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這樣勾畫出了宋朝最好的40年

從歷史上來說,《清平樂》這部劇還是很好看的。至少從專業和審美的角度來說,可以打80分以上。

一、對於仁宗一朝的歷史大背景塑造的很好,最貼近史實。

《清平樂》以宋仁宗的一生為線索,展現了北宋前期的經濟繁榮、名士輩出。

我看《清平樂》時,跟友人說了這樣一句:“當晏殊、韓琦、范仲淹、歐陽修一位位出現,彷彿在我眼前拉開了一副活生生的清明上河圖。”

《清平樂》,這樣勾畫出了宋朝最好的40年

唐宋八大家有六位出現在仁宗一朝;世界第一張紙幣誕生在仁宗一朝;四大發明有三項與仁宗一朝有關... 文化,經濟,科技堪稱中國古代繁榮之最,也因此宋仁宗時期被稱為“中國歷史上最好的四十年”,這是因為宋仁宗選擇 了“無為而治”,並堅定的奉行了“無為而治”的理念


二、電視劇把宋代君主與官僚之間的關係,真實的體現了出來。

宋代政治架構,一言蔽之,即“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這是理解與認識宋代官僚政治體系的關鍵。皇權、相權、臺諫之權,構成宋代中央政府中的三角,三者互相限制,又互相倚恃,形成“共治”架構。

作為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典型案例,莫過於宋仁宗朝的政治局面。趙宋一代,一般認為,以仁宗朝四十二年為最盛期,有“慶曆之治”的美譽。

《清平樂》,這樣勾畫出了宋朝最好的40年

仁宗朝被稱為“治世”,出自士大夫之口,是宋代士大夫所作的評價,仁宗朝是典型的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局面,由於宋仁宗本人的較為懦弱的性格,故而政治顯得空前民主,士大夫對於國家大事的干預,空前的有力,皇權的運用,又恰合共治之需要,故而當世及後世士大夫深感仁宗之恩澤,頌聲不絕,譽為“治世”,以為後世楷模。

這點,在《清平樂》一劇中貫穿始終。如果換成滿清的皇帝,可能出現的這些言官沒一個能活下來。范仲淹也沒機會一次次被貶,可能剛開始就被砍了。


三、歷史細節沒有胡編亂造,基本都是有史可依。

1、梁元生短髮這個細節,透露出的信息很多。劇裡體現他是宋軍在西夏的間諜。這就是他為什麼短髮的原因,因為西夏實行“禿髮令”。

《清平樂》,這樣勾畫出了宋朝最好的40年

西夏顯道元年(1033年),李元昊頒佈禿髮令,“三日不從,許眾共殺之”。這個細節,不知道大家發現了沒有。

2、劇中范仲淹力保的滕宗諒就是傳世名篇《岳陽樓記》中的“滕子京”。

《清平樂》,這樣勾畫出了宋朝最好的40年

《宋史·列傳第六十二》有記載:御史梁堅劾奏宗諒前在涇州費公錢十六萬貫,及遣中使檢視,乃始至部,日以故事犒賚諸部屬羌,又間以饋遺遊士故人。宗諒恐連逮者眾,因焚其籍以滅姓名。仲淹時參知政事,力救之,止降一官,知虢州。御史中丞王拱辰論奏不已,復徙嶽州,稍遷蘇州,卒。

3、太后面對群臣,自稱“吾”。其實,這個“吾”可不是隨便用的,“吾”其實是太后專門的自稱。

《清平樂》,這樣勾畫出了宋朝最好的40年

據《宋史•后妃傳》記載:“有司請制令稱「吾」”,歷史上劉太后垂簾聽政,規定自稱“吾”。

4、第五集中的佳餚。

《清平樂》,這樣勾畫出了宋朝最好的40年

據《東京夢華錄》記載,北宋東京城的酒店大多有招牌酒,比如忻樂樓有仙醪,和樂樓有瓊漿,遇仙樓有玉液,王樓有玉醞,清風樓有玉髓,會仙樓有玉胥,時樓有碧光,班樓有瓊波,潘樓有瓊液等等。而劇中清風樓的招牌酒,正是“玉髓”。

5、第三集太后告謁太廟事件。

這一段符合史實。據《宋史•后妃傳》記載,“太后亦謁太廟,乘玉輅,服禕衣、九龍花釵冠,齋於廟。質明,服袞衣,十章,減宗彝、藻,去劍,冠儀天,前後垂珠翠十旒。”

《清平樂》,這樣勾畫出了宋朝最好的40年

太后確實是穿皇帝才能穿的袞服進行拜廟的,但是規格稍微有些降低。

6、太后病重,仁宗大赦天下。包括為曾經太后的政敵寇準、曹利用等人復官。

《清平樂》,這樣勾畫出了宋朝最好的40年

據《宋史•后妃傳》,“及不豫,帝為大赦,悉召天下醫者馳傳詣京師。諸嘗為太后謫者皆內徙,死者復其官。”

7、第六集,仁宗聽到八大王的造謠,到洪福院開棺驗屍。結果其親生母親李宸妃並未中毒而死。並且李宸妃的屍體用水銀泡著,容顏如生。

《清平樂》,這樣勾畫出了宋朝最好的40年

《宋史•后妃傳》記載,“後章獻太后崩,燕王為仁宗言:陛下乃李宸妃所生,妃死以非命。仁宗號慟頓毀,不視朝累日,下哀痛之詔自責。尊宸妃為皇太后,謚莊懿。幸洪福院祭告,易梓宮,親哭視之,妃玉色如生,冠服如皇太后,以水銀養之,故不壞。仁宗嘆曰:人言其可信哉!”


玉京曾憶昔繁華。萬里帝王家。瓊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