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池海會--韋提希夫人、五百侍女、樂音老母、紀氏(往生實例)

蓮池海會禪淨不二

何必山巔與水涯,安心隨處便為家。有人問我西來意,笑指長天落晚霞。


蓮池海會--韋提希夫人、五百侍女、樂音老母、紀氏(往生實例)

往生女人第九

韋提希夫人、五百侍女

韋提希。摩竭提國頻婆娑羅王的夫人。他們有一位太子,名阿闍世,因隨順調達(提婆達多)惡友的教唆,而將父王關置於七重的室內。並且限制群臣,任何人都不得前往探視。當時韋提希夫人恭敬大王,於是澡浴清淨後,以酥蜜和著面,塗抹在自己身體上,並在諸瓔珞中盛裝葡萄漿,然後秘密地讓頻婆娑羅王飲食,國王於是才得以不死。後來,阿闍世聽聞此事,即拿著利劍,想要殺害其母。但為二位大臣勸諫阻止,阿闍世於是將母親關在深宮,不再讓她出來。當時韋提希被幽禁之後,心中愁憂憔悴,於是遙向耆闍崛山,對著釋迦牟尼佛所在之處至誠頂禮,而說此言:‘如來世尊,在往昔的時候,常常派遣阿難尊者來慰問我,如今我心中愁憂,世尊的威德望重,不敢請世尊相見。所以願佛陀派遣目連、阿難兩位尊者與我相見。’說完話後,悲泣雨淚,遙向釋迦牟尼佛頂禮。

這時,世尊在耆闍崛山,知曉韋提希夫人心中之念,即敕令大目犍連以及阿難,從空而來。釋迦牟尼佛本人則從耆闍崛山隱沒,而出現於王宮中。此時韋提希頂禮佛足之後,便舉起頭仰望世尊釋迦牟尼佛,世尊身紫金色,坐在百寶蓮華上,而目連尊者隨侍於左,阿難尊者則隨侍於右,帝釋梵王護世諸天,在虛空中,普雨天華。此時韋提希對著佛陀哭泣,稟告佛陀說:‘世尊,我宿世以前是犯何罪,生此忤逆不孝的惡子。唯願世尊,為我廣說沒有憂愁苦惱的世界,我當往生其處,不樂閻浮提濁惡痛苦的世界。此五濁惡世,地獄餓鬼畜生盈滿,眾多不善之事聚集。願我未來,不聞惡聲,不見惡人。於今向世尊,求哀懺悔。唯願佛陀慈悲如日,教我觀想充滿清淨善業的世界。’

此時世尊,眉間白毫放大光明,其光金色,遍照十方無量世界,然後返回住於佛頂,化為金臺,十方諸佛淨妙國土,皆於其中顯現出來。韋提希夫人見到此勝妙的聖境之後,稟告佛陀說:‘此諸佛土雖然也是莊嚴清淨,皆有光明,但我現今樂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唯願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佛告韋提希:‘阿彌陀佛去此不遠,你應當一心繫念,仔細觀想彼國。我現在為你廣分別說,也令未來凡夫、修習淨土法門的人,令其得生西方極樂國土。想要往生彼極樂國的人,應當修習三種福德。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導策勵眾人修行佛道。如是三事,名為淨業正因。’

佛又為韋提希說十六種觀法之後,韋提希與五百侍女,聞佛所說,應時即見極樂世界廣大無邊之相,得見阿彌陀佛相好光明及二大菩薩。此時韋提希夫人心生歡喜,讚歎未曾得見如是不可思議之境界。心中於是豁然大悟,證得無生法忍。而五百侍女,則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願生彼國極樂世界。世尊為她們全部授記,皆當往生西方淨土。往生彼國後,獲得諸佛現前三昧。(觀無量壽佛經)


蓮池海會--韋提希夫人、五百侍女、樂音老母、紀氏(往生實例)


佛世 樂音老母

佛陀在維耶羅國(在今日中印度)時,其所停留的地方,名為“樂音”。當時有一位貧窮的老母來請示佛陀,說:‘生老病死,從何所來,去至何所?乃至六識、六根、五大,從何所來,去至何所?’佛回答說:‘生老病死,無所從來,去亦無所至。乃至六識、六根、五大,無所從來,去亦無所至。譬如兩木相鑽出火,火還燒木,木盡火便滅。諸法亦如是,因緣合會乃成,因緣離散即滅,無所從來,去亦無所至。’佛陀並且為她廣說種種譬喻,老母聞法心開悟解,證得法眼。佛陀說:‘我前世發菩薩心時,曾經是她的兒子,今此老母,壽終後當生阿彌陀佛國中,供養諸佛。於往後的六十億劫,當得作佛,名“扶波犍”,其國土名為“化作”。’(佛說老母經)



蓮池海會--韋提希夫人、五百侍女、樂音老母、紀氏(往生實例)

