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大製作的“偽精品”,“求多求全”終成敗筆!

這年頭,國產爛劇看的多了,爛的方式也是“與日俱進”,最開始的爛劇,就是字面意思的爛,

從服化道到演員演技到劇本,爛的一塌糊塗。

《清平樂》:大製作的“偽精品”,“求多求全”終成敗筆!

而與這些爛劇對應的,就叫做精品劇,精品劇裡的精品劇,就是神劇。

《清平樂》:大製作的“偽精品”,“求多求全”終成敗筆!

但是,在精品劇裡,還有一種劇,它們都是大製作,有著豪華的演員陣容,集數至少50往上,花了重金砸進了服化道里,讓你能從畫面就能感受到這部劇的精緻華美,粗略一看你還以為又是一部大製作的神劇,可真等你開始追了才發現,完全不懂這部劇在講什麼,很快就棄坑了。

《清平樂》:大製作的“偽精品”,“求多求全”終成敗筆!

沒有主題,內容空洞的精品劇,在董哥哥看來,就是所謂的“偽精品劇”。

而最近口碑急轉直下評分暴跌的《清平樂》,就屬於這樣一部“偽精品”作品。

《清平樂》到底想講什麼?

董哥哥覺得吧,任何好的故事,都必然是有一個鮮明的主題的,沒有主題的故事,就像寫文章沒有標題主旨,辭藻再華麗,終究只是殘次品。

而《清平樂》的問題就在於這裡,董哥哥想是很多給這部宋朝歷史劇打差評的觀眾最想不明白的問題,節奏本來就拖沓,內容又多,根本讓你看出來,這部劇真正想講的是一個什麼故事。而要搞懂這個問題,咱們不妨看看《清平樂》的原作想講的又是什麼。

《清平樂》改編自米蘭Lady的《孤城閉》,原作故事講得很簡單,說白了,就是在宮廷鬥爭的臺子下,公主愛上了一位宦官,併為了這個宦官不惜和自己愛人離婚的狗血愛情故事。

《清平樂》:大製作的“偽精品”,“求多求全”終成敗筆!

在董哥哥看來,這個故事逼格其實不高,但是卻很戲劇性也很有意思,而且主題也很鮮明,就是謳歌女性愛情獨立的味道,題材選的就討巧,試問哪一個吃瓜觀眾不會對這種公主與宦官之間動人的愛情故事而感興趣呢?再加上這麼一個深層次的內核,這也是原作能大火的一個重要原因。

當然,另一個原因是原作僅有40萬字左右,在現在網絡小說動輒上百萬字的環境下,這樣的篇幅也只夠講個短小精幹的故事了。

《清平樂》:大製作的“偽精品”,“求多求全”終成敗筆!

那麼話說回來了,作為原作改編的《清平樂》,它也想講這樣一個愛情故事嗎?肯定不,張開宙導演這麼有逼格的人,能把40萬字的稿子改編出足足69集的量,人家是要把《清平樂》往歷史神劇的方向打造的,怎麼讓歷史神劇的故事主線僅僅圍繞著男女愛情呢?太掉價。

那得講什麼才能夠得上歷史神劇的逼格呢?那當然是皇帝的一生這樣宏大主題的故事啊!

《清平樂》:大製作的“偽精品”,“求多求全”終成敗筆!

你想想,這種講皇帝一生故事的歷史劇,是不是以前特別多,什麼《漢武大帝》,《康熙王朝》,個個都是神劇,所以在董哥哥看來,拋棄了原作主旨的《清平樂》其實真正想講的故事應該是宋仁宗一生的故事。

求多求全,就是最大的敗筆

相比漢武大帝,或者康熙大帝這樣歷史上的傳奇君主,宋仁宗要顯得普通許多,儘管宋朝是詩詞賦頌的傳奇時代,但宋仁宗沒那麼多傳奇的個人故事,在董哥哥看來,如果69集就為了講宋仁宗的故事,那這故事真的一般人真看不下去,因為沒什麼吸引點啊,難道看皇帝寫一輩子奏摺嗎?

