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突發腦梗住院,現在生活不能自理,子女該怎麼辦?

生活百老匯

隨著老齡化不斷深入,越來越多家庭面臨著老年人養老的問題,為了更好地為大家答疑解惑,我們與江蘇健康廣播《生活百老匯》一起打造了“5分鐘養老難題答疑”欄目,由南京歐葆庭仙林國際頤養中心主管醫生齊海玲和護士長祁佳解讀案例。您如果有養老問題,歡迎留言!


05 本週案例

“我想諮詢下,我的父親年輕時菸酒不斷,現在80歲不到身體就很不好,有高血壓,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等等很多疾病。上個月和朋友聚會的時候突發腦梗,左側肢體偏癱,說話不清楚,還好及時送到醫院,經過治療,左側肢體活動能力有好轉,但是穿衣,吃飯,大小便,清潔都需要協助。脾氣性格也有變化。現在醫生說病情穩定,可以出院回家了。我們有點不知所措,不知道怎麼照顧。”


主持人:

我們請齊醫生給這位朋友一些建議吧!


齊醫生:通常腦血管意外以後,會遺留一些後遺症狀,比如肢體功能障礙、言語不清甚至失語、大小便失禁、情緒行為的異常等等。這樣的情況在維持必要的藥物治療同時,配合專業的照護、康復訓練以及一些非藥物療法的干預等措施,也是非常重要的。


主持人:什麼是非藥物療法呢?


齊醫生:非藥物療法顧名思義是除了藥物之外, 藉助一系列非藥物的形式對認知、生活能力和精神行為症狀等進行一定干預的措施,是藥物的有效結合。我們比較常用的如認知訓練、回憶療法、運動療法、音樂療法、芳香療法、多感官療法、藝術療法等等。


主持人:那麼這位長輩適合哪種療法?


齊醫生:這個分好幾個方面,首先是當面做一個全方位的評估,根據評估結果制定個性化的照護方案。類似這樣的案例,在我們機構還是比較多的,一般都會涉及到多學科團隊的協同照護,也就是需要多個專業的合作。


主持人:一般會涉及哪些專業呢?


齊醫生:首先,在康復的黃金期,康復治療還是很關鍵的,在體能訓練,定向訓練等方面可以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如:平衡練習、四肢聯動練習,健康步道練習、棍球操等,既有訓練作用,也可以增加日常活動量。如果體能不是太理想,或者跌倒風險比較高,也可以考慮

水中康復,水環境可以為患者提供浮力,更安全,也可以減少訓練壓力,同時對腦供血也有改善,進而改善記憶力、定向力等。


其次,言語訓練,比如朗讀。另外,對於情緒行為的變化,可以通過心理諮詢師進行認知訓練,並輔助音樂、香薰、多感官等非藥物療法。


最後,在照護過程中注意預防跌倒,保證老人尊嚴及舒適,關注飲食,營養等相關問題,這就需要餐飲團隊的協助。


主持人:這些操作的目的是什麼?能達到什麼效果呢?


齊醫生:

首先是保證長輩日常生活和需求;其次是通過非藥物療法的干預,儘可能使長輩身體能力逐漸好轉,保持或改善認知狀況,穩定情緒,最大程度地維持和恢復功能狀態。一切努力的目的是提高長輩的生活質量,減輕家屬和社會的負擔。


主持人:感謝齊醫生的解答。讀者朋友如果有其他養老問題歡迎提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