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遇見一個人》分享:

看見和療愈自己內在嬰兒,才能做到更好的育兒

這本書是我在生完二胎時買的,那時候正處孩子不好帶的苦惱裡,有人建議我去讀下這本書,說這是關於母嬰關係的一本好書,於是我就去買了。

買來後,我大概的翻了幾頁,感覺理解不了裡面的一些觀點,直到在箱底壓了兩年後,我現在又把它翻出來重新閱讀,我的大腦似乎一下就開了竅,很多都能理解了。

後來,我讀著讀著才想明白,原來書裡很多都是我踩過的坑,每一次讀,都會有新的體驗。原來有些事,真的只有經歷過,才能徹底明白。

本書重點講述母親在育兒的過程中,只有不斷的看見和療愈自己內在嬰兒,才會有能力去看見和療愈自己的孩子,以便達到親密育兒的目的。而親密育兒,受益最大的其實是媽媽。

《當我遇見一個人》分享:

一、覺察:遇見內在的嬰兒

親密是母嬰關係最自然的狀態

假如親密育兒會使媽媽感到無所適從,那麼她的心裡一定有一個糟糕的內在嬰兒。

遇見一個人其實就是遇見自己內在嬰兒,我們只有認識它,正視它,才能便於我們自由去改寫自己和孩子的命運。

在沒有看到這本書前,很多人都有一個誤區,覺得剛出生的嬰兒就該吃喝拉撒,當他哭了的時候,也不要及時去抱,否則會把他慣壞,之後會一直要讓人抱。殊不知,正是這樣的誤區,才會導致嬰兒缺乏安全感。

沒有得到及時回應的嬰兒會感到絕望,甚至會走上非常乖和歇斯底里,沒有界限地索取兩個極端。

還有就是很多人關心的夜哭,有的孩子夜哭比較厲害,有些父母為了自己能睡整覺,就給嬰兒進行睡眠訓練,其實這種做法也是錯誤的,嬰兒夜哭只是需要你的安慰,只要父母用平和的心態,順著自身的本能去撫慰他。

只有父母自己內心安靜,嬰兒自然會在安全的能量場中睡著。

客體關係心理學大師溫妮科特一生跟蹤研究過六萬對母嬰關係,他說過:不存在嬰兒,只存在母嬰。無論從生理還是心理上,嬰兒都是無法單獨存活,嬰兒的狀態無時無刻不在精準地反映母嬰關係的質量。

作者李雪根據自己小時候的親身經歷和大量來訪者的案例分析得出,假如嬰兒在孤獨中學會堅強獨立,比如過早的學會獨立入睡,自我安撫,那麼他一輩子的生命底色都將是孤獨灰暗的。

這也是為何,有的人事業有成,夫妻和睦,但就是體驗不到發自內心的親密和快樂的原因。

假如有一個孩子,6個月大的時候曾被父母託付給老人帶,等他回到父母身邊時已經6歲。這時候,可能孩子會出現不懂事,更像個嬰兒的情況,其實這就是退行。退行是一種很好的現象,表明孩子過去受過的傷正在療愈。只要父母全然的允許孩子退行,細心觀察,一定會發現在孩子“不合理行為”的背後,有成長正在發生,他月父母之間的情感流動正在不斷增加。

如果孩子沒有出現退行,說明父母的愛太少,他只好把童年分離的創傷壓制下去,但壓制的後果可能是成年後一更可怕的形式崩塌退行。

《當我遇見一個人》分享:

二、態度:放下評判,全然看見

順應孩子的成長規律。

在這個物慾縱橫的社會,很多父母喜歡攀比,過早的訓練孩子的各種能力。貌似是讓孩子在起跑線上先走了一步,實則是在馬拉松比賽中以百米衝刺的速度起跑,輸在起跑線上卻不自知。

只要給予孩子充足的愛和自由,孩子就會展現無限的可能性。知識早晚都能學會,孩子內在神聖的成長節律不容被打亂。

每個孩子的智力水平發展高低取決於體驗,而不是知識,體驗才是精神胚胎的養料。

父母經常會用自以為是的“正確道理”去限制孩子。比如說孩子吃糖對牙齒不好,看電視對眼睛不好諸如此類行為。父母與其想辦法干預,不如徹底放棄對孩子的限制,讓孩子親身去體驗過行為所帶來的後果,相信孩子也會有自己的判斷。

無論大人還是孩子,規則感是建立在尊重感受的基礎之上的。

父母也要堅信,人類這個物種能進化到今天這樣,絕不是靠限制得來的。

孩子與社會的關係,就是與父母關係的投影。父母的投射內容,創造了孩子的生活現實。

三關係:童年的溝通模式決定未來的關係模式

不同的回應帶來不一樣的人生

父母與孩子的溝通方式中,父母的回應反映了教育方式的選擇,更反映了親子關係的質量。

對於孩子的一些需求,父母可以拒絕,但千萬不要給孩子附帶評判。

畢竟父母也不是完美的,孩子的一些需求,父母暫時無法做到,或者不想做,可以如實的告訴孩子,他的需求我們看到了,暫時由於我們大人的原因,無法做到。不要過多的說教,更不要說孩子的需求是無理取鬧。

