒退,腰一鬆散,恰到好處了,這手、臂還粘隨著對方,對方突然摸不到你的勁了,也許會自己一驚,這個時候,如果是太極高手,這麼一瞬間、一閃念,甚至眼睛一看,對方就會被髮出去了,這就是“引進落空合即出”。

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

對於這句話的理解,必須通過內功太極拳(楊氏太極拳老六路)、太極內功修煉法(煉神、煉氣、煉意)、王氏水性太極拳,以及筆者融創開智明目太極拳、松腰太極拳等的訓練,才能夠慢慢地、慢慢地、一點一點地敏感起來,只有真正敏感了,“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的理法才能深刻理解,並內化在功夫上,形成一種“萬法自明”的感覺和冷暖自知的境界。《太極十三勢歌》中講“靜中觸動動猶靜”,落實在太極拳中,則所有的動,都是“靜中觸動”的;所有的動,都體現了“動猶靜”。天長日久,則外面的任何力碰上了,自己都能感覺到。功夫更進一步,則外面不僅碰上能知道,還沒碰上時,根據空氣的壓力也能感覺到。此時,“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就不是太極拳經典理論中的詞彙了,而是實實在在的功夫了。楊氏太極拳的先輩楊健侯,把麻雀放手裡,麻雀飛不了,光撲楞撲楞翅膀,就是飛不起來。什麼原因呢?因為一飛時,麻雀腳一使勁一彈,才能飛起來,而楊健侯能在一使勁之前,就麻雀的勁兒給消了。這就是“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的功夫表現。

人不知我,我獨知人。

別人不知道我,我能知道別人。這主要看誰的功夫高,誰的功夫高就能制住功夫不高的,不僅制住,而且對方的念頭一動,功夫高的人就能知道。楊式太極拳老六路當代傳人魏樹人教授筆者揉手時,筆者意念一動,魏師已知我之意念(茫點)落在什麼地方了。程式八卦掌第5代傳人鐵恩方先生講課時,如果有誰進入了很好的精神狀態,他馬上就知道,並馬上要求其一直去保持這種狀態。筆者的第一位老師,在教授站莊功夫時,有師弟總感覺意念不對,肚子總感覺發脹,就問師是什麼原因,師曰:“你的意念靠前了。”師弟馬上一動念頭,往後找了找,師馬上就是說:“你現在意念守的位置對。”這些都是“人不知我,我獨知人”功夫的具體體現。“知”就是明,明就是境界。太極拳所說的知,共有身知、氣知、意知、神知(心知)四個層次。

默識揣摩《太極拳論》以拳論為指導,才能把太極拳練到家

太極拳,細微的功夫,以覺知為進階


英雄所向無敵,蓋皆由此而及也。

如能做到以上的所有理法,就能進入英雄所向無敵的功夫境界了。這個“及”就是達到、進入、實現的意思。也就是說,舍此沒有其他的途徑。當然,“人不知我,我獨知人”;“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等境界,不是太極拳初學者能理解的。有人因為沒親眼目睹過這種境界的太極拳,就以為這些描述只不過是一種傳說、一種形容、一種想像而已。其實不然,僅筆者至少就從三位老師處體驗過。

如何實現,筆者所跟隨老師所學的內功太極拳、水性太極拳等的方式去訓練就是一種捷徑。當然,這個過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達到的,但正是由於有這樣的境界在前面吸引,才激勵一代代太極拳愛好者上下求索而不悔。

有人說:“我為什麼沒有看到這樣的‘英雄’,他們為什麼不上擂臺比武,從而也讓我們也親眼目睹他們的風采。”因為他們是太極拳修煉者,修煉太極拳的目的是“捨己從人”,是“延年益壽不老春”,是讓自己的內心沒有任何阻礙,不斷地抵達人生境界的新高峰。太極拳內功心法的修煉,對於他們來說,只不過是一種方便法門而已。

斯技旁門甚多,雖勢有區別,概不外壯欺弱、慢讓快耳。有力打無力,手慢讓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關學力而有為也。

