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你为什么不去多赚一些钱?

吃饭的时候,毫无思想准备的我被女儿怼了一下:“妈妈,抿住嘴嚼东西,不要发出bia叽声。”

我一愣。学会吃饭已经四十多年了,从来没有发现自己吃饭方式有什么不合适,也没有人说我吃饭有bia叽声,我吃饭的咀嚼声并不大呀!

关键,我也自认为自己不是一个没有素养的人。甚至曾经还沾沾自喜地标榜着自己是有底蕴的人。

忽然就被十四岁的女儿“嫌弃”了。

是的,当时我就是这样的感觉,被嫌弃。

妈妈,你为什么不去多赚一些钱?

是女儿说话的态度强硬了?还是自己的心灵脆弱了?不就是一句简单的提议吗?何必会那样敏感呢?

我知道孩子的出发点是好的。在她的认知中,她知道了吃饭bia叽声对别人不礼貌,也影响自己的形象。按理讲,我应该虚心接受孩子的提议,“妈妈以后注意”。

甚至我还可以趁机提出建议:“你为了让妈妈变得更好的提议妈妈接受,那妈妈为了让你变得更好的提议你也要接受”。

然后互相督促互相理解,皆大欢喜。

然而,当时的我根本控制不了自己的抵触情绪:“你才多大?就开始对我挑三拣四了?你知道什么了,就开始干涉起我了?”

“我并没有觉得我吃饭方式有啥不妥,你听见我吃饭咀嚼声大了?你凭什么对我指手画脚了?”

妈妈,你为什么不去多赚一些钱?

“再说,我四十多年养成的习惯,怎么能够改掉?”我一连的串质问脱口而出。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二十年前和现在,你没有尝试去改,你怎么知道自己改不了?”女儿抗议我的负面情绪的发作。

“你既然知道这个道理,你为什么在学习上做不到?”

“我一直努力在做啊!难道我没有努力学习吗?”

两个人的对话不由得就充满了浓浓的火药味。

最后以各自憋了一肚子气暂时告一段落。

其实,事后我回想起来,自己确实有点情绪激动了。

妈妈,你为什么不去多赚一些钱?

但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自我了,他们根本不会顾及别人的感受。他们总是理所当然地去要求别人。记得小时候,我们姐弟七个,根本不敢用这样的态度和父母说话。

那时候的父母在孩子们面前,有绝对的权威,基本上是说一不二。哪轮得到我们对父母提意见或建议了!

现在的孩子们不同了。什么尊重孩子,了解孩子的想法,有的放矢地教育孩子,学会和孩子做朋友,等等。一堆的教育理论,让人无法反驳。

但请问:“现在孩子们的心灵上的脆弱,一定程度上是不是这样的教育理念造成的?”

有一个热点话题,说想要买品牌鞋子的孩子被单亲妈妈拒绝后,他责问妈妈:“你为什么不去多赚一些钱?”

妈妈,你为什么不去多赚一些钱?

在这个孩子眼里,他买不到品牌鞋子是因为妈妈没本事造成的,妈妈应该内疚。这个孩子,竟丝毫想不到妈妈独自抚养他的辛苦吗?他有这样的思想,是他的错还是妈妈教育的失败?

是因为这些因素的影响,我才不能容忍孩子对我吃饭的挑剔吗?

在我内心深处,女儿是不是还应该是那个我说什么她就去做什么的乖乖女呢?什么时候,她竟然开始羽翼丰满了学会审视的眼光看待我了?她会不会也变得像那个孩子一样不懂事呢?

深层次思考我发怒的原因,还有一个主要的因素,那就是女儿一直都是那么循规蹈矩地生活着,我担心她会很压抑。

说严重点就是古板,不懂得变通。说好听点,她活得太拘谨了。“恭谦礼让”样样俱全。

妈妈,你为什么不去多赚一些钱?

对所有人都毕恭毕敬,根本不敢有任何违抗,在她的思想中,那样对人不礼貌。从来不觉得自己的优点是优点,可是谦虚的过头了就是典型的自卑。排队的时候,只要有人插队,她会本能地让开,这种无原则的礼让常常让我很抓狂。我在替女儿着急。

我怕这个急功近利的社会容不下我那善良的女儿,我怕她过度的谦让会毁掉她对美好的向往,我怕她拘谨的生活态度让她变得木讷呆板,我怕她的温文尔雅成为别人伤害她的缺口……

所以我着急,却不会引导她怎样掌握这些美德之间的关系和分寸。

所以才在她试图让我也和她一样遵守她认为的规则时候暴跳如雷。

我不希望她如此谨慎地做每一件事情。

记得小学入学的第一天,女儿是被爸爸扛在肩上送进去学校的。

妈妈,你为什么不去多赚一些钱?

因为女儿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多的人,她在人群中唯唯诺诺不敢挪动一步,生怕挤到别人。我站在女儿的班主任老师面前,第一句话就是:“老师,我知道你喜欢听话的学生,但我希望我的女儿能够学会调皮捣蛋一些。”女儿是幸运的,她一直都遇到鼓励她学会放松自己、学会幽默风趣的老师。

就这样,女儿还是循规蹈矩地成长着,丝毫不敢尝试一下奔放的感觉,更别说犯错误的事了。

于是我也一直以鼓励女儿为主,很少去批评她、指责她。想不到,现在女儿反过来来指责我了!

尽管女儿一直辩解她没有指责我的意思,但我一下就联想到那个指责妈妈为什么不去多赚钱的孩子的不懂事。

我一边想鼓励女儿活泼开朗,一边却又担心她会成为不懂事的人。这其中的分寸确实不好拿捏。

妈妈,你为什么不去多赚一些钱?

很多事情、很多道理人们心里都懂,但实践起来又是另一回事。毕竟人生没有统一的模具,不是谁都是按规则出牌。从这件事的争执中,我更加意识到教育孩子的不易。孩子在成长,无论身体还是思维。而家长,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己,才能跟得上孩子成长的脚步。陪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父母自我成长的过程。面对孩子的挑战,暴怒只会显得自己更加弱小。

想要孩子真正信服,除了要不断跟进各种知识体系,更需要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

人们说家长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面镜子。家长除了要做好这面镜子,还需要教会孩子如何照镜子。

不然,孩子的不懂事,就是家长教育的失败!

​作者:竻斗沄谈情

原创声明:此文稿为竻斗沄谈情独家稿件,原创不易、请勿抄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