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龍舟習俗在嶺南水鄉地區廣泛流行,是各地端午民俗活動的重要內容。揭陽賽龍舟的歷史悠久,據清雍正《惠來縣誌》載:端午……於溪港池塘集舟競賽,奪取旗標。當地傳說丁日昌晚年定居揭陽曾廣邀龍舟競賽,並授予揭陽棉樹村紅龍“欽差大臣丁賞”錦旗。揭陽榕江南北二江、練江、龍江等江河水深流長,適宜龍舟競渡,是故賽龍舟在揭陽廣泛分佈於榕城、揭東、普寧、惠來、漁湖等地。
揭陽龍舟分龍頭、龍頸、龍身、龍尾四部分,其龍頭高昂、龍尾高翹、龍身彩繪,形象逼真,雄偉壯觀。龍頭以樟木雕刻,其龍嘴張開、龍牙整齊成排、龍舌可伸縮擺動;龍角用真鹿角,也有地方為獨角龍;龍鬚有黑、紅兩色,各村一經確定永不更換龍鬚顏色。龍頸正中畫八卦,意為闢除鬼魅;龍身兩側有對稱的“雙龍搶寶”、“八寶”、雙鳳、蝙蝠等圖案,都有鎮邪作用。揭陽地區龍舟多設51橈,鼓手、鑼手和舵手各1人,部分地區還有身份高或出資多的人背坐龍舟最前面,稱“倚龍規”。
端午節前數天,主事人擇定時辰,到龍船厝取出龍身、龍骨,並用竹篾將龍骨絞縛在龍身上,再裝龍頭、龍尾,祭奠開光後即可下水。下水的龍舟須先到榕江邊的龍王廟祭拜龍王,然後才能聯繫比賽。端午比賽的橈手由主事人擇定,並將編號的船橈送到橈手家中,當地稱“分橈”。揭陽龍舟競渡有表演賽、友誼賽、奪標賽、錦標賽和計時賽五種形式。表演賽又稱“和龍”,為各龍舟在河道並駕齊驅、來回穿梭;友誼賽無勝負之分,速度較快的龍舟頭橈或前三橈停劃舉橈等待後面的龍舟,稱“企橈”,同一賽程中“企橈”次數多者則表示龍舟實力較強;奪標多指鄉村小型競賽,以搶旗奪標決勝負,而錦標賽則是有組織的大型比賽,會決出各龍舟名次;計時賽以賽時短者為勝。舊時賽龍舟有村與村比賽,有一村之中圍與圍比賽,還有同姓村中各輩序的比賽。端午當天,江中鼓聲如雷、吼聲震天,兩岸人山人海、銅鑼聲鏘,可見其盛況,舊有“榕城南門龍舟賽,引來全縣一半人”的民謠。
揭陽榕城古稱“水上蓮花”,為賽龍舟習俗提供了卓越的自然環境,同時推動了賽龍舟揭陽數百年的興旺歷史,端午期間健兒賽龍奪錦、鄉民祈福納祥,已融入了當地群眾的生產生活之中;揭陽賽龍舟活動融匯潮汕鄉邦人文,各種儀式莊重考究,蘊含了濃厚的民俗文化內涵和獨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對於研究潮汕地區社會歷史與民風民俗具有重要的價值。
伴隨著現代化的發展和文化多元化的衝擊,傳統賽龍舟的風俗在鄉土社會中的活力與影響愈來愈小,加之青壯年大多外出打工,龍舟橈手隊伍也面臨逐漸萎縮的困境,亟待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