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渝深等6市納入 金融科技“監管沙盒”試點

記者27日從中國人民銀行獲悉,為深入做好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工作,人民銀行支持在上海市、重慶市、深圳市、河北雄安新區、杭州市、蘇州市等6市(區)擴大試點,引導持牌金融機構、科技公司申請創新測試,在依法合規、保護消費者權益的前提下探索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賦能金融“惠民利企”,紓解小微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普惠金融“最後一公里”等痛點難點,助力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著力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水平。

新網銀行首席研究員、中關村互聯網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金融科技發展有利於打破“信息孤島”,實現信息共享,將大大提高服務對象獲得金融服務的可能性,有利於緩解民營小微企業融資困境。但金融科技也可能帶來一定風險,而且風險的隱蔽性、破壞性和外溢性更強。

著眼於金融科技的特徵,一直以來,人民銀行探索設計包容審慎、富有彈性的創新試錯容錯機制,劃定剛性底線、設置柔性邊界、預留充足發展空間,努力打造符合我國國情、與國際接軌的金融科技創新監管工具,並於去年12月在北京啟動試點。目前第一批6個創新應用已開始測試,這些項目聚焦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在金融領域應用,涵蓋數字金融、供應鏈金融、普惠金融等應用場景。

“此次試點範圍擴大到上述6市(區),將有助於進一步借鑑‘監管沙盒’理念,創新監管方式,提升監管效率,更好地實現發展與風險、創新與合規的有機統一。”董希淼稱。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範一飛前期撰文向外傳遞了我國金融科技創新監管工具進一步探索的方向。他表示,科技公司在滿足門檻要求的前提下可直接申請測試,涉及的金融服務創新和金融應用場景則須由持牌金融機構提供。科技公司既可聯合金融機構共同申報,也可單獨申報後結合應用場景選擇合作金融機構。

下一步人民銀行將發揮好創新監管工具的引領、孵化作用,為金融科技創新應用提供安全便捷的測試環境,鼓勵金融機構深挖科技創新潛力、加大數據融合力度,在保障資金與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基於線上渠道、遠程服務等方式暢通金融“綠色通道”,為老百姓和中小微企業提供更加精細化、人性化、有溫度的金融服務,更快更好推動金融業數字化轉型。

董希淼建議,未來金融科技監管可圍繞三個重點方面繼續推進:一是建立健全法律法規體系,保障技術運行過程中的法治化、規範化;二是借鑑“監管沙盒”創新式監管模式,測試最佳監管途徑,也為金融科技創新提供相應的空間和制度保障;三是深度運用監管科技手段,提升監管能力和效率,使監管能力和監管方式與金融科技發展相適應。(記者 李丹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