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九大菜系,中國人沒吃過,卻成了美國人的壓軸大菜


中國第九大菜系,中國人沒吃過,卻成了美國人的壓軸大菜

左宗棠雞:如果單從菜名去推斷,它應該與左宗棠有些淵源。但實際上根據人們在左宗棠家鄉湖南湘陰的走訪,發現就連左宗棠的嫡系子孫也根本不知道這是啥菜,它也完全不存在於湖南湘菜的菜譜上。

晌午時分,住在美國西海岸紐約的一家人走入一家中餐廳,在熱情的店員極力推薦下,父親點了份陳皮雞和一份炒麵,兒子點了份炸蟹角,至於母親,則點了份炸餛飩和左宗棠雞。

餐畢,三人優雅而滿意的擦擦嘴,在接過店員送給兒子的一份小禮物後,三人走出了餐廳,門口美國食客絡繹不絕。

在太平洋彼岸的美洲大陸,有超過三億人獨愛一種菜系,這種菜系,源自中國,卻口味獨特,風格自成一體。有人戲稱這種菜系為中國八大菜系之外的“第九大菜系”。

據統計,美國境內有超過40萬家中餐館,其中林肯被刺殺的那座房子,也成了中餐館。這些中餐館的數量竟比麥當勞、肯德基、漢堡王加起來還多。40萬家中餐館,不約而同的主推中國第九大菜系。

這第九大菜系最當家的一道菜是左宗棠雞。

沒錯,名字就是那個晚清重臣、軍事家、政治家、湘軍著名將領、洋務派首領的左宗棠。


中國第九大菜系,中國人沒吃過,卻成了美國人的壓軸大菜

合乎美國人口味的左宗棠雞

或許你從未聽過,或許你偶爾嘗過之後對此不屑一顧,覺得這種口味東不成西不就、上不得檯面,但不管如何,它們在美國的地位不容小覷。

美國人稱這些菜為異鄉菜,除了披薩,再沒有哪一道菜可以搶得過左宗棠雞的風頭。左宗棠雞,在美國各個中餐館,也必然是菜單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一道美國人讚不絕口的“中國菜”。

左宗棠雞作為美國中餐的代言人,這道菜在中國卻少有人知,一些有機會嘗過的中國人紛紛咂嘴後搖頭:“味同嚼蠟算是誇獎。”

中國人不愛吃的這道所謂中國菜,美國人卻趨之若鶩,看起來有些不可理喻,但或許有理可循。

中國菜在美國槓槓的

中國菜在美國最早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世紀中期。

當時的中國內憂外患,百姓貧困潦倒,在大多數地方,幾乎沒有謀生之道。而此時的美國,卻看似經濟繁榮,需要大量的勞工修建當地的基礎設施,經濟飛速的發展帶動的是勞動力的缺失,這給了一大堆中國人希望。

也正是在這一時期,淘金熱在美國西海岸興起,消息漂洋過海傳到廣東一帶,在大洋的彼岸有一個神奇的地方,更有數不盡的榮華富貴,一時間,貧苦生活過慣了的廣東人對大洋彼岸極度嚮往。

於是,數以萬計的廉價勞工簽下賣身契,在中間人的幫助下落腳在美國加州,成了美國第一代中國移民。

這些人大多沒受過什麼教育,也不會什麼英文,他們飽受歧視。第一代美國華人的移民史,用一個字概括,就是慘。面對美國人眼中滿含的蔑視,擺在這些人眼前的,只有三個選擇:回中國、洗衣工,或者抄起鍋碗瓢盆幹廚師。

最早期的中餐館因為這些人應運而生。

此時的中餐館大多數是為了服務中國人所開,他們提供的,也是地道的中餐。為了標識自己中餐的身份,他們會在門口懸掛一面黃色的三角小旗,意思就是,這家小飯館是地道的中國菜,歡迎異國他鄉的顧客來此尋找家鄉口味。

然而,在美國人眼中,這些怪異的菜總是用些怪異的食材,連做菜的方法都顯得怪異無比,至於口味,更是讓一眾美國人皺眉。當時中國人卑微的社會地位也讓美國人瞧不起,於是他們開始大肆宣揚早期的中餐館有多麼不盡人意:

中國人喜歡烹飪一些“來歷不明、質地奇怪”的肉類和蔬菜,而且他們常以吃老鼠為生。

由此,中國人的形象一度成為美國人教科書般的例子。

中國第九大菜系,中國人沒吃過,卻成了美國人的壓軸大菜

諷刺中國人吃老鼠的漫畫

《紐約時報》曾在其講述的中餐發展歷程中寫過下面一段話:

中國人是吃害蟲的移民這一形象在公眾印象中揮之不去,美國十九世紀的兒童教科書裡有一張中國人正在吃老鼠的配圖,澤西城一家殺蟲劑公司的老闆為其“老鼠剋星”打的廣告裡也有一張類似的圖,下邊並標有一行字:他們必須離開。

當時,美國人對中國來的移民並不友好,這些說話抑揚頓挫、寫字如畫符的異國人彷彿天外來客,連做的菜都那麼難吃,他們如是想,並抬眼看著那些門口掛著黃色小旗的中餐館不屑一顧。

中國第九大菜系的來源

中國移民越來越多,美國人心頭彷彿壓了一塊大石頭。

這些看起來瘦弱無比的中國人比美國人更勤勞肯幹,最重要的是他們竟然不求高額的報酬。無數美國人漸漸感到惶恐,生怕有一天早上醒來,就被中國人在自己還在睡夢中的時候搶去了飯碗,他們開始自發抵制中國人。

“美利堅合眾國不需要這些蛀蟲,他們是吃老鼠的可怕怪物。”

