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影像传递生命的力量

用影像传递生命的力量

两只野生朱鹮。摄/奚志农

中国人为什么需要自己的野生生物摄影年赛?

2019年,鲍永清以一幅《生死对决》,获得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举办的国际野生生物摄影年赛年度总冠军和“2019年度野生生物摄影师”称号。在这项国际生态摄影界的“奥斯卡”中,中国摄影师第一次摘得了总冠军的桂冠。藏狐和旱獭的冲突与张力,让人发出万物有灵且美的感叹,并且显示出生存的残酷。

用影像传递生命的力量

生死对决。摄/鲍永清

中国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幅员辽阔的国土和极大的海拔高度差异为多种多样的生物提供了赖以为生的家园。已知的动物物种超过四万种,大约是全球已知动物物种数的四分之一;高等植物超过三万种,占全球已知植物的十分之一

中国摄影师能在国际野生生物摄影大赛上获奖,中国也有足够的生物等待着人们的镜头,但是,中国却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野生生物摄影年赛

用影像传递生命的力量

镜头下的野生生灵,竟是如此之美

为什么人类要拍摄野生生物?

或许你说不出为什么,但自从影像媒体开始普及的时候,就有人开始这么做了。

用影像传递生命的力量

西藏阿里地区,一头遗世独立的藏野驴。摄/程斌

“世界纪录片之父”大卫·爱登堡的第一部电视纪录片,内容就是他在非洲拍动物。

当BBC这部黑白的、略显粗糙的纪录片在英国千家万户一个个小方盒子里播出时,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对遥远大陆上生机勃勃、千姿百态的动植物感到惊诧不已。

跟随着大卫·爱登堡的镜头,黑猩猩、巨蟒、天堂鸟等珍稀的野生动物,第一次通过镜头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一幅幅模糊的画面充分激发了民众对于这个世界的想象。我们无法估算,到底有多少人因为这部纪录片,从此走上了生物学、生态摄影乃至生物保护之路。

用影像传递生命的力量

南海,鲸鲨张开了它巨大的嘴巴。摄/张帆

或许连当时的大卫·爱登堡都没有想到,野生生物的影像,竟然拥有打开人类好奇心的魔力。

如今,摄影设备越来越先进,人们的摄影技术也越来越高超,镜头中的野生生物,从未如此清晰、传神。渐渐地,人们发现,虽然我们能够每周末都在动物园、植物园里与其它生灵“零距离”接触,但是看着那里的生物,就是找不到野生生物的美感

用影像传递生命的力量

斑海豹在摇头摆尾。摄/初雯雯

野生生物的美,源于它们在野生环境中,面对盛宴与饥荒、危险与机会时所展现出的不屈不挠的适应能力。无论在何种恶劣严酷的环境条件下,大自然里的生命一直在旺盛地成长,一代代生生不息。

从高山荒野中独行的雪豹,到深海中硕大的蓝鲸,从春雨后破土而出的春笋,到大火后在灰烬中重生的小树,生命力量之美,无处不在。

用影像传递生命的力量

野生大熊猫的毛往往不像养殖大熊猫那样白。摄/李晟 北京大学

人类对美的事物,都无比珍惜。

据说,世界上第一个裸体模特芙丽涅曾被带上法庭,律师在为她辩护时,当着众人的面一把掀开她的衣服说:“这么美好的乳房难道要让它消失么?”结果她最终被判无罪。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们不愿让芙丽涅离开人世,难道我们就忍心让镜头下美丽、灵动的野生生物消失么?镜头,是人与自然间的一根细线,它时刻提醒着我们美在何处。

用影像传递生命的力量

用镜头,抵住盗猎者的枪口

生活在中国东部地区的黄胸鹀,是一种十分美丽的小鸟。2004年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受威胁评级中还是“无危”,但在2017年已经成为“极危”,距离野外灭绝仅有一步之遥。

在这短短的13年时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用影像传递生命的力量

黄胸鹀,广东汕头市澄海区。摄/林学明

这些俗称“禾花雀”的小鸟,在一些人的口中,是有“补肾壮阳”功效的“天上人参”;虽然这种说法毫无科学依据,但却令这些小鸟在迁徙途中被人们大肆张网捕杀,盗猎猖獗时,捕鸟网有几公里长。