劉宋 紀氏

紀氏。句容(江蘇)葛濟之的妻子,劉宋時代的人。葛濟之是葛洪的後代,其家族世代學習神仙術,只有紀氏至心信樂奉持佛法,虔誠恭敬從不改變。有一天,紀氏正在紡織的時候,仰起頭來望見天空雲日開朗,空中清徹光明燦爛,忽然有寶蓋幢旛自西方而來,其中擁簇著一尊如來,金色晃耀,照徹雲間。紀氏因此停止紡織仔細地注視觀察,心中歡喜踴躍地說:‘經典上說有無量壽佛,難道這就是嗎?’說著便頭面頂禮,並拉著葛濟之,向他指示阿彌陀佛出現的地方。而葛濟之只見到佛的半身,及諸旛蓋,不久所見的聖境就隱沒了。當時鄉里老幼,都一起親睹此事,因此跟從她歸依佛門的人有很多。(冥祥記)



蓮池海會--韋提希夫人、五百侍女、樂音老母、紀氏(往生實例)



《群疑論》說:“有十種人臨命終沒辦法念佛:

一、未必能夠遇到善友,那麼就沒有勸導他念佛的人。

二、業障病苦纏身,沒有多餘的心力來唸佛。

三、中風而無法言語,不能唸佛。

四、臨終時狂亂顛倒喪失心志而無法念佛。

五、遭遇水火之災橫死,來不及唸佛。

六、遇到豺狼猛獸,驚慌恐懼而不知唸佛。

七、遇到惡友破壞他念佛的信心,而不願唸佛。

八、昏迷而導致死亡,無法念佛。

九、軍隊戰爭中陣亡。

十、從高山上墜落死亡。”

這些事情都是我們平常能夠聽到、看到的。不論出家在家,人人都可能遇到這些狀況。不論是宿世的業報所招,或是現在的業力所感,一旦境界忽然現前,就沒有辦法迴避。平日若沒有唸佛的工夫,只要忽然遭受到其中的一種事故,就心慌意亂手足無措,沒有辦法定下心來唸佛。即使是善知識、活佛,也救他不得。接著便是隨著所造的業力,趨向三途八難中受苦,到那時候,要聽聞佛名也聽不到了。

即使是沒有這些惡緣,安然地病死,臨命終也難免如風刀支解身體,四大分離時,就如同生龜脫殼一樣,痛苦逼迫,內心害怕恐怖張惶,這樣也沒有辦法念佛。再說,就算是無病而死,但是因為世俗的因緣未了,世間的俗念還放不下,由於貪生怕死的念頭,擾亂了心情,更加上財產尚未分明白,後事未辦,妻子啼泣兒女哭號,百種的憂愁苦惱一起在內心煎熬,這樣子也沒有辦法念佛。還有,假使未死以前,只有一些少許的病痛在身,也難免疼痛苦楚,叫喚呻吟,到處求醫生問藥方,祈禱懺悔消災解厄,妄想不斷,雜念紛飛,這樣要念佛也沒有辦法。再假定未生病以前,只是年紀較大,衰老的相貌現前,但是也做事困難行步龍鍾,心中哀愁感嘆憂悲苦惱,只是專注在這個衰老的色身上,做種種的掛念思量計較安排,那也沒有心思去唸佛。就算是在未老以前,仍然年少健壯之時,恐怕狂心未歇,俗務牽纏,東攀西緣,胡思亂想,業識茫茫紛紛亂亂,如此也沒辦法念佛。

最後就算你清閒自在,有志修行,只要稍微在世間相上照不破、放不下,把不定心思,斷不了妄念,只要有一些境界現前,自心的這個主人翁,就隨著他外境顛倒妄想,這樣還是沒辦法念佛。

你且看看,不論老病之時,或是少壯清閒之日,只要稍有一事掛心,早已是不得唸佛了,何況是臨命終之時,種種業障痛苦現前呢?更何況是你還放不下,還要做些世俗事業,你真是痴人!說了一些痴話,敢保你是錯用心了!

況且諸般世事如夢如幻,好似過眼雲煙,那一件代替得了生死呢?即使你廣造伽藍寺院,增建常住,攀緣名位,結交高官富豪,自以為是多做好事,殊不知犯了“不體道本,廣造伽藍”等戒律。難道你不曾聽說,有為造作的功業,多諸過失,天堂尚未成就,地獄已經先成。

如果生死的大事尚未明瞭,那麼一切的造作都是苦本。等到臨命終兩眼一閉,受盡種種痛苦之時,才知道自己平日所作所為的,盡是一些枷上添枷,鎖上添鎖,在地獄熱鍋湯下增柴火,刀山劍樹上增刀槍等,自我損傷的傻事。一旦袈裟之下失去人身,那就萬劫難復,這麼悲哀的事,即使是鐵石心腸的好漢聽了,也要落淚。祖師大德如此苦口勸你,那裡允許你臨終時再來唸佛呢?