親子溝通中,我們最容易犯的錯誤是試圖解決對方的情緒,其實只要確認對方的感受就好了。比如孩子失去心愛的小貓,非常想念。如果父母提出解決方案--別太傷心了,再買一隻。其實是否定了孩子對小貓的愛。

如果父母只是陪伴或者回應--媽媽看到了你的悲傷,孩子就完整的體驗“失去”的悲傷,變得自然平靜,或許自己就提出瞭解決問題的方法--再買一隻小貓。

夫妻之間也是如此,假如妻子抱怨:每天要帶孩子,還要上班,真累!如果丈夫回應:“既然累,就別上班了。”這通常會讓妻子覺自己的付出不被尊重。如果丈夫回答:“是啊,又上班,又帶孩子,你的辛苦真是難以想象。老婆,你真不容易!”這樣兩個人的心緊緊貼在一起,彼此溫暖。若妻子真的不想再上班,這時候才需要和丈夫一起商量解決方案。

孩子之間難免會有衝突,如果沒有大的創傷,家長最好不要過多幹預。大多數孩子頭天相互扭打哭鬧,第二天又能毫無芥蒂的玩到一起,這也是身體自動釋放創傷的過程。

童年是經歷各種自發體驗的過程,只有通過百態的童年體驗,才能發展出真正理智和自由的心智。

《當我遇見一個人》分享:

四、內在:會痛的不是愛

很多父母潛意識裡認為,我小時候受過的苦,你也要在受一遍。其實這是沒有知覺的表現,沒知覺的人是見不得享受愛和自由的孩子,因為那樣會觸發他們舊有的創傷。

沒有界限,只因缺乏愛的能力

父母與孩子應該是兩個獨立的個體,父母能否保持界限,直接決定孩子未來的物質和精神世界能否豐盛。

上海海事大學女研究生自殺事件就最好的詮釋了這個觀點,這位女研究生的母親把自己活著的希望全部寄託在女兒身上,最終導致孩子只能自殺求解脫。

網絡上比較流行的“媽寶男”,其實是心裡尚未斷奶。不是“媽寶男”不想斷,而是他在嬰幼兒時期得到的愛實在太少。

可以不原諒父母

很多人都說自己原生家庭不好,我該怎麼去面對父母,看完這本書後,我們的態度可以是不原諒,更不用去討好。

父母也許一輩子都不會有能力看見孩子,但是我們依然可以成長,並且擁有愛或不愛他們的自由。

家庭關係中,孩子的世界和成人的世界要分開,孩子只需要做孩子,而大人只需要處理大人的麻煩。

生命是一種輪迴,身窮窮一時,心窮窮三代。若父母沒有覺知,把這種匱乏感和愧疚感傳遞給孩子,那麼孩子未來跟金錢的關係也將沉重而艱難。

《當我遇見一個人》分享:

五、外在:你配得起更好

童年的匱乏感影響孩子一生

決定孩子富有的不是物質,而是心靈。

有位媽媽觀察發現,凡是給女兒買玩具,手工材料等,要是告訴她“要愛惜,不要弄壞”,那麼這些玩具和材料基本都會被女兒閒置,時間長了,不是放壞了,就是找不到了,完全違背了當時購買的初衷。

這是因為孩子對父母傳遞的能量非常敏感,如果父母傳遞的是制約和沉重感,孩子一碰到這個東西就能感受到,所以寧願不碰。

父母無論貧窮,都可以向孩子傳遞:你的欲求很美好,你值得擁有一切最好的東西。那麼孩子未來自然會物質豐盛,而且不執著奢靡。

培養孩子的配得感,給孩子豐盛的人生,只要做到以下幾條就足夠:聽見孩子的欲求,及時回應,誠實回應,無條件給予。

《當我遇見一個人》這本書,由兩位著名心理學家張德芬老師和武志紅老師序言推薦,張德芬老師在推薦序中寫到,李雪的文字有種撼動人心的力量,並且具有療愈的效果,因為每個字都是她自己的見證,字字血淚,所言不虛。

武志紅老師在序言中寫道,李雪的文字中閃耀著一種特別的東西,這種東西就是高智商和高覺知結合的結果。武志紅老師說閱讀李雪的文字,是一種精神享受。

讀完這本書,確實就像兩位心理老師所說的那樣,李雪的文字不僅有種撼動人心的力量,更是一種精神享受,自己那個不好的內在嬰兒也在慢慢被治癒,想要更好親密育兒的父母,絕對不能錯過。

《當我遇見一個人》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