《清平樂》:大製作的“偽精品”,“求多求全”終成敗筆!

張開宙導演自然也知道這個問題,那怎麼辦呢?擴充內容啊,把權謀劇的內容,朝堂劇的內容,當然還有後宮宮鬥劇的內容都加進去,結果就有了這個體量極為豐滿的宋朝歷史劇。

但是,體量豐滿內容多真的就是好事嗎?董哥哥想,如果在保證主線故事不崩的情況下,你能把加進去的每一個內容都做到精緻優秀,那肯定是好事啊。

但問題是,《清平樂》做到了嗎?顯然並沒有,正因如此,在董哥哥看來,求多求全反而成了《清平樂》的最大敗筆。

《清平樂》:大製作的“偽精品”,“求多求全”終成敗筆!

講朝堂故事,怎麼說呢,《清平樂》確實在朝堂故事上花了重筆墨,宋仁宗時期幾乎所有的名臣全部都露臉了,但真的也就僅僅只是“露臉了”這種程度,這些名臣角色之間的故事也基本沒怎麼展開去講,故事講得也都是小的政治事件,關鍵是事情還講的沒什麼意思,就跟宋仁宗歷史名臣走秀一樣的感覺,觀眾看不下去不是理所當然的嗎。

《清平樂》:大製作的“偽精品”,“求多求全”終成敗筆!

講宮鬥劇吧,董哥哥覺得《清平樂》的宮鬥劇拍的就跟玩兒一樣,皇后人設分裂,前後行為宛如一個精神分裂患者,至於張貴妃,你們懂得,現在網上罵的多厲害,更加莫名其妙,相對來說,只有禾兒這條線咱們觀眾還能看得下去。

《清平樂》:大製作的“偽精品”,“求多求全”終成敗筆!

多而不精,內容雜亂,這就是披著大製作服化道精美的《清平樂》的問題所在。

理想很好,現實殘酷

其實董哥哥覺得吧,張開宙導演是個很有追求的導演,如果人家真奔著撈錢來的,那劇本真不用改的這麼多,原作的故事就挺吸引人的啊,但張導演真正希望的是,觀眾們不僅能從《清平樂》裡看到那個時代女性愛情的悲哀,上至皇庭貴族,下至黎明百姓,觀眾們也能從《清平樂》裡看盡宋朝的人間百態。

《清平樂》:大製作的“偽精品”,“求多求全”終成敗筆!

《清平樂》:大製作的“偽精品”,“求多求全”終成敗筆!

正因為如此,在還原歷史這個部分上,《清平樂》做的確實沒得說,很好。但畢竟影視劇服務的對象是觀眾,不是歷史課教授或者考古學家,如果大家都是以還原歷史程度高不高來衡量作品好不好,那國內的歷史劇都沒法看了。

所以,董哥哥覺得,張開宙導演的理想是好的,但他的理想與現實是有些矛盾的,

而另外一個層面去講,歷史神劇可不是什麼人都能拍出來的,董哥哥始終還是覺得以張開宙導演現在的水平還有這部劇的故事腳本打磨程度,想和《漢武大帝》或者《康熙王朝》那樣的神劇比肩,有點痴人說夢的味道了。

《清平樂》:大製作的“偽精品”,“求多求全”終成敗筆!

而雜亂繁多的內容,最終導致的結果也讓這部劇失去了真正的主題,在董哥哥看來,《清平樂》是有機會成為很好的精品歷史劇的,

但因為它自身的問題,它失去了這個機會吧。

最後說回開頭的那個偽精品這個話題,爛劇和偽精品究竟誰更差,在董哥哥看來,爛劇肯定是更差的,因為爛劇完全是導演不尊重觀眾,給觀眾喂垃圾,但偽精品呢,它彷彿又像是往一個無底洞裡倒牛奶,浪費了無數牛奶,但洞,還是沒能填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