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謊者葬送了我”——說謊者悖論

“說謊者葬送了我”——說謊者悖論

20世紀初,有兩位著名的哲學家出身於劍橋大學——伯特蘭·羅素和G·E·摩爾,摩爾留給人的印象總是誠實和正直的。而羅素給人的感覺卻是圓滑世故,機敏過人。有一天羅素很調皮的問摩爾:“你是否總是說真話?”摩爾保持著適度的謙虛答道:“不是。”此刻,有人會問,摩爾這句話是真話還是謊話?

這就是一則著名的悖論——說謊者悖論。說謊者悖論是最古老的語義悖論,由公元前4世紀麥加拉學派的歐布里德提出,悖論主要內容是:如果某人說自己正在說謊,那麼他說的話是真還是假?

“說謊者葬送了我”——說謊者悖論

假如有人說“我在說謊”,除此之外什麼也沒有說。當人們說出這句話時,他們通常是指自己說的別的話是謊話,但在這種情況下,說話者僅僅是指“他說的這句話是謊話”。那麼說“我在說謊”的人說的是真話嗎?我們可以有如下兩種思考:他在說真話,或者說謊話。假設他說的是真話,那麼他的確說謊了;但假設他說謊了,他就沒有說真話。我們發現了矛盾的所在。假設他說真話,那麼我們假設他知道自己做什麼——他在說謊,正如他所說,他在說謊,那麼他終究說的是真話。我們所說的任何一句話,都只能是對這句話自身的肯定,而不能是對這句話自身的否定。 

“說謊者葬送了我”——說謊者悖論

聲稱自己愛說謊的說話者,他既存在,也說了這句“我在說謊”。但我們可以合理懷疑這句假設,看他所說的到底是真是假。說謊者的悖論也可能把我們引到一個結論:說話者並沒有表達任何有關真或者假的東西。

“說謊者葬送了我”——說謊者悖論

比如,我們在說“地球比太陽大”這句話時,向別人傳達的意思只能是我們在肯定“地球比太陽大”這句話,而不可能是我們在否定“地球比太陽大”這句話。如果我們想表達的是對“地球比太陽大”的否定,我們就只能說“地球比太陽大是假的(是否定的)”,或直接說“地球不比太陽大”。而當我們在說“地球比太陽大是否定的”這句話時,向別人傳達的意思只能是我們在肯定“地球比太陽大是否定的”這句話。 

“說謊者葬送了我”——說謊者悖論

還有一種比較常見的正話反說。比如相戀的兩個人,其中女生對男生說“你真壞”,傳達的意思也只能是對“你真壞”這句話的肯定,只不過“你真壞”這句話本身的意義變成了其字面意義的否定——你並不壞。在我們用語句表達肯定命題或否定命題時,傳達的意思只能是對語句的肯定。所以,“我正在說的這句話是假的”這句話,同其他任何一句話一樣,在邏輯上根本沒有否定其自身的功能。

“說謊者葬送了我”——說謊者悖論

古希臘哲學家科斯的菲勒圖;耗費畢生精力想要解決棘手的“說謊者悖論”,最後鬱鬱而終,約死於公元前300年,他的墓誌銘是:“我是科斯的菲勒圖,說謊者親手葬送我,就此長眠於寂靜的黑夜。” “說謊者悖論”曾經讓許多哲學家在無眠的黑夜裡掙扎,儘管今天這些令人頭疼的悖論不會把人逼死,但卻導致各種學術期刊上湧現許許多多類似的論文,讓這些邏輯的車輪,一直不知疲倦的轉呀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