死心禪師道:“世人財寶如山,妻妾圍繞眼前,日夜歡樂享受,怎奈前程有限,無常暗地相催,死神符令一到,就要即刻奉行,不容你稍有停留。閻羅老子,不順人情,無常鬼王,也不會看人的面子。況且就大家眼見得到耳聽得到的,前街後巷,親戚眷屬,朋友兄弟之間,強壯的後輩,死去了多少。世間人大多都說要老了來唸佛,豈不知黃泉路上無老少。古人說:莫待老來方唸佛,孤墳多是少年人。”

死心禪師如此苦口婆心勸人,那裡允許你等到臨終再念佛呢?人生在世能有幾時,就如同石火電光一樣,眨眼便過去了。趁著現在還沒衰老尚無病苦,抖擻身心放下世事。有一天的時間就唸一天的佛號,有一時的閒工夫,就修一時的淨業。到時由他命終,我淨土的資糧早已經預先辦妥,往生的前程也已經穩當了。如果不是如此,那就後悔難追了。’

有人問:‘如果定力未成,臨命終時,念頭無主茫然無知,只要一眨眼的時間,等到再張開眼時,就已經千里萬里去了。又或者平日牽連執著一點世事,便是五日十日、半個月一個月,擺脫不掉,應當以何策來對治它?’

答曰:‘嗚呼!此是天下學者的通病也,當你正念間斷的時候,如果不能痛加鞭策,那麼想要達到無間斷的淨念,就永無成就的一天。我聽說古人有三種痛切的自我鞭策:第一是報恩。第二是決志。第三是求驗。

第一,所謂的報恩。既然是修習淨土法門,應當要思念報恩。佛恩、國恩尚且不論。只如父母養育之恩,師長造就教化之恩,此恩此德豈非重大。從你出家以來,便說要報答重恩,離鄉背井,二三十年,父母師長艱難困苦,你總不顧。父母衰老疾病,你又不看,等到聽說他們死了,你也不歸。如今父母師長或許墮在三途,受罪受苦,每日期望你救他,盼望你度他,而你卻念念間斷,淨土不成。淨土功業既不能成就,自救尚無辦法,如何能救你父母、師長。既不能相救,你就是忘恩負義,大不孝之人。經典說:“不孝之罪,當墮地獄。”那麼一念間斷之心,便是地獄之業。

況且你又不織而衣、不耕而食、僧房臥具等等,一切都是受用現成的。因此你應當勤修淨業,以圖報答信施之恩,祖師大德說:“此是施主從妻子兒女身上,減損刻苦而拿來供養的。如果道眼未明,則所受用的滴水寸絲,也須當畜牲牽犁拖耙,來償還他才可以。”而你卻念念間斷,淨土不成。淨土功業既不能成就,酬償債務就有你的一份,那麼一念間斷之心,便是畜生之業也。

第二,所謂的決志。如果想要專修,心志就必須決定。你一生參禪,禪既不悟,等到看經典,教又不明。弄到如今,念頭未死,又要說幾句禪,又要講幾句教,又要寫幾個字,還要做幾首詩,情執掛在兩頭,心念分向四路。祖師說:“只要毫釐的繫念執著,就是三途的業因。只要一剎那的情執生起,就產生萬劫的牽絆枷鎖。”而你卻心志毫無確定,情念紛亂多端。由於情念多端,而間斷了正念,那麼只要一念間斷的心,便是三途牽絆枷鎖的業。

況且當我們守護戒根時,如果心志不能決定不移,或者身口二業,念念向外馳求。經教中說:“寧以烊銅灌口,不可以破戒之口,受人飲食。寧以熱鐵纏身,不可以破戒之身,受人衣服。”更何況現在諸戒不能嚴守,邪心紛亂妄動。由此妄動的心念,間斷了真實的修行,那麼一念間斷的心,又何止是熱鐵烊銅之業而已呢?

再加上對於斷除憎愛之心,意志不能堅定而不動搖。往往於虛名浮利之上,自己觀照不破。名利如果屬於我,便生起貪愛,名利如果歸屬他人,則生起憎恨嫉妒。古人云:“貪名貪利,同趨鬼類,逐愛逐憎,同入火坑。”而你現在卻因此愛憎之心,而間斷淨土的修行,那麼一念間斷之心,便是餓鬼火坑之業。第三,所謂的求驗。既然學習專修淨土法門,應當要求靈驗。你如今發白面皺,死相現前,知道即將臨終,那裡還有幾天的日子可過。必須在現今目前,便要親見阿彌陀佛。就好像廬山慧遠大師,一生之中三度見佛。又如懷感法師,稱念佛名,便得見佛。又如少康法師,唸佛一聲,即有一化佛從口中飛出。像這種靈驗的事蹟,有萬萬千千之多,你若能心無間斷,想要見佛就不困難,反之若是間斷的心念一生起來,那就決定無法見佛。既不能見佛,即與佛無緣。既無佛緣,就難生淨土。既不能往生淨土,必定墮於惡道,那麼一念間斷之心,便是三途惡道之業。

以上三種方法,應當痛加鞭策。使自己念念不離於佛,使佛不離於我們的心念。一但感應道交,現前即可見佛,既見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即見十方諸佛。既見十方諸佛,即見自性天真之佛。既見自性天真之佛,即得本性的大用現前。然後推展悲願,廣大地度化一切眾生。此名淨土禪,亦名禪淨土也。’(蘇州府志。淨土或問)


蓮池海會--韋提希夫人、五百侍女、樂音老母、紀氏(往生實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