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觀者思維:不再做困局中的當局者

有句話說的好: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對於當下的每一個人來說,我們都身處於互聯網時代的“當局者”,當局者難免身在局中享受互聯網帶來的其樂融融和科技進步,但卻忽略掉互聯網中的快速變化對於我們的影響,我們將如何在這個變換飛快地時代更好地自處。

這些問題可能現在看來有些“庸人自擾”,但當一個大變化突然來臨時,往往會打的我們措手不及。最典型的就是疫情的突如其來,幾乎改變了每一個人的行為意識,從而改變了我們眾多的行為方式。

這種革命性的改變作為身在局中的每一個個體,我們應該如何抓住這個已經日趨成熟看似無懈可擊的時代趨勢,來打破目前所面臨的僵局,更好的推動個人和企業發展?如何在這種局面下保持企業的持久競爭力和個人競爭力?如何更好的在突如其來到來之時,仍然可以獨善其身?


旁觀者思維:不再做困局中的當局者

首先,我們需要一個“旁觀者”,甚至我們需要訓練自己成為一個“旁觀者”。

這個時代已經越來越需要“旁觀者”。”旁觀者“雖然跟我們一樣深陷局中,但是可以自由跳出困局,站在更宏觀的角度看待這個趨勢,並以洞察之力掌握這個時代的千變萬化。

起初,我認為很難有這樣的人,可以真的入局而不深陷,直到,大概1周前我拿到了北京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楊學成教授在《蝶變1》之後的新作《蝶變:;數字商業進化之道》(簡稱《蝶變2》)這本書。在翻看這本書的目錄時就讓我驚喜不已,在辦公室裡直接大呼:“OMG,這本書太讚了,怎麼會有人把這幾十年的趨勢看的這麼透徹?!”

楊教授在《蝶變2》中將數字商業化的路徑歸納為四條:升維、變道、刷新和深潛。像阿里巴巴、小米、華為等數字先鋒無不是經歷了這四條的歷程,實現了商業的進化。這些企業的蝶變經歷能更好的啟發我們的思考進而反思和追問自己的商業實踐到底應該如何進行。

旁觀者思維:不再做困局中的當局者

本書分為兩大部分,共七章內容。

第一部分 數字經濟浪潮

第一部分的三章分別是數聯網、智聯網、信聯網。從互聯網的1.0時代一直解析到目前的區塊鏈技術、區塊鏈經濟、數權社會是怎樣形成的。

第二部分 數字商業進化的四條路徑

第四章:升維——概括商業模式縱向進階,它趨向於更加複雜,也更難駕馭的生態體系。

第五章:變道——在不改變商業模式結構的前提下,但會擴張商業模式的使用場景。

第六章:刷新——如果說變道是把汽車開到另一條道路上的話,那麼刷新就是把人行道改為車道,以使傳統道路的運行效率大幅度提升。刷新不是把自己的車開到別人的道上,而是修好了道,讓別人的車來開。

第七章:深潛——相當於通過挺進縱深的技術創新來塑造整個商業生態的玩法,既改變了車,也重新築了道路。

整本書從數字時代的演變趨勢入手,進行行業大趨勢分析的同時,分析了在數字浪潮裡的先鋒企業是如何取得成功的。其中第二部分數字商業化的四條路經是我看到本書的驚豔之處,迫不及待地在這裡跟大家分享。在這篇文章裡,我主要對升維篇進行分享,因為以微信作為案例給了我極大的啟發。其中包括維度困局以及升維的點線面體的進化過程。

旁觀者思維:不再做困局中的當局者


【升維】

因為數字化的到來,過去那種“井水不犯河水”的時代一去不復返,“跨界打劫”這樣的現象屢見不鮮,所有的產業實踐者必須面對一個“錯位競爭”的全新現實。

1.維度困局

相比於錯位競爭,同緯度競爭是企業經營中的思維慣性。

說到競爭對手我們自然而然會想到我們的同行,絕大部分企業都會將競爭對手鎖定在同一緯度的競爭對手上,實際上,同維競爭是企業經營中的思維慣性。真正可怕的對手實際上根本跟你不在同一個維度上。

比如:一隻大象想去喝水,但是一出門一腳踩死一群螞蟻。對於大象本身來說,只不過是出門喝口水而已,但是對於螞蟻就已經失去了生命。

在螞蟻的世界裡只有螞蟻,根本不知道還有大象這種生物的存在。更可悲的是大象給螞蟻踩死了,還不知道這個世界上還要螞蟻。這就叫做:“我消滅了你,但與你無關。”