從本段開始,《太極拳論》進入了另一種表述層次——從更具體的角度來闡述了。從具體入手的目的,依然是為了啟發人們理解太極文化體系的深刻內涵。以武入道,以道修真,以太極體悟人生宇宙之真諦,因此,太極文化體系所包含的內容有太極道(意識修養)、太極術(內功心法)、太極拳架(形體動作)。這些內容不是截然分開的,而是一個整體,相互包容、相互啟迪、相互滋生。但是,由於其博大精深,許多人恐怕還是不好理解,所以,還要通過和其他拳種的對比,來使人們對太極拳的本質加深認識。

武學這門技藝有許多種類,這許多種類雖式子各有不同,但大都體現出動作快的打動作慢的,體力好的打體力弱的。其實,太極拳也是一樣,快的肯定要打手慢的,有力的打無力的。不過,太極拳之快體現在神意的快上,這個快無形無相,不好抵擋;太極拳之力,體現在神意氣形所形成的渾圓整體之力。“渾”通“混”,就是把神意氣形混化到一起;“元”有兩個意思,第一,有合而為“一”的意思;第二,有“圓”的意思。所以,太極之力是整體之力,不是許多拳種所發出的局部之力。

察四兩撥千斤之句,顯非力勝;觀耄耋能御眾之形,快何能為?

“四兩撥千斤”不僅僅是自身的四兩,而是對方只要給四兩之力,就能把其千金之體撥動。做到這些,靠自身的拙力肯定不行,這裡面有巧勁兒,有鬆散透空之後,神意氣形所凝聚起來的整體之內勁。這裡的“力”指拙力。自身拙力和鬆散之後用神意氣形所凝聚出來的力量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筆者親眼看過耄耋之年的老前輩用太極拳御眾的情形,始知此言不虛。老前輩們還曾演示,用拙力抵禦沒有功夫的中青年人,則馬上東倒西歪,確實體現出了“年老體衰”之規律。但只要他們保持功夫狀態,就能打許多人。

楊澄甫先生曾舉過其父楊健侯的事例來說明這兩句話的真實存在:“用功人自學拳日起,至老未脫功,日久筋骨內壯,氣血充足,故七八十歲能敵眾人,猶站定軍山老黃忠言,人老馬不老,馬老刀不老,其言甚壯。練太極拳人老精神不老,能敵多人,概此意也。昔健侯太師軼事,有日天雨初晴,院泥水中一小路,可容一人行,門生趙某立其間觀天,不知老先生自屋出,行趙後焉。欲為戲伸右膊輕輕押趙肩上,趙某覺似大梁押肩,身彎曲側坐,移出路。老先生笑而不答,行出。又一日足立院中,言與眾捕為戲,有門生八九人齊擁上來,見老先生幾個轉身,眾人齊跌出。有丈餘的亦有八九尺遠的。老先生近八十,耄耋御眾,非為妄言也。”

前輩楊健侯“右膊輕輕押趙肩上”,是鬆散狀態下意念造型所產生的作用。意念造型是密傳太極拳中很少外傳的內容,得之,則太極之象和太極之力的威力方能真正的展示出來。

力如平準,活似車輪。

在太極拳的行拳走架過程中,要一直保持中正安舒的狀態,如何保持?行拳走架過程中,沒有了身體的存在,彷彿只有“三道氣圈”加“身中垂直線”在移動,此時,溝通“三道氣圈”和“身中垂直線”的密法是“胸中十字”。有了“胸中十字”,則立身中正,好像秤砣一樣,很平穩。但平穩並不意味著笨拙,而是很靈動,靈動的是神意氣,它們能像車輪那樣轉動,非常圓活。因為太極是個圓,是個球體的圓,圓通法生,圓才能空,空才有法的變化。楊式太極拳老六路22式中,“左右攬雀尾”、“高探馬”、“右分腳”等均有這方面的具體練法,有心者可細心揣摩。

偏沉則隨,雙重則滯。

《太極拳論》中的這句話既指揉手技藝又指自我練拳養生。太極拳講陰陽,沒有陰陽就失去了太極拳的特性。所以,揉手時,對方以“偏沉”的方式進攻,我方一定要隨著對方,和對方接觸點虛接,並隨之用神意氣裹挾、牽動對方的內勁,找對方神意氣的空檔、死點,把對方發出去。如果雙方都用力氣,對上勁了,頂上牛了,就會滯住。這叫“雙重則滯”。