慢慢地,天空中不再有黄胸鹀的身影,我们的耳边,从此一片死寂。

非法盗猎,不仅是野生生物的灾难,更是人类文明的耻辱。

用影像传递生命的力量

大兴安岭地区的猛禽。摄/初雯雯

位于广西的NGO组织“美境自然”,在很早之前,就提出了“用相机占领盗猎者列强的位置”这一理念,这项保护工作,被形象地称为“占领打鸟点”。

盗猎者能打鸟的地方,都是视线最好的地方,所以这些点,也是观鸟、拍鸟最好的位置。当爱鸟人士端起相机“占领”了这些点后,盗猎者就不会来了。

用影像传递生命的力量

绿尾虹雉的羽毛颜色丰富鲜亮。摄/吴秀山

在“占领打鸟点”这个口号提出三年后,枪声的数量显著减少,小巷中售卖野鸟的商贩也几乎绝迹,一架架没有任何威力的镜头,却能击败盗猎者的真枪实弹。

生活在藏北高原上的藏羚羊,因为绝佳品质的羊绒引来了盗猎者,让整个种群一度面临灭顶之灾,数量由上百万只缩减到只剩7.5万只。

用影像传递生命的力量

寻找温暖的藏羚羊,摄于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摄/樊尚珍

青海玉树治多县县委副书记索南达杰组织起中国第一支武装反盗猎的队伍——野牦牛队。他带领野牦牛队巡逻可可西里,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坚守多年。

1994年,索南达杰在押送盗猎者的过程中被残忍杀害。他的牺牲震动各界,1995年,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成立。

用影像传递生命的力量

藏羚羊是雪域精灵。摄/樊尚珍

索南达杰用他的生命为藏羚羊打开了生的通道,藏羚羊也经由摄影师的镜头和纪录片进入大众视野,成为了中国人心中与大熊猫、金丝猴一样知名的动物,它甚至还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成为了吉祥物之一的福娃迎迎。

中国一代代保护工作者以智慧、勇气、毅力甚至鲜血,守护着野生动物生存繁衍的机会。他们的努力,也被摄影师定格在一张张精彩绝伦的照片之中,这既是对前代工作的记录,也是对后继者的鼓舞。如今,经过20余年的保护,藏羚羊的种群数量已经恢复到近30万只,翻了好几倍。

用影像传递生命的力量

中国人,需要自己的野生生物摄影年赛

2019年到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野生生物保护的话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在人们闭门不出的日子里,野生动物开始“冒泡”。人们惊奇地发现,原本以为不在城市里的动物纷纷大摇大摆地走上了街头。这时我们才发现,原本就是人类侵扰了野生生物的领地,才使得它们不见踪迹。

用影像传递生命的力量

怒江金丝猴。摄/王斌

人类对野生生物生存空间的侵占也造成了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生物多样性和我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甚至可能影响到人类存亡。

中国的动植物种类虽多,但是面临的危机也很大。生命的力量并非格外强健,若是面对人类持续的重压——大肆猎捕、家园破坏——难免就会崩溃;白暨豚、华南虎的悲剧提醒着我们,不当的人类活动可能会对野生动物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用影像传递生命的力量

秦岭野生大熊猫在雪中喝水。摄/向定乾

生命的力量饱蕴坚韧,当人们阻隔威胁、用心呵护,它们便能欣欣向荣。通过遏制捕杀和栖息地保护,大熊猫、朱鹮、海南长臂猿等生灵都被、或正在被从灭绝的边缘被挽救回来。

被誉为“东方红宝石”的朱鹮是很好的保护范例。1965年到1980年,这种美丽的鸟类已经在人类的视野中失去踪迹。直到1981年5月,中国科学院的鸟类学家刘荫增终于在陕西省洋县的姚家沟发现了七只野生朱鹮。

用影像传递生命的力量

朱鹮在阳光中展翅。摄/沈越

五个月后,中国第一个专业朱鹮保护机构——秦岭一号朱鹮群体保护站在姚家沟成立。

区区七只个体,承载了一个物种延续的希望。原本正常的自然干扰,如天敌的捕食或恶劣天气,都可能导致朱鹮彻底灭绝。

用影像传递生命的力量

雪豹探出了它的脑袋。摄/次丁 野性中国

为了保证朱鹮种群得以延续,研究员在每棵巢树下搭建观察棚,进行24小时监护;甚至需要在树干上安装防护设施避免蛇、鼬等天敌上树捕食雏鸟。

经过多年的保护努力,如今我国野生朱鹮的数量已达到3000多只

用影像传递生命的力量

飞越彩虹的猛禽,青海省的黑鸢。摄/次丁 野性中国

人类对自然世界的影响已如此之大,

野生生物未来的生存与灭亡,都取决于我们的选择与行动。

用镜头记录野生生物,用照片展现生命的力量,野生生物摄影年赛,能让更多人了解野生生物,爱上野生生物。唯有知晓和热爱,才能燃起人们心中保护的星火,继而燎原。

用影像传递生命的力量

月中的岩羊。摄/安文平

让我们这群手持相机和镜头的人,做一个信使,连接起人类的善念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任。

用影像传递生命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