在企業經營中,也是完全一樣的情況。在乎同維競爭對手,假設競爭對手真的很厲害,充其量只會妨礙公司的發展步伐而已,但很少能夠構成對企業的致命打擊。

就像真正導致鉛筆圓珠筆產業不景氣的並非其他鉛筆圓珠筆企業的競爭,而是因為出現了打字機和電腦這樣更好的書寫工具。

底層的原因是用戶需求升維了,而我們的商業模式仍然停留在過去。

錯維競爭,高維者勝。高維者幾乎掌控了行業的最終權力。很多企業所面臨的困境實際上是一種維度困境,要想打破這種維度困境。需要升維。


旁觀者思維:不再做困局中的當局者


2.微信升維之路

升維需要點、線、面、體的進化過程。完美的演繹進化,莫過於微信的發展。

微信幾乎成為了國民應用,這款應用是如何在互聯網飛速發展的今天存活到現在的呢?這離不開他的點、線、面、體的進化過程。

(1)點:針樣切入

2011年微信上線的時候主打的口號只有5個字——免費對講機。這5個字反映了用戶的兩大痛點:免費和對講。那個時候微信對標的是三大運營商,雖然微信也可以發文字,但是卻以對講的差異化出山。如果過年再以短信拜年,就會感覺對方“OUT”了。直到今天,幾乎很少有人再看短信了,會感覺短信基本都是廣告,也很少有人再用短信拜年了。

微信的第一次升維,是對短信業務的降維打擊,也是逼迫運營商轉型的分水嶺。同時,微信改變了用戶使用短信的習慣。

(2)線:線狀裂變

很多人都知道移動互聯網是“APP邏輯”,而APP必須要運營,就會有三個指標:下載量、留存都和活躍度。如果微信被下載後,打開率和活躍度都不足,就很容易被用戶卸載。這樣也很難存活下去。

微信針對這一問題,推出了兩個至關重要的功能:朋友圈和公眾號。從此微信再也不用擔心用戶活躍度的問題了。

現在我們利用朋友圈進行裂變,利用公眾號拴住粉絲。這兩個重要功能的出現,讓微信第二步進化成功。


旁觀者思維:不再做困局中的當局者


(3)面:平臺發展

現狀裂變的自然結果是微信成為平臺了。並且推出了微信支付功能。更重要的是,微信支付上線之後,只用了很短的時間就走過了支付寶過去10年走的路,再一次展現了騰訊和微信團隊的產品能力。

支付寶差不多花了10年的時間才讓中國的互聯網用戶習慣電腦、手機支付。結果,微信支付不費一槍一炮就把這些在線用戶收割了。達到這個效果只用了一個類似於遊戲的小功能——微信紅包。

以前別人誰給你1分錢我估計你肯定跟他翻臉,但是自從有了微信紅包,管他幾分錢,你都會迫不及待地搶,因為感覺真好玩,搶著開心。微信紅包的推出,完全符合了人性——喜歡吃喝玩樂。

並且微信支付的誕生儼然為騰訊旗下其他的產品提供了強力賦能。比如當時的遊戲《天天跑酷》《經典飛機大戰》再到今天依然很火的《王者榮耀》因為微信支付讓用戶更容易衝動消費。

但同時,微信已經強大到像一個黑洞,誇張的說,微信生則騰訊生,微信死則騰訊亡。僅僅用微信來承載業務是“殺雞用宰牛刀",必須釋放微信更大的空間,生態演進自然開始。

(4)體:生態演變

隨後騰訊做了一件“衣食住行”一網打盡的事情。

2014年與京東合作,可謂是強強聯手,同時也幫助騰訊找到了構建發生態體系的“標準範式”,其後,屢試不爽。比如:本來騰訊也想做本地生活服務業務,但是如果要做,還要像大眾點評一樣從頭開始到處掃街。那就不如加入,2014年2月騰訊入股大眾點評,佔有大眾點評20%的股份。打造“點評美團”這個騰訊系的本地生活服務平臺。同時,必然引發支付環節,微信支付順利介入。

隨後,騰訊入股滴滴出行,成為滴滴出行的第二股東;

“火車票機票”的同程藝龍網站,騰訊是第一大股東,經過整合之後,同程藝龍獲得了微信的巨大流量,騰訊也佔據了出行板塊業務;

“電影演出賽事”背後的支撐平臺是貓眼電影,2017年11月,貓眼電影與騰訊旗下的微影時代合併,騰訊順勢成為貓眼電影的第二大股東,微信支付介入;

“拼多多”,騰訊曾是第二大股東;

“蘑菇街”騰訊是單一以最大股東;

“唯品會特賣”騰訊是單一最大股東。

騰訊順利完成升維,完成生態演變,將微信支付接入生態圈的每一環。

以微信作為案例進行升維分析,真的讓我看得過癮,很爽。也在從中感覺到,現在的生活中騰訊無處不在。更讓我感受到,作為一名當局者一直處於”迷霧“當中,而本書,跳出當局者本身,利用當局者優勢,以旁觀者的思考角度,來給我呈現了互聯網目前的演變史。



我們說,成功難以複製,失敗總是伴隨。成功的過程和結果確實很難複製,但是成功背後的思維可以借鑑。

我建議大家看這本書,是希望通過這本書的”旁觀者“思維,讓我們重新思考目前的企業處於怎樣的階段,可否升維、變道、刷新、深潛,讓企業走的更好。

打破思維困局,讓我們用旁觀者的身份錯維破局!


旁觀者思維:不再做困局中的當局者


我是@木魚演講

演講教練,溝通講師,書評人。線下培訓學員20000+,歡迎關注我。每天分享職場說話類乾貨和定期好書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