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临证指南医案》中风(4):叶天士用药的先后之法

中医认为每一个疾病都不是孤立的,五脏六腑相互影响,疾病也在不断变化当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以中医不仅能够预测疾病发展的过程,而且在每个阶段都有应对之法。

西医则不然,西医把疾病的发生看成一个孤立的、突然发生的事情,所以西医师的习惯性思维就是去寻找直接至病的原因,然后去处理它。

比如中风,西医认为就是颅内出血或缺血所致,所以治病手段就是去除血块、止血。虽然病因直接明确,治疗手段简单有效。但事前既无法预知疾病的发生,事后也不能防止疾病复发。

今日四则病案选自清代名医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中风条目下。我们可以欣赏叶天士诊病断证,遣方用药的精妙之处,同时也可一瞥中医治疗疾病动态发展的特点。

重读《临证指南医案》中风(4):叶天士用药的先后之法

案1,患者精遗失聪,肢体麻木,此为肾液虚耗,肝阴不足所致,都是中风之兆。

怎样预防中风的发生呢?叶天士说:“滋液熄风,温柔药涵养肝肾”,此预防中风之总则也。

熟地味甘性温,归肝肾二经,是填精补髓之要药。肉苁蓉、枸杞子、当归、巴戟天是叶天士温补肝肾的“四剑客”。沙苑子不仅可以益精,还有止遗之用,石菖蒲、远志交通心肾,霍痰开窍,正合患者精遗失聪之疾。

重读《临证指南医案》中风(4):叶天士用药的先后之法

案2,为中风后遗症的治疗。肢麻语涩,足不能行。基本病机和上例相同,所以同样以肝肾“四剑客”为主:肉苁蓉、枸杞子、当归、巴戟天,唯有兼症多一“二便艰阻” ,需用辛润药,辛而能通,润则能下。小茴辛温,柏子仁润下,牛膝引药归肾,兼能强筋壮骨。

重读《临证指南医案》中风(4):叶天士用药的先后之法

案3,同样是中风后遗症,所不同者为腹胀,此腹胀不同一般的腹胀,而是腹大如鼓,无一时不胀。脾胃受伤,已波及后天根本,不可不慎!

庸医用药,以为病繁则药亦应繁,实则大谬。天士曾治一病重者,一味人乳而已。

还有一则,断不可一见腹胀,就用行气破气药,因行气者亦耗气散气也,气虚已极,无气可行。

此例用药亦简而不繁,健运脾胃,兼通中风后遗之血脉淤阻。人参、白术、茯苓四君子去甘草之滞,补气圣药。枸杞子、当归、白芍,温通阳明血脉,白芍亦可收腹胀散漫之气,天麻、桑叶通行血络,清除体内残存之风邪,亦有疏肝培土之用。

重读《临证指南医案》中风(4):叶天士用药的先后之法

案4,为暴中之症。暴者急也,疾病凶险,人之生,全凭一口阳气。四肢抖颤,汗泄烦躁,阳气衰竭征象。人参大补元气,附子大热,药性剽悍,走窜十二经脉。黄芪、白术,补而封固,回阳于须臾之间。

病有先后,天士用药亦有先后,不可不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