這種呼聲,在美國各地間或上演。終於,1882年,美國通過了《排華法案》。自此,中國人移民美國再不是那麼容易的事了,同時,在美國的非法移民也將無法獲得合法身份。

再沒有人敢於僱傭這些非法居留者,許多人甚至不能再居住在已經有些感情的西部城市,只能被迫遷往內陸或者東部。

原本可以在西部獲得部分資源並且有足夠穩定收入資助大洋彼岸親人的中國移民,在法案出臺之後變得處境艱難。

為求生計,一部分人開始轉變觀念,中餐館也改變了以往只服務中國人的理念,開始改變口味去迎合當地的美國人。

如何獲得美國人的認可乃至於青睞,成了當時所有中餐館經營者們的當務之急。他們開始研究揣摩美國人的喜好,一段時間後,他們在主營食物的食材中摒棄了那些美國人難以接受的特殊食材,保留了常見的肉類、海鮮和一些稍有異域風情的蔬菜,並烹飪出各種混搭的菜餚以迎合美國人與中國人截然不同的口味。

拋開傳統中國人的做菜方式,辣、鹹漸漸淡出這些中餐館的舞臺,以美國人酸、甜口為主的菜系被盛上餐桌。他們一邊招攬美國人,一邊介紹自己的菜如何如何好吃,少數被忽悠而來的美國人一嘗:“臥槽,這完全不是當初那又難吃又難嚼的中國人做的菜了,難道換了廚師?”

這些看起來像是亂炒的菜忽然間便聲名大噪,吃一頓中餐,成了美國的一種新時尚。一種炒雜燴料理也成為了美式中餐的老祖宗。

這也是中國第九大菜系最初的雛形。

1943年後,美國撤銷了《排華法案》,之後幾年,尤其是1965年移民政策寬鬆之後,大批的華人又拖家帶口湧入了美國。這一批人,和之前移民多來自廣東、福建不同,這批大規模進入美國的移民人口更加多元化,來自中國各地的都有。

同期,川菜、湘菜、淮揚菜等各大菜系也被引入美國,並根據美國人的口味,重新定義了美式中餐。自此,美國人除了最初的飲食之慾外,也漸漸覺得享受這些中餐簡直是一種藝術,美國興起了一股吃中餐的熱潮。

中國第九大菜系,中國人沒吃過,卻成了美國人的壓軸大菜

陳列的美式中餐

沿此思路,中餐館的經營者融合美國甚至其他國家的菜餚,創造出一個又一個廣受歡迎的新菜。

中國第九大菜系漸漸成型。

同期,一道名叫“左宗棠雞”的菜也被端上美國人的飯桌,更是受到了美國人的大力追捧,好評如潮。在美國的各個中餐館,左宗棠雞簡直是必備之物。

尋找左宗棠雞

左宗棠是誰,多數美國人並不知道,但左宗棠雞卻無人不知。

中國第九大菜系,中國人沒吃過,卻成了美國人的壓軸大菜

美國紀錄片“尋找左宗棠雞”海報

為了探尋這道神奇又異常火爆的菜的起源,美國人花了三年時間拍了一部紀錄片。攝製組走遍美國、中國大陸、中國臺灣等地區,只為了找到這道菜背後的男人。

如果單從菜名去推斷,它應該與左宗棠有些淵源。但實際上根據人們在左宗棠家鄉湖南湘陰的走訪,發現就連左宗棠的嫡系子孫也根本不知道這是啥菜,它也完全不存在於湖南湘菜的菜譜上。

左宗棠雞,實在是和左宗棠沒有半毛錢的關係。如果硬要有,可能與一個人的故鄉和偶像有關。

這個人叫彭長貴,師從湘菜名廚曹藎臣,並以96歲高齡在這部影片中出鏡。

你也許沒有聽過彭長貴這個名字,但他一生中最偉大的發明——左宗棠雞,鮮少有美國人不知道的。

左宗棠雞最初實在1955年,彭長貴在一次晚餐中,突發奇想地將大塊雞肉剁碎,油炸之後加上濃稠的醬汁快速翻炒,做出來的雞塊外表酥香,裡面鮮嫩,鹹辣開胃,下飯得很。當被人問及這道菜的名字時,彭長貴脫口而出:“就叫左宗棠雞吧。”

中國第九大菜系,中國人沒吃過,卻成了美國人的壓軸大菜

彭長貴在2014年的紀錄片《尋找左宗棠雞》中

彭長貴是湖南人,而同鄉左宗棠又是他的偶像,起這個名,既表達了思鄉之情,同時遵循了大菜用名人命名的傳統,當然也有可能是其當時壓根沒想那麼多,只是當時腦海裡忽然想起了左宗棠而已。

尋找左宗棠的製作人說:左宗棠可是一個整天揚著眉毛都要把西方列強趕出中國的人,要是他知道有一天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菜橫行美國,不知道會是何想法。

好吃嗎?

最初的左宗棠雞其實完全是湖南酸辣鹹的口味,並沒有加糖,奈何美國人並不喜歡這種口味。

美國人還是更喜歡酸甜口味,這種口味也更容易在他們的文化裡找到對應——你可以想象一下在肯德基的上校雞塊油炸之後在放上酸甜醬。

於是,美國的中餐館端出的左宗棠雞就成了擱點醋再加點糖的美版左宗棠雞。而且越變越甜,也越來越受歡迎。在發亮的洋派中餐桌上,每家中餐館又根據自己的喜好微調其味道。

此時,一個初至美國的中國人偶遇象徵著故土的中餐館,打算進去一探老家味道,點了一盤自認為是晚清名將左宗棠發明的雞,一嘗:“臥槽,這什麼鬼?”

至於好吃不好吃,倘若一個美國人,在成都開了一家用微波爐做川菜的店,美國人會感覺如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