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無人駕駛,先得有高精度地圖:軟銀領投的Mapbox接近上市

高精度地圖的有無強弱,將成為車企自動駕駛的“試金石”。

據外媒彭博社近期報道,作為被孫正義重金押寶的在線地圖服務供應商——Mapbox,正在軟銀的推動下試圖以SPAC形式上市

要想無人駕駛,先得有高精度地圖:軟銀領投的Mapbox接近上市

成立於2010年的Mapbox,最早是一家提供訂製在線地圖服務的軟件企業。其產品形式是:採集地圖相關數據後進行整理與整合,並以地圖開源平臺的形式展現出來,而企業則藉助API、SDK等方式把Mapbox的數據和功能整合到自己的產品中。

目前,其客戶範圍已經覆蓋了包括Uber、特斯拉、Evernote、Facebook和墨跡天氣等企業和產品。據公開資料,目前每月有6億活躍個人用戶在間接使用Mapbox的服務。

但在2017年,孫正義領投Mapbox的C輪融資後,或許是受這位對自動駕駛非常痴迷的投資人影響,公司正逐漸向自動駕駛所需的高精度地圖方向發展

要想無人駕駛,先得有高精度地圖:軟銀領投的Mapbox接近上市

近年來,孫正義在無人駕駛領域不斷瘋狂“押寶”,此次Mapbox籌備上市的背後也是因為他的大力推動。而為何他如此看好這家名不見經傳的地圖企業?這就要從高精度地圖在無人駕駛領域中的重要性說起了。

高精度地圖是自動駕駛的“底層基礎設施”

不同於芯片、算法、激光雷達等高難度板塊,高精地圖更多時候顯得沒什麼“存在感”。但對於無人駕駛的真正實現來說,高精地圖的重要性並不次於其它部分。媒體彭博社就曾表示,如果一家公司可以為自動駕駛提供最詳細、覆蓋範圍最廣的高精地圖,那麼其價值可能會達到數十億美元。

事實上,對任何有志於在無人駕駛領域拼出一方天地的企業來說,高精度地圖都是如影隨形的存在。縱觀整個智能汽車產業鏈中的生產與使用者,沒有哪家企業與高精度地圖沒有任何關聯。

要想無人駕駛,先得有高精度地圖:軟銀領投的Mapbox接近上市

那麼,究竟什麼是高精地圖?

通俗地講,高精度地圖就是精度更高、數據維度更豐富的電子地圖。其精度更高體現在:一般電子地圖的精度在米級別,商用GPS精度為5米,而高精度地圖精確到釐米級別。

要想無人駕駛,先得有高精度地圖:軟銀領投的Mapbox接近上市

而數據維度更多體現在其包括了除道路信息之外的與交通相關的周圍靜態信息,

包括了車道信息和車道周邊的固定對象信息。

要想無人駕駛,先得有高精度地圖:軟銀領投的Mapbox接近上市

但這還沒完,除了高精度和高豐富度的數據,高精度地圖還要滿足“高鮮度”的要求。即高精度地圖數據必須及時更新,確保高度的“現勢性”。

如果參考博世在2007年提出的關於無人駕駛時代所需的局部動態地圖(Local Dynamic Map)的定義,那麼為了滿足自動駕駛的安全需求,

高精度地圖的更新頻率需要提升至分級甚至秒級。(分級數據需要提供紅綠燈的相位、交通擁堵等實時路況相關信息,秒級需要提供車輛、行人等交通參與者的實時狀態數據)

要想無人駕駛,先得有高精度地圖:軟銀領投的Mapbox接近上市

所以,好的高精度地圖=高鮮度+高精度+高豐富度。有了高精度地圖,自動駕駛才能真正成行。有國內的高精度地圖廠商表示,“如果把傳感器比作自動駕駛汽車的眼睛,把汽車控制系統比作大腦,那高精度地圖就是大腦裡的經驗,對大腦的決策起關鍵性作用。所以,某種意義上,高精度地圖被認為是自動駕駛的核心突破點

