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發掘孩子的愛好並逐步引導培養,將“愛好”變成“特長”?

我相信很多家長都和我有一樣的困惑,作為成人的我們,很容易分辨出我們的喜好,然後去做出選擇。但是對於孩子來說,怎麼去判斷他們的興趣喜好,去給他選擇合適的興趣班呢?

如何發掘孩子的愛好並逐步引導培養,將“愛好”變成“特長”?

第一,注意觀察孩子長期喜歡的事物和活動。

家長在平時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可以多觀察一下孩子是否有長期喜歡的事物和活動。比如有些孩子喜歡拼裝和拆解;有的孩子喜歡球類運動。但孩子的好奇心並不是持久的,很可能球玩兩天就不玩了,玩具玩兩天就不要了,所以注重長期性比注意孩子喜歡什麼更重要。

第二,根據孩子的性格進行引導。

性格外向的孩子,活力十足、愛好運動、熱衷社交、大方明朗,可以參考一些如:籃球、賽跑、舞蹈等互動度高的集體性活動。

性格內向的孩子,穩重、思維豐富、善於觀察細節,可以參考一些如:繪畫、圍棋、數獨等單人操作能夠即時見到成果的活動。

在熟人面前外向,在生人面前內向的孩子,警惕性重、善於觀察,可以參考一些如:朗誦、主持等需要面向外界卻又不近距離接觸的活動。

如何發掘孩子的愛好並逐步引導培養,將“愛好”變成“特長”?

第三,多觀察孩子的生活。

如果家長不知道孩子喜歡什麼,一定是沒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生活和考慮問題,並且主觀上認為,大眾執行的愛好才叫愛好,比如畫畫、彈琴等。

孩子若在家常哼歌,喜歡聽,那麼他的愛好便是音樂;家長無論說什麼,孩子都喜歡反駁並且有理有據,那麼他的愛好就一定是辯論。

細心觀察孩子,通常他做得最多的,就是他的愛好,無論這個愛好是不是匪夷所思,比如愛拆玩具、愛看影子等,都是他的一種精神寄託,家長不能非得以培訓班內容為標準要求孩子。

家長們可以多給孩子接觸各個行業或者各種活動的機會,並在孩子"玩"的過程中留心觀察孩子的興趣愛好所在,再讓孩子接觸興趣班。

如何發掘孩子的愛好並逐步引導培養,將“愛好”變成“特長”?

另外,在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時,需要注意三點:

1.多肯定、多讚揚

孩子最初的自信感的建立多來自於家長的鼓勵和讚揚。只有家長多鼓勵和肯定孩子的行為,才會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價值所在,讓孩子獲得繼續努力的動力。

2.拒絕給孩子貼"負面標籤"

孩子在找尋自己興趣愛好的過程中,總是會出現喜新厭舊、沒辦法堅、不斷犯錯等問題。家長這時不能給孩子貼上一些"太笨""沒天賦""就這樣了"等負面標籤,需要給孩子的是安慰和鼓勵,避免用"完美主義"來要求孩子,幫助孩子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並幫助孩子解決困難。

如何發掘孩子的愛好並逐步引導培養,將“愛好”變成“特長”?

3.幫助孩子正確的面對困難和挫折

當孩子們失敗或者犯錯時,很多家長們總喜歡用負面評價去批評孩子不夠努力。家長此時需要做的是要允許孩子有失誤和失敗的可能,並告訴孩子"困難和挫折都是暫時的",用鼓勵和安慰幫助孩子正確地面對困難和挫折,幫助孩子們把興趣愛好堅持下去,增加他們的"抗壓"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