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鐸狂草《魯齋歌》手卷, 高古勁健, 縱橫排奡

王鐸《魯齋歌》手卷,草書,綾本,橫312cm,縱26cm,2018西泠春拍成交價1265萬。

順治七年(1650),王鐸五十九歲時為魯齋霍達作了一首七言長歌,並用其得意的狂草書成長卷。

王鐸狂草《魯齋歌》手卷, 高古勁健, 縱橫排奡

《魯齋歌》手卷

王鐸博學好古,詩文書畫皆有成就,尤其書法獨具特色。他的書法與董其昌齊名,明末有南董北王之稱。書法主要從傳世法帖入手,學習古人,反覆加以臨習古代法帖。

王鐸狂草《魯齋歌》手卷, 高古勁健, 縱橫排奡

他曾經說:“予從事此道數十年,皆本古人,不敢妄為,故書古帖如登霍華,自覺力有不逮。”且認為,當時及前代許多人號稱學古,實際上遠未做到,只是打著一個學古的招牌,卻從不肯下苦功夫,所以他在《臨閣帖並畫山水卷》中說:“擬古者,正為世多不肯學古,轉相詬語耳。不以規矩,何以方圓?”臨習古人書法並不只是要求形似,而是要從古人的書法之中學得書法的規矩方圓,這樣才能在古人的基礎上前進一步。

王鐸狂草《魯齋歌》手卷, 高古勁健, 縱橫排奡

在《臨米帖》的自識中他進一步指出,“書不師古,便落野俗一路,如作詩文有法而後合,所謂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也”。在《琅華館帖冊》臨米芾書後的跋文中王鐸又說:“善師古者不離古,不泥古。必置古不言者,文其不學耳。”對於學習古人,王鐸有自己的標準,即以二王為宗,上溯張芝、鍾繇,下至南朝諸家,也即以魏晉南朝的士族書法藝術家為模範,認為“書不宗晉,終入野道。”

王鐸狂草《魯齋歌》手卷, 高古勁健, 縱橫排奡

在臨《淳化閣帖並畫山水卷》中說:“予書獨宗羲、獻,即唐宋諸家皆發源羲、獻。”找到了書法發展的源頭,自然可以融入其洪流。王鐸在評價前代書家時,也總是以二王為標準。在《吳江舟中詩》中說:“米芾書本羲、獻,縱橫飄忽,飛仙哉!深得蘭亭法,不規規模擬,予為焚香臥其下。”認為米芾書法出於二王,但不是規規模擬,亦步亦趨,而是學其精神氣韻而自創新意,所以能夠別開生面。

王鐸狂草《魯齋歌》手卷, 高古勁健, 縱橫排奡

王鐸臨習古帖不是死學,而是究其神髓,力求突破,先入後出,躍然其上。他說:“書法之始也,難以入帖;繼也,難以出帖。”要做到出帖,最重要的是目光不能侷限於古法帖本身。王鐸較早的認識到了人的這種學習特性和弊端,最早提出向古碑學習。他說:“學書不參通古碑,書法終不古,為俗筆多也。”

王鐸狂草《魯齋歌》手卷, 高古勁健, 縱橫排奡

古碑的好處在於經歷了數百年上千年的風雨之後蘊含著一股古樸勁健之氣,與傳世的輾轉模拓的古法帖自然有較大的區別。王鐸從這些古碑之中感受到了這種古樸之氣,並將其融會於自己的藝術實踐之中,使自己的書法高古勁健,縱橫排奡,從而一改晚明其他書家囿於帖學的靡弱輕浮之氣。

王鐸狂草《魯齋歌》手卷, 高古勁健, 縱橫排奡王鐸狂草《魯齋歌》手卷, 高古勁健, 縱橫排奡
王鐸狂草《魯齋歌》手卷, 高古勁健, 縱橫排奡王鐸狂草《魯齋歌》手卷, 高古勁健, 縱橫排奡
王鐸狂草《魯齋歌》手卷, 高古勁健, 縱橫排奡王鐸狂草《魯齋歌》手卷, 高古勁健, 縱橫排奡
王鐸狂草《魯齋歌》手卷, 高古勁健, 縱橫排奡王鐸狂草《魯齋歌》手卷, 高古勁健, 縱橫排奡
王鐸狂草《魯齋歌》手卷, 高古勁健, 縱橫排奡王鐸狂草《魯齋歌》手卷, 高古勁健, 縱橫排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