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篇:邏輯部分關鍵詞

邏輯部分關鍵詞

1.概念 概念是反映事物的範圍和本質屬性的思維形式。

2.命題 命題就是表示判斷或斷定的語句。能夠判斷為正確的命題叫做真命題,能夠判斷為錯誤的命題 叫做假命題。

①原命題:一個命題的本身稱之為原命題。

②逆命題:將原命題的條件和結論顛倒的新命題。

③否命題:將原命題的條件和結論全否定的新命題,但不改變條件和結論的順序。

另外,命題的否定是隻將命題的結論否定的新命題,這與否命題不同。

④逆否命題:將原命題的條件和結論顛倒,然後再將條件和結論全否定的新命題。

這四種命題的真假關係:

(1)兩個命題互為逆否命題,它們有相同的真假性。(原命題與逆否 命題同真同假,逆命題與否命題同真同假)。

(2)兩個命題為互逆命題或互否命題,它們的真假性 沒有關係。 注:不是所有命題都有逆否命題。當一個命題可以寫成條件推出結論的時候,才有逆否命題。 有些 A 是 B 沒有逆否命題。因為有些 A 是 B 不能寫成 A→B 的形式,所以沒有逆否命題。

第2篇:邏輯部分關鍵詞

邏輯判斷關鍵詞

3.對當關係 命題間的真假關係就是對當關係。

4.推理規則 利用邏輯上成立的等值推理以及命題間對當關係確定命題的真假性。

5.三段論 由兩個含有共同項的性質判斷作為前提而得出一個新的性質判斷作為結論的演繹推理。

6.論證 指出判斷的根據和理由的思維過程。

7.加強與削弱 針對題幹中給出的是一個不正確的論證或一個不完整的論證,提出使題幹中的論證成為正確(錯 誤)或變得完整(更不完整)的依據。

8.可能性推理的本質 可能性推理的本質是缺少前提或結論的三段論。

9.邏輯基本規律

①同一律 內容:在同一思維過程中,每一思想與其自身同一。即每一個概念、命題和其他思維形式,都 保持一貫性和確定性。 公式:A 是 A。 違反同一律會怎麼樣

②矛盾律 內容:在同一思維過程,兩個相互矛盾的命題,不能同真(相互矛盾的命題必有一假,相互反對的命題可以同假)。 公式:並非 A 且非 A。

③排中律 內容:在同一思維過程中,矛盾命題不能同假,必有一真。 公式:A 或者非 A。

④充足理由律 內容:在論證中,論題的成立必須有充足的理由,即論據真是,並且從論據能推出論題。公式:(A 且(A→B))→B。在一個論證中,要斷定論題 B 真,必須滿足:一、論據 A 真; 第二,從論據能推出論題 B。 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規範思維的確定性與協調性,充足理由律規範思維的論證性。這四條 規律是邏輯基本規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