自己練拳時,這個沉和這個重並不完全一樣。“沉”有氣勢下沉之意,比如內功太極拳中的“心中一沉著”,內氣就會“氣沉丹田”,但是,並不是把氣給閉在體內,由於“全體透空”,所以,內氣會自丹田圓散而出,形成腰胯氣圈等。沉並不表示身體姿勢的下沉。如果姿勢有了偏,可用意念調整之,這樣就會形成虛實的變化。對於王氏水性太極拳來說,偏沉,就是沉重量;則隨,就是飄浮量;意識活動帶動氣血之流通就是流通量。

“雙重則滯”,就是練拳的時候,一定要保持欲左先右、欲上先下、欲前先後、欲動先靜等虛實變化,如此這般,內氣在形體中才能沒有阻滯,內外氣才能憑心意調動之。

每見數年純功,不能運化者,率皆自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悟耳!

在社會上經常看到下過數年苦功夫的人,與人揉手總被人制;盤拳走架,神意氣不能自由催動姿勢,不能很好地混化內外之氣,究其原因,主要就是沒有克服掉雙重之病,不懂得虛實變化,沒有悟覺太極陰陽變化之理法。

這個虛實變化,其實包含了太極拳最根本的、最精華的內容,如聚散、開合、屈伸、進退等。這些都是由神意做主宰的,強化了這些,就能避免“雙重之病”。

太極拳有“意氣之功”的說法,因此,必須對其深刻領悟。不過有人還會問,不說練拳腰為主宰嗎?對,一般人認為行拳及推手中一定要動腰,這裡的腰指軀體中腰的部位,不過,對於楊式太極拳老六路來說,主要指腰圈,並不是指軀體的腰部,因為“全體透空”才是練太極拳應該追求。那麼如何理解腰為主宰呢?就是腰部一定要形成空隙,“所謂命意源頭在腰隙”。一般人因為腰為主宰的原故,與人友情交流或應對社會上的交手時,總愛用腰帶著身體動,去用勁,其實,如果用腰帶著身體動,揉手時就等於把自己送給了對方,人家把你腰勁給整了,一整就能把你打出去,蹦、蹦、蹦的就像小皮球一樣出去。在楊式太極拳老六路的揉手中,一定不能讓人給摸到腰勁,否則就犯了雙重的毛病。腰勁兒幹什麼?就是在內功運用時強化周身的整體性。揉手時,腰和胸得摘開,成為兩個部分;肩膀和兩個肩胛骨之間也要成為兩部分;手和小臂之間也要成為兩部分,這樣,周身內外都呈鬆散狀態,如是揉手,對方就很難把你發出去了;而自身的內氣,在神意的作用下,就會像越過壕溝一樣,使周身上下連為一個整體,集中到茫點(對方的上下死點,或通過問探找到對方的滯點),對方就會被髮出去。如何連為一個整體,密傳的方法就是“九曲串珠”,也就是用意想一條線的辦法把周身九顆珠子串起來。這九顆珠子是全身動力的中心和發勁之源。對於初學者來說, “行氣如九曲珠”不好理解,可在今後的實踐中慢慢體察。

學練太極拳,師徒之間、師兄弟之間、朋友之間的揉手,許多人還是願意被髮出去,因為這等於對方在幫助自己長功夫——對方的神意氣滲透進自己的身體中,使自己的內氣鼓盪起來,從而幫助自己實現“氣潤周身”。反之亦然。

欲避此病,須知陰陽。

一般人認為,陰陽內容包括進退、伸縮、虛實、開合、呼吸等。不過,對於楊式太極拳老六路來說,並不需要用軀體上的變化來說明陰陽,這樣的區分過於繁瑣。這裡的陰陽,主要是神意氣為陰,形體動作為陽,陰占的比例為51%,陽佔的比例為49%;對於松腰太極拳,則以身體的脊柱,自動產生蠕動,形成一種自動應對外界的陰陽。其中,起決定作用的是陰。可惜,這樣的陰陽關係,許多人練了一輩子太極拳也沒有明瞭,所以“雙重之病”總避免不了。

