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湧現了數不清的名將,名臣。今天就說一位性格比較獨特的謀臣:賈詡
一個極其聰明的謀臣,但又是一個極其自私自利的人,為什麼這麼說呢?來聽伯淸給你分析。
賈詡,字文和,曾被易中天稱為三國中最最聰明的人,和荀彧、荀攸、程昱、郭嘉並稱為曹操集團的“五大謀士”,並且陳壽在做《三國志》的時候還專門將荀彧、荀攸、賈詡放在一起做傳,可見其地位的重要性。他幫助曹操打敗袁紹,使用離間計助曹操平定關中,在曹丕與曹植爭奪世子之位中助力曹丕成為太子,曹丕即位之後,拜賈詡為太尉,進爵魏壽鄉侯,增食邑三百,並前八百戶。 他的計謀可謂是算無遺策。之所以算無遺策,主要是他對人性的把控特別準,對人心的揣測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勸張繡投降曹操
從張繡投降曹操這件事上我們就不難看出賈詡的洞悉人性的能力。公元197年,曹操南征, 在賈詡的建議下張繡第一次投降曹操,但是曹操風流習慣了, 霸佔了張繡的嬸嬸,張繡心中憤怒感覺顏面盡失,於是就與曹操開戰,在賈詡的出謀劃策之下,張繡取得勝利,但是曹操損失了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愛將典韋。當第二次曹操南征張繡,張繡本是要和曹操決一死戰,這個時候賈詡又出現了,獻計投降曹操,張繡肯定不理解,投降曹操那不是死路一條。
這就是賈詡的謀略過人之處,他對曹操的心思揣摩得一清二楚。曹操與袁紹大戰,而曹操力量薄弱,急需收編天下良將,既然張繡跟他有殺子之仇,曹操正好藉此機會來展示自己胸懷,對張繡不僅是原諒,還加官進爵。正是賈詡這敏銳的洞察力,把曹操所想猜得一清二楚,才自信張繡投降曹操不會有殺身之禍。
官渡獻計
在官渡之戰到了最關鍵的時刻,曹營已經沒有多餘的軍糧。許攸建議曹操突襲袁紹的糧倉烏巢,根據《三國志·魏書武帝紀》記載:“”公大喜,乃選精銳步騎,皆用袁軍旗幟,銜枚縛馬口,夜從間道出”,大致意思曹操很高興,於是就率精銳騎兵,襲擊烏巢。
而在賈詡的傳記中記載,曹操在自己軍糧告急的時候問計賈詡,注意這個時候曹操是並沒有告訴賈詡要奇襲烏巢的計劃,賈詡說“曹公比袁紹聰明,勇敢,會用人,會把握戰機,有這四個方面的優勢,而曹公半年來不能取勝,主要是因為太顧全大局了,機會來的時候,應該立即把握,便可取勝”,而曹操大喜,於是突襲烏巢。
這一次曹操聽取許攸建議,奇襲烏巢,風險當然很大,搞不好會奇襲失敗,應該也是有猶豫,但是有這麼個機會也不想放過。賈詡如此聰明之人,自然能猜到曹操心中所想,於是在建議中說如果有機會應該把握,雖然曹操並沒有告訴賈詡自己的計劃,但是就這麼一個建議,基本就是點到了奇襲烏巢這條計劃。
那為什麼賈詡不直接點破呢?這就是賈詡的聰明之處,從後來曹操殺許攸,殺楊修來看,曹操這個人特別不喜歡別人把自己看得特別透,如果一個將帥的想法被下屬猜的一清二楚,那將帥是非常危險的。賈詡對於曹操分析的非常到位,但是不點破,這就是賈詡過人之處。
奪嫡之爭中顯謀略
在最後的曹氏集團的奪嫡之爭中,該立誰為太子,曹操曾問賈詡,賈詡沒有回答,而是說自己想起了袁紹父子和劉表父子,然後曹操大笑,於是就定了曹丕為太子。袁紹和劉表兩人都是廢長立幼,結局就是兄弟互相慘殺,曹操自然明白賈詡的意思。那賈詡為什麼不直接說出自己推薦曹丕呢?很簡單,如果直接說出,那賈詡就是曹丕一黨,這樣就讓曹操認為賈詡過多幹預朝政,如果自己死了,後繼之人是不可能控制住賈詡的,曹操就會在自己死之前先除掉賈詡。所以賈詡一開始是笑而不語,只是提了袁紹劉表,既給曹操提了建議,又使自己保持中立。《三國志·魏書·荀彧攸賈詡傳》記載,賈詡本不是曹操舊部,如果出謀劃策太深,容易被猜忌,退回老家安穩過日子,不和高人來往,天下議論有計謀的人的時候都推舉賈詡。
賈詡是聰明,但是他的聰明是建立在自保的前提下,給李傕郭汜獻計為了自己能有口飯吃,給張繡獻計實則是為了能保住自己,賈詡豈不知曹操是個生性多疑之人,曹操曾經為了給父親報仇,屠殺徐州城,更不用說失去兒子這樣的仇恨,曹操殺張繡是早晚的事情。賈詡之所以這麼做,已經料到曹操需要張繡這麼一個人給天下樹立榜樣。同樣也知道曹操會重用自己,為了自己的利益不管張繡的死活。在曹丕和曹植爭奪世子的時候,助力曹丕當上太子,完全是考慮以後自己的發展,把寶壓在曹丕身上,結果證明賈詡壓對了,曹丕當上皇帝之後,封其太尉,位列三公。
賈詡,聰明之人,洞察人性的能力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但同樣又是一個自私自利之人,他自始至終都沒有一個忠心效忠的對象,一切以個人為出發點。這種性格人你喜歡嗎?
我是伯淸,關注皇家秘史,帶你品味不一樣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