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思想一生都在變,讀他的詩歌方知,這才是變的根源

本人由雄觀大歷史原創,請勿轉載、洗稿,違者必究

蘇軾思想一生都在變,讀他的詩歌方知,這才是變的根源

斗轉星移,春去秋來。

人的思想會因環境的變化而變化,也會因人為因素的變化而變化,這就好比真理,會隨著人們認知層次的提升和所處環境的改變而改變。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有很多人在經歷艱難困苦和大風大浪後思想蒲然昇華,性格由原本的積極變得消極。宋代著名的文豪蘇軾就是其中之一。

蘇軾由積極變得消極,影響最大的事件就是“烏臺詩案”。

公元1094年,王安石主持變法,但蘇軾與王安石政見不合,兩相攻擊。雖然被下放到湖州,但蘇軾心中不服。後來就寫了一首叫《王復秀才所居雙檜二首》的詩,其中一首的內容是:

凜然相對敢相欺,直幹凌空未要奇。

根到九泉無曲處,世間惟有蟄龍知。

這首詩後來被人添油加醋,拿來作為攻擊蘇軾的工具,誣陷蘇軾攻擊天子。

經過一番周折,蘇軾最後被關進大牢,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烏臺詩案”。

這個案子最終的處理結果是,蘇軾做了三個月的牢,最終以被貶嶺南而告終。

“烏臺詩案”之後,蘇軾的思想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原本他遵從儒家“以天下為己任”的思想,逐漸的變成遵從佛家“超然物外、迴歸自我”的思想。

蘇軾思想一生都在變,讀他的詩歌方知,這才是變的根源

“烏臺詩案”前,蘇軾能以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那種抱負和偉大的胸襟膽魄幹好本職工作。

被貶斥到嶺南後,蘇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淡泊明志,修己以敬,只能掃好自家門前雪,也顧不上他人瓦上霜了。

他已由積極額入世變得消極的處世。

我們從他被貶斥到嶺南時候寫的《虔州八境圖》八首就能看出。

由於唐朝詩歌盛行,宋代填詞盛行。所以,宋朝的詩被宋詞掩蓋,並不怎麼出名,而蘇軾則是唐代李白、杜甫之後,我國古代最偉大的詩人,開創了宋代詩歌的先河。

蘇軾由於仕途上的不順和佛老思想的影響,在被貶黃州之後,蘇軾的創作風格已經有所改變,他由豪放風格轉而追求平淡自適,到了烏臺詩案後期,蘇軾已經到了耄耋之年,他的詩歌創作已經轉變成平淡風格的藝術追求。

蘇軾思想一生都在變,讀他的詩歌方知,這才是變的根源

戰勝人生的苦難,隨遇而安,有時候也是非常必要的。

蘇軾就是一個能隨遇而安的人,他曾說,他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路邊的乞丐。

走運時,他不志得意滿、得意忘形;被貶時,他也能怡然處之、苦中求樂。

被貶期間,蘇軾時常藉助詩歌感慨自己空懷一顆忠君報國之心,反而遭到種種迫害,並於詩中展示其平和的心境。

蘇軾曾寫有一首《八月七日初入贛過惶恐灘》:

七千裡外二毛人,十八灘頭一葉身。

山憶喜歡勞遠夢,地名惶恐泣孤臣。

長風送客添帆腹,積雨浮舟減石鱗。

便合與官充水手,此生何止略知津。

這首詩寫出了當時極其艱難危險的處境,在遠離京都七千裡外,水流湍急的險惡的惶恐灘上,蘇軾彷彿像一葉小舟,隨時都有沉沒的危險。

巧妙的數字,強烈的對比,給人以驚心動魄的感覺。

蘇軾用“七千裡外”和“十八灘頭”、“二毛人”和“一葉身”形成強烈的對比,將他晚年被貶謫的淒涼孤苦,生動展示在人們面前。

隨遇而安,要安的主要還不是肉體和行動,而是心靈和精神。

這時候,更應擁有“退一步海闊天空“的曠達情懷。

所以,蘇軾落魄山野,粗茶淡飯仍覺得香噴噴。

他認為嶺外貶地與通都大邑並無區別,雖然他說的是嶺南的生活,但這種思想在其路經虔州時就有深刻體現。

蘇軾思想一生都在變,讀他的詩歌方知,這才是變的根源

人,對於無可奈何的事,要拿得起、放得下、想得開。人們常說的“會想”,就是要懂得自我寬解、自我安慰、自我釋放。

蘇軾就是一個想得開、放得下的人。

公元1100年,年僅二十七歲的哲宗歸西,宋徽宗繼位。

蘇軾在徽宗登基後遇赦,渡海北歸,結束了長達七年的嶺南貶謫生涯。

第二年年初,蘇軾北上經過梅關大禹嶺、贛縣,因舟船原因,蘇軾逗留了七十多天,登鬱孤臺,拜訪老友,寫下了《次韻江晦叔》、《九十九曲水》、《再過鬱孤臺和前韻詩》、《虔守霍大夫、監郡許朝奉見和,複次前韻》、《次韻陽行先》等多篇詩歌。

這些詩歌中的作者已經達到了一種“無思無待”的高深境界,超脫了世俗。

蘇軾思想一生都在變,讀他的詩歌方知,這才是變的根源

蘇軾在此期間,有一首叫《過嶺》:

七年來往我何堪,又試曹溪一勺甘。

夢裡似曾遷海外,醉中不覺到江南。

波生濯足鳴空澗,霧繞征衣滴翠鳳。

誰遺山雞忽驚起,半巖花雨落耗毿。

創作這首詩的時候,蘇軾已經有六十六歲的高齡了。

蘇軾走過了七年的貶謫之路,回首這幾年的心酸,朦朧得如夢似醉。

蘇軾迴歸時,朝中臣子頗受驚動,他卻藉此詩表達其“不必相猜”之意。

這首詩詩歌不僅寫景,更富深意。

對於迴歸北方,蘇軾興奮之餘,內心卻已幾近已死之木。

如果說他此時仍有東山再起之思,則的的確確是“不必相猜”了。

蘇軾後期特別是遭貶後的幾年中,他在藝術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佛曰:如人食蜜,中邊皆甜。人食五味,知其甘苦者皆是,能分別其中邊者,百無一二也。

蘇軾晚年的人生境界,是落盡鉛華見真純,不假雕飾而得自然之美的一種境界。

蘇軾思想一生都在變,讀他的詩歌方知,這才是變的根源

獨特的大歷史觀,解讀不一樣的歷史邏輯,更多精彩,請關注雄觀大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