粘即是走,走即是粘。

走和黏沒有分別。走的時候就是黏,黏的時候就是走。對方一來,我就走,但這個走,得黏著他的勁兒走,不能空走;如果對方走,我也要黏著走。兩個人要合成一個人。怎樣合成一個?就看我的意氣能否滲透對方的意氣中,和對方的內氣融為一體了。這個過程就看誰的功夫高了。不過,這樣的功夫現在已很不容易看到了。太極拳的揉手一開始就要這樣去訓練,否則光走形體的所謂推手,就永遠享受不到神意氣之陰所起作用的樂趣了。

這才是太極拳的揉手。就是用意氣拿住對方,這個時候,不需要用手法碰對方,但卻能粘住對方。用手法、用招法、用力氣去推,不算是太極拳的打法。魏師跟汪永泉學揉手不久,看到公園裡用招法、力氣推手的人,就試著用這種神意氣的方法和他們交流,總推不過他們。但僅僅過了兩年,這些人就推不過他了,到了後來,魏師手一粘對方的手,就用意氣拿住了對方,這樣的打法才是楊式太極拳老六路的 “粘即是走,走即是粘。”;也是水性太極拳創始人王壯弘老師,松透力粘著走著的關鍵之所在。

默識揣摩《太極拳論》以拳論為指導,才能把太極拳練到家

最美的事情,體悟太極拳之要義,默識揣摩


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方為懂勁。懂勁後愈練愈精,默識揣摩,漸至從心所欲。

太極拳是一個整體,是一個球體,這個球體有陰有陽,有動有靜,缺一不可,能互相孕育。具體來說,心發出指令,意作統帥,內氣催動姿勢;而姿勢的變化,又孕育出意氣的轉換等,這裡邊涵蓋了無中生有,有化於無的變化。也就是說,懂勁不能光懂形體的變化,一定把神意氣和形的“陰陽相濟”之理有所體悟,如是“方為懂勁”。懂勁之後,繼續進行陰陽關係的錘鍊,就能“漸至從心所欲”,進入到“萬法自明、陰陽孕育、無形無相、無我無為”的高級境界了。

本是捨己從人,多誤捨近求遠,所謂差之毫釐,謬以千里。學者不可不詳辨焉!是為論。

“捨己從人”在揉手中就是根據對方的變化來變化,變化的不是招法,而是招術(動作姿勢及內功心法),始終做到不用蠻力,處處“意在先” 。這就是真正的太極的揉手。“捨己從人”不僅應用在揉手技藝上,更要以此理法,來應對生活中的一切人和事。經常這樣做,就能以拳入道,得大自在、大光明、大智慧。如在日常生活中持強凌弱、爭強好勝,就“差之毫釐,謬以千里”了,就違背了太極之道的要義了。

“差之毫釐,謬以千里,學者不可不詳辨焉!是為論。”太極論所闡述的太極拳之理,既是揉手的指導理論、方法、技巧,也是行拳走架的方法和技巧。如果我們學練太極拳不從神意氣走,不從松腰上走,光從形體招法上走,則練一輩子,只不過是體育運動而已,不僅功夫出不來,甚至連身體的基本健康也解決不了。


默識揣摩《太極拳論》以拳論為指導,才能把太極拳練到家

太極拳的基礎訓練:推手、揉手、葛手等


研修《太極拳論》的重要意義


王宗嶽的《太極拳論》是太極拳發展史上最重要的一份文獻,研練太極拳的同道應認真揣摩之。

在研讀《太極拳論》的過程中,每人的理解是不同的,甚至練拳過程中的每一階段的理解都不一樣。

理解《太極拳論》要把它當作一篇太極拳的大原則來看,不要過於具體地陷在具體拳法招式上,它講的是太極拳的綱要,是從整體上來概括的。有的人把《太極拳論》對應每個招式來研究,就很容易產生侷限性。《太極拳論》通篇可以貫穿於每個動作的要領中,但又不能針對每個動作來套。

大師姐王潔對我說:“汪師爺(汪永泉)能做到《太極拳論》的每一句話,他不僅能做到四兩撥千金,甚至能做到零兩撥千斤。”

後學的人啊,請對照《太極拳論》,來錘鍊我們自身的太極功夫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