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一本书,品读休闲时光

不知是不是读书月的影响,加之疫情不能聚众的原因,外卖书被送上了热搜,不过外卖平台本就不是只负责餐饮,可送的类别还是挺多的,虽说已有书店入驻外卖平台(尚未看到),不知点单中要放入哪些书籍,新书?畅销?还是自己可以搜索,只要书店有的都可以,海天书店挂出的界面里显示的是“点菜”,没人否认读书就是一种品味吧,商品栏里除了文具用品和教材,就只有一本《解忧杂货店》,用于外卖,似乎还挺应景的。

外卖一本书,品读休闲时光

嘀嘀,您的外卖配送中(via 网络)

国内的名书店以及独立书店还是挺多的,能撑十几二十年,或者为众人所知都挺不容易的,都靠一点一滴做下来,就是在坎坷中发展下来,印象中打小起除了新华书店就没见过其他的书店,一者是待在偏远的小县城,二者是那时哪有人愿意做这没多少毛利的买卖,或许能租书的倒是吸引了一批想要看书的人的欲望,通过这种方式撑起一批书店的小规模发展。

外卖一本书,品读休闲时光

街边小书店(via 网络)

不过总有爱书人,也总有想要与他人分享书的爱书人,或独自或结对将书店经营起来,加点二手书,加点旧唱片,书店似乎能慢慢维持下去,但任何事物都会有瓶颈期,当发展到一定程度,社会、需求都会要求有所变革,要么就走向下滑的道路,实体书店也是经历过这样的阶段,之后变革出现了“书店+”,最初是由谁提起来的就无从考究了,诚品书店就是这其中的成功典范之一,从“书店+咖啡”—“书店+分享会”—“书店+咖啡+衍生品+分享会”,品牌、连锁就要做大做强,从书店衍变为一种生活方式,书中有衣食住行到精神,书店就是把书中最好的过成了生活。

外卖一本书,品读休闲时光

诚品书店(via 网络)

生活里有城市,也有乡村,先锋就从城市开进了乡村,谁说城市好风光,乡村不能有之,书中不止阳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书店复之,费孝通先生笔下乡土之中见国家,待农村包围城市之时,就是书之生活真正成真的时候,这条路尚远,亦在进行中。

外卖一本书,品读休闲时光

碧山书局(via 网络)

回到外卖时刻之前,还有条路也来聊一聊“电子+书”,国内书籍的均价在三十多,算是整个书籍市场最便宜的了,但是对于我们一个个上班族来说偶尔买个一两本倒是能接受的,没人经得起把要看的书都买回来,“花钱+没地儿放+死重+出门携带不方便”,那就虚拟化吧,互联网用它强大的功能造就了“电子书”,幸福了千万人。就拿自己来说,电子/纸质9-9.5:1的样子,但是纸质书质感、味道的魅力是无可比拟的,这就是实体书店以真实走进生活,用真实对决电子。

外卖一本书,品读休闲时光

书的海洋(via 网络)

当走进一家书店,无意之中被一本书吸引,就地徐徐翻开,沉浸于书的海洋;或者在一阳光午后,窝在沙发,手边一杯茶,脚旁一喵主,突然想看一本书,于是打开手机立马下单外加一份甜点,安心等待,阳光洒下来将睡时分门铃响了,书到了,重新沏一杯热茶,翻开书页尽享休闲时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