。”高精地圖對自動駕駛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要想無人駕駛,先得有高精度地圖:軟銀領投的Mapbox接近上市

不過,如果只看國內,目前在高精度地圖領域挑大旗的,仍然是百度、四維圖新和高德等在地圖領域摸爬滾打多年的老將。究其原因,還是因為:想繪製高精度地圖,實在是太燒錢了

高精度地圖真的很“燒錢”,另外國內還有“門檻”

目前,國內高精度地圖繪製廠商多依靠硬件能力,即使用高精度地圖測繪採集車作為主要繪製方法。

要想無人駕駛,先得有高精度地圖:軟銀領投的Mapbox接近上市

據統計,一輛高精度地圖測繪採集車的造價通常在數百萬元到一千萬元人民幣左右。有媒體指出,高德的一輛採集車的造價超過了800萬人民幣;騰訊在地圖上每年的非人員性投入是億元人民幣級別。

而若要覆蓋主要道路,並能做到高頻率更新,企業則至少需要10輛測繪車。

高精度地圖測繪採集車的效率方面也不容樂觀。資料顯示:目前,釐米級地圖的測繪效率約為每天每車100公里道路,成本可達每公里千元。硬件與成本,都限制了高精地圖的生產效率。

另外,相較於傳統地圖,國內的高精度地圖壁壘較高。在國內,企業申請繪製高精度地圖,必須有中國自然資源部批准的導航電子地圖製作甲級資質。

而企業申請甲級電子導航地圖必須滿足硬件與人才兩方面要求。在實際業務上,則對硬件及人才要求更高。

要想無人駕駛,先得有高精度地圖:軟銀領投的Mapbox接近上市

目前,國內擁有甲級電子導航地圖資質的企業並不多,而這些企業中,也僅有少數具備高精地圖生產的能力。

要想無人駕駛,先得有高精度地圖:軟銀領投的Mapbox接近上市

目前看來,國內百度、四維圖新和高德,在高精度地圖繪製的方法層面已經做出一定突破,並在商業化落地方面都取得了一些進展。

要想無人駕駛,先得有高精度地圖:軟銀領投的Mapbox接近上市

從廠商市佔率來看,依據IDC數據 ,2019 年中國高精度地圖市場集中度較高,前三名分別為百度、四維圖新和高德,市佔率分別為29.3%、21.7%和 17.9%。有一定的相對優勢。

但也有數據指出,預計 2020 年我國高精度地圖市場規模為120 億元,到 2025 年將達到 600 億元,年均複合增速達 37.97%。從市場空間的角度看,其它企業仍有機會。

要想無人駕駛,先得有高精度地圖:軟銀領投的Mapbox接近上市

合法、高效與低成本,將成為競爭中的決勝關鍵

回到本文開頭提到的Mapbox,相對於利用專業的地圖信息採集汽車來獲得高精度地圖,Mapbox則更依靠用戶數據來繪製高精度地圖

Mapbox曾對國內媒體表示,其構建的高精度地圖可以被稱之為“軌跡地圖”(Trajectory Map)。

據公開資料顯示,每天會有超過3億英里的道路數據、交通情況數據、行車軌跡等數據被Mapbox收集起來,這些數據來源於使用Mapbox服務的企業的海量用戶,其數據以匿名的形勢反饋給MAPBOX。通過.這種“軌跡地圖”與車載傳感器的配合,Mapbox可以讓自動駕駛系統做出最佳判斷。

要想無人駕駛,先得有高精度地圖:軟銀領投的Mapbox接近上市

不過,儘管Mapbox聲稱所獲的數據全部是匿名形勢,但其對個人隱私數據是否有潛在的威脅,以及這些數據是否能無條件的商用,仍值得商榷

毫無疑問,未來的幾十年裡,無人駕駛將深刻地影響人們怎樣出行和貨物如何運輸。而高精度地圖作為無人駕駛的“底層基礎設施”,將在其中起到無法替代的作用。對於眾多投身其中的企業來說,如何找到一條合理的、高效率與低成本的路徑,將是決定未來能否稱霸的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