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立遺囑只給女兒一元錢:百萬遺產講述了一個道理

最近看到一個新聞,上海一老人在臨終前立下遺囑:我的遺產留給女兒吳某一元,其餘財產包括房產一套、存款80萬,全留給陳女士。

老人立遺囑只給女兒一元錢:百萬遺產講述了一個道理

這位陳女士是女兒給老人請的保姆,伺候老人僅短短的3個月。

所有人都在疑問,是什麼能讓老人對自己的女人如此冷漠?有是什麼讓陳女士獲得鉅額遺產?

01原來從來沒有了解過父母

老吳在女兒出生後,為了女兒的健康把煙戒了,在與妻子離婚的時候淨身出戶,只要女兒,在女兒的成長過程更是投入全身心的愛,把女兒當成掌中寶,是女兒為生活的全部。

老人立遺囑只給女兒一元錢:百萬遺產講述了一個道理

無論從哪個方面,老吳對女兒的愛沒有一絲的摻假,物質與財產不及女兒的萬分之一,父女兩人的感情也一直很好。

隨著女兒的長大成人,結婚生子,有了自己的小家,老吳和女兒的關係也越來越冷淡,越來越陌生。

電話次數逐漸減少,最後變一個月都沒有一個電話,兩家僅僅一個小時的路程,半年也見不了一次。

在你成長的道路上,你的爸媽也是這樣照顧你的嗎?在你需要陪伴的時候,你的爸媽也是對你不管不顧嗎?

爸媽用自己的人生鋪墊你成長的路途,而你在他們晚年的時候,在需要子孫承歡膝下時,卻遠遠的觀望。

後來老吳年紀大了生病住院後,一個人在病床上躺了3個月,女兒僅僅來看望了2次,給老吳請了一個保姆陳女士。

老人立遺囑只給女兒一元錢:百萬遺產講述了一個道理

陳女士細心的照顧了3個月,最後老吳撒手人寰留下遺囑。

只留給女兒一元錢,其餘的80萬養老錢財,房產一套都留給了陳女士。

老吳對自己的遺囑沒有任何解釋,也同時解釋了女兒對自己的照顧不及一個保姆對自己的照顧。

老吳在離婚的時候可以不要財產,在去世的時候,只給女兒留一塊錢,可以看出,老吳只想用遺產的方式告訴自己的女兒,他很痛心,很失望。

@網友留言,老人太狠心了,自己的女兒難道都比不上一個保姆的照顧!

@網友留言,一個保姆的照顧價值幾百萬,與自己女兒的感情只值一元錢嗎?

@網友留言,老人是有多失望,多傷心,才把上百萬的遺產給了一個保姆。

小時候你想吃糖,你會跟爸媽說,“爸爸/媽媽,我要吃糖”。爸媽老了,你可曾瞭解爸媽想要什麼?小時候爸媽努力會給你你想要的,你卻從來不知道爸媽想要什麼。

父母老了,想要的是兒女的陪伴,父母生病住院了,想要的是子女的照顧。

02原來母親的人生苦你從未到達

當你有了自己的孩子時,你還知道為人母、為人父是多麼偉大。

2018年9月10日,我有了自己的孩子,母親來伺候我的月子,在月子期間的朝夕相處,才知道母親的節儉,母親的思想,母親的人生。

母親生於60年代,沒有改革開放,沒有走進新時代。

老人立遺囑只給女兒一元錢:百萬遺產講述了一個道理

年僅14歲的母親每天都要去集體上工,記工分,爭取過年過節領上來年的糧食,吃個飽飯,一年到頭的衣服都是姐姐留下的舊衣服,每天吃的糧食都是粗糧,沒有任何油水,吃飽飯都是一種奢侈。

母親說“那時如果能有一點豬油、蔥花做出一大鍋飯,家裡的碗都不用洗,都會把碗舔的乾乾淨淨。不像你們現在的年輕人,挑三揀四,不吃這不吃那。”

母親總是把剩飯剩菜留著下頓吃,從來都不浪費糧食,不怕細菌,不怕過期。不是因為母親聽不懂我們說的,是母親的人生經歷造就了現在的節儉。

後來生活越來越好了,日子也越來好,母親的衣服總是疊的整整齊齊,家裡收拾的乾乾淨淨,飯菜做的色香味俱全,不再為物質發愁,可是母親父親老了。

老人立遺囑只給女兒一元錢:百萬遺產講述了一個道理

我們做兒女的也各自有了自己的小家,從來也不知道爸爸媽媽愛吃什麼,總想讓他們嚐嚐我們愛吃的東西,卻發現,他們的牙齒咬不動了,腸胃受不了了。

父母老了,在他們的年代,他們的人生,有不同的故事,只有聽聽他們的故事,你才會設身處地的理解他們,瞭解他們。

03原來父母的要求很簡單

最近,一段2分鐘的視頻刷爆了朋友圈,也圈中了無數內心。

老人立遺囑只給女兒一元錢:百萬遺產講述了一個道理

視頻中跳舞的男子名叫劉學東,他與妻子去探望生病的母親,90歲的老母親突然說“東東,你給我跳個舞看看”。

沒有學過舞蹈的58歲劉學東,即興發揮,為母親笨拙的跳起了舞,母親高興的探著身子,目不轉睛的看著劉學東。

拍視頻的妻子說“60歲的兒子給90歲的老母親跳舞,感覺回到了小時候。”

小時候的父親母親會陪我們玩耍,當我們傷心哭鬧的時候,父親母親總是想法設法的哄我們開心,父親母親老去,我們是否想方設法得哄他們開心,為他們撫去憂愁。

58歲的鄧學東,是南寧醫科大學附屬蘇州醫院超聲中心主任醫師,桃李遍地的博士生導師,所有的身份和名譽,在母親面前,只有“兒子”二字。

老人立遺囑只給女兒一元錢:百萬遺產講述了一個道理

無論你現在擁有多少名譽與財富,你的父母是你財富來源之根本;無論你現在擁有多少身份的象徵,你在父母面前的身份只有“兒子/女兒”。

看著鄭學東母親高興的樣子,可以看出來,鄭學東的給母親跳的舞蹈,不僅溫暖了母親的心,更溫暖了我們做兒女的心。

小時候生病的我們,最想要的是父母的懷抱,父母生病的時候,最想要的是我們的陪伴;小時候,父母的懷抱溫暖著我們的成長,父母老了,我們的陪伴才能溫暖父母的心。

04時光不老,陪伴正好

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孔子

孔子的“父母在,不遠遊”,是想告訴我們,當父母在的時候,經常的陪伴父母,當父母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隨時可以幫父母做一些事情。

就像歌曲《常回家看看》的歌詞那樣

找點空閒 找點時間

領著孩子 常回家看看

帶上笑容 帶上祝願

陪同愛人 常回家看看

媽媽準備了一些嘮叨

爸爸張羅了一桌好飯

生活的煩惱跟媽媽說說

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談談

常回家看看 回家看看

哪怕幫媽媽刷刷筷子洗洗碗

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呀

一輩子不容易就圖個團團圓圓

常回家看看 回家看看

哪怕給爸爸捶捶後背揉揉肩

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呀

一輩子總操心就奔個平平安安

常回家看看,是無數為父母的心聲,不要求兒女一日三餐的供養,只希望兒女常回家看看。

趁父母健在,時常陪伴在側,時光稍縱即逝,別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時候,悔時晚已。

時光不老,陪伴正好,願天下父母健康長壽!

共勉!!!

喜歡我的加關注,不迷路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