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賦閒六年,為何與曹操相遇後,便成為“鬼才”

東漢末年,諸侯自立,袁紹以“清君側”的名義討伐董卓,豪傑紛紛響應,謀士慕名而來,身在亂世,誰都想建功立業,在這樣的情形下,郭嘉慕名而來,遺憾的是,這次北行之路並不順利。

郭嘉在來到袁紹大軍後,便對袁紹謀臣辛評,郭圖說出“喜謀劃而無決斷,與他共謀事,實在是難”,從郭嘉對袁紹的點評中也不難看出,在郭嘉眼中,袁紹是一個喜歡謀劃天下之人,但沒有抉擇,難成大事,於是,郭嘉這一走,便賦閒了六年。

郭嘉賦閒六年,為何與曹操相遇後,便成為“鬼才”

六年時間匆匆而過,天下依舊大亂,曹操因戲志才去世而鬱鬱寡歡,荀彧便向曹操舉薦了郭嘉,此時的曹操相對於袁紹來說,可以說是一無所有。

然而,郭嘉一眼便看中曹操,《三國志郭嘉傳》也記載“彧薦嘉,召見,論天下事。嘉出,亦喜曰:真吾主也。”,從這裡來看,也不難看出,郭嘉與曹操相遇,究竟是怎樣的一場主臣相識。

郭嘉賦閒六年,為何與曹操相遇後,便成為“鬼才”

眾所周知,曹操善於識人論天下,為此,曹操還曾與落魄的劉備煮酒論英雄,把酒言歡之際便指出天下英雄,而郭嘉何嘗不是如此,縱觀袁紹“百萬大軍”,在郭嘉眼中,依舊是難成大事。

這一次的主僕相知,頗有隻因多看你一眼的意味,而郭嘉也沒讓曹操失望,提出著名的“十勝十敗”,讓袁紹百萬大軍成為泡影。

郭嘉賦閒六年,為何與曹操相遇後,便成為“鬼才”

建安三年,程昱提議曹操殺死劉備,以絕後患,而郭嘉認為劉備為漢室代表,有英雄氣概,在落魄時投靠曹魏,我們卻將它殺害,讓天下賢才如何作想,除一人之患,卻危及四海聲望,實在不值得。

在指出未來隱患後,郭嘉便用再言“古人有云:一日放縱敵人,便成數世的禍患”,從郭嘉話中也不難看出,郭嘉希望曹操軟禁劉備,正如挾天子令群臣,讓劉備也成為傀儡,這樣,進一步可碾壓東吳稱霸天下,退一步,雄踞中原大勢已成,然而,曹操卻選擇了誠心感化劉備,也就有了後來的“煮酒論英雄”

郭嘉賦閒六年,為何與曹操相遇後,便成為“鬼才”

郭嘉是曹魏的左膀右臂,對此,曹操常年把“知我者,奉孝也”掛在嘴邊,除此之外,曹操也不止一次的表示,在自己死後,要把曹魏的一切都託孤給郭嘉,然而,郭嘉早年病逝,未能遂人願。

赤壁之戰,曹操戰敗而歸,這一次戰役,讓劉備站穩腳跟,有了角著天下的實力,這也讓曹操意識到自己在有生之年,大統一的夢想基本實現破滅,沒了郭嘉,萬事都難,《三國志》也記載“劉備,吾儔也,然得計少晚”,對於這樣的直觀影響,曹操卻說出了“若奉孝在,何至於此”,可見,郭嘉在曹操心中的地位有多高。7

郭嘉賦閒六年,為何與曹操相遇後,便成為“鬼才”

看到這裡,相信很多人都好奇,曹操由於禮賢下士,手下謀士如雲,諸如荀彧、荀攸、典韋、鍾繇、程昱等人,為何曹操會鍾情郭嘉一人,難道只因郭嘉“多看”了一眼曹操?

其實,我們在仔細看下三國,就不難發現,曹操獨愛郭嘉並不是沒有理由,從性格來說,曹操與郭嘉都屬於離經叛道之人,曹操因小時愛說謊,便有了“阿瞞”的小名,寓意欺上瞞下,而郭嘉同樣放蕩不羈愛自由。

郭嘉賦閒六年,為何與曹操相遇後,便成為“鬼才”

當初,陳群向曹操吐槽郭嘉不檢點,而曹操在表面表揚陳群后,在暗地裡卻為郭嘉喝彩,為郭嘉愛自由而感到高興,正如“此乃非常之人,不宜以常理拘之”,《三國志》也記載“二人行則同車,坐則同席”,再一次證明曹操對郭嘉的鐘愛。

其實,郭嘉之所以有這樣的地位,主要是郭嘉對曹魏一心一意,當初,郭嘉在臨死之際,還指出司馬懿是鷹目狼顧,非人臣也,能用則用,不能用便儘早除掉,遺憾的是,曹操顧忌曹丕,終究讓司馬懿偷走了勝利果實。

郭嘉賦閒六年,為何與曹操相遇後,便成為“鬼才”

而曹操手下的其他謀士為何不得曹操真心真意的歡喜呢?自從天下大亂後,無數謀士都心繫漢朝,諸如荀彧,他選擇曹操的目的就是為了通過曹操來保全漢室,並不是真心輔佐曹操奪得天下,幫助曹操稱雄,而郭嘉卻是一心一意的幫助曹操稱雄。

就這樣,曹操與其他謀士之間始終有一道心坎,雖然看起來親密無間,但始終跨不出這一步,我們在仔細看下三國演義,就不難發現,當曹操每次領兵出征之際,任憑其他謀士如何勸導,曹操都不管不顧,這時的謀士是隻有獻策,用不用在於曹操,而郭嘉的每次獻策,曹操都會慎重考慮,三思而後行,完全不會不管不顧。

郭嘉賦閒六年,為何與曹操相遇後,便成為“鬼才”

而從曹操個人來看,是屬於那種生性多疑的人,對於任何人都保留三分態度,因曹操不信身邊的侍衛,還曾“夢中殺人”,對於一個君主,自然需要一個能夠推心置腹的人,於是,郭嘉便走中了曹操心中,只因郭嘉一心為曹魏,不同於荀彧等人。

在這樣的內心使然下,曹操自然獨愛郭嘉,都說士為知己者死,曹操一心待郭嘉,善於識人辨物的郭嘉,自然願肝腦塗地,因為郭嘉知道,自己遇到了明主,還遇到了一個與自己臭味相投的人,都說時代造英雄,曹操又何嘗不是造就了鬼才郭嘉?

郭嘉賦閒六年,為何與曹操相遇後,便成為“鬼才”

如果,袁紹有抉擇之力,或許,當初的郭嘉不會沉寂六年,這六年,號稱鬼才的郭嘉早為袁紹定天下大勢,也就沒有後來的三分天下,然而,凡事沒如果,明主究一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