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常,不只是有物流动

无常,不只是有物流动

文:唐秀连

很多人折服于佛法之精深无比,却又敬而远之,原因并非缺乏兴趣,而是面对艰涩难懂的佛学名词,便顿觉入手无门,不得不有望门却步之叹。可是,当谈到“无常”,一般人便觉得没有那么玄奥难解了,甚至认为这算是佛法裏最浅近易明的道理。这是因为,无常是可被感官接触、观察到的经验事实,不需要动用到繁复的逻辑推理与理智演绎的过程,便可获得确凿的证明。因此,对很多人来说,无常就像是一种常识,直如日出东方,显而易见,不必多费唇舌说明,而人人皆知。

无常是花开花落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大部分人都依靠五根的素朴直觉来感知无常所带来的经验现象。所谓无常,就是在日常生活世界裏可闻可见的各种变化:不论是个别事物在时空裏的突变与渐变,又或是各个范围裏事物集体的变动,都是无常呈现在外界的明证。所以,一朵鲜花,从娇艳欲滴,到枯竭萎落,是表现了“好花不常在”的无常。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即展现了“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的无常。如花似玉的青春少艾,数十年后,变成白发苍苍的老妪,便体现了韶华易逝的无常。

一切事物没有一样是静止的,既然是流动的,就是无常。但是,在无常的流动中,究竟是否真有一物在经历迭迁呢?我们惯常认为,花开花落,虽然景致不再,但总有一个花的主体在经历这些生灭变化。因此,盛放的花,固然与凋落的花不可同日而语,但作为“花”这个事物,还是前后无别的。换言之,在我们的日常认知模式裏,始终觉得有一个实在的花的主体贯穿整个成住坏空的历程。用哲学的语言来说,就是有一个花的实体存在;以佛学的名相来说,就是(个别的或集体的)花拥有花的“自性”。

这样去了解事物的无常迁变,大抵是设定一个花的主体预先存在,种种变化,都是附着这个主体而发生。果真如此,那么,主体不变而现象改变,则花开花谢,是真有其事,抑或只是一幕幻象?此外,从种子长成蓓蕾到花海争艳,花的主体,应该在哪一个阶段出现、哪一刻消失?如果主体坚实不灭,那变化又从何产生?

诸法并无不变的本体

在佛教哲学裏,对于自性、主体带来的理论困难和语义矛盾,具有非常深刻的论述。当然,在日常的认知活动裏,我们甚少刻意主张事物皆有一个自性或主体,不过,这种自性观还是会在不知不觉中,深深地影响着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和论说角度。譬如,当我们说“那个人死了”,着眼点依然放在生前死后的“同一个人”这概念身上,而不是从生到死的整个流程,那人因为一点一滴地与众缘互动所经验到的实质转变。前一种想法,因为抱持同一个人的设想,对此特定的死亡事件,犹想象成一个固定的实体,在时间线上逐步推移,最终迈向死亡。结果是,这同一个人往往被视作一个封闭的系统,其生老病死都是自行生发的后果,与其他因果、条件、外在的影响,并无多大交涉。

据佛教的观点,事实是,诸法并无一个不变的本体;前后一致的同一个人,只是为了简化认知程序,由我们头脑构造出来的产物。实际上,没有一个先天存在的花的主体,而只有由众因缘在当下的互相作用、互相关涉下所形成的花的呈现──一个我们称为“花正盛开”的事件(event)。由此可知,对于无常,若以“一物在时空中流动”的角度来理解,还是不能彻底地透入其奥义。

无常,与事物生灭的迟速?? 快慢?? 完全无关,而是体现在众缘和合的关系中。佛法所关心的,并非在递变的川流中,是否有一个实在的主体维系其中,而是整个事件在万缘的交相渗透下,怎样出现、怎样发展、怎样蜕变、怎样流逝。这是因为,比起片面地关怀事物的实在性、穷究“事物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单一念头,后者能提供更多元、更广阔、更纵深的角度,帮助我们探索万法的内蕴与全貌。佛法强调借因缘观,从诸法缘起的关系去参透宇宙人生的现象,用心即在于此。

佛陀甚深微妙教法,敬请关注公众号“ 佛陀佛法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