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強——一個譭譽參半的大學校長

有許多人喜歡他,也有許多人憎惡他。喜歡他的人,認為他是中國魯迅,為中國的高等教育奔走呼告,積極推動高等教育的良好發展。厭惡他的人覺得他太過強勢,什麼都管,還不別人情面直言不諱地批評。


他是鄭強,一個被浙大學子擁護愛戴的好教授,好校長。也被善意地稱之為“最牛憤青校長”,他曾在貴州大學做的一次演講,獲得了204次掌聲。他喜歡掌聲,認為掌聲是對他最大的肯定。他在多次的公開演講中語出驚人,但仔細一想又覺得他的看法一針見血。


鄭強的祖籍是福建武夷山,1978年09月至1982年07月,在浙江大學化學系本科學習。他曾在一次公開演講中說到,他在浙大的四年因為個子矮小,所以沒有女孩子願意和他談戀愛,也就只能埋頭苦學。可見,鄭強教授開朗的心態,對生活的豁達。

在浙大當黨委副書記的時候,鄭強教授一上任就對浙大大刀闊斧的改建。

鄭強——一個譭譽參半的大學校長

浙大的花園,由鄭強親自設計。

鄭強——一個譭譽參半的大學校長

★浙大的鐘樓

沒有經費就向上面申請。花費很大的精力,終於把浙大建設成為江浙一帶最漂亮的大學。鄭強教授說,只有一個環境優雅的校園,才能讓學生們能夠舒心地學習。

在任職貴州大學期間,向中央上訪23次,多次提出給貴州大學這種非985大學援助一些資金。

他覺得西部的高校在無論資金還是師資方面都是極度匱乏的,要想東西部教育平衡發展,那就要需要更多的關注一些邊緣的高校。

鄭強——一個譭譽參半的大學校長

任職貴大時自己籌資50萬元設立獎學金


在貴大幾年,鄭強聯合西部十幾所高校組成聯盟,加強高校之間的合作交流,也正是因為努力為高校的發展盡心盡責,才讓貴大這幾年教學實力上了幾個檔次,也讓我們知道了西部還有這些高校。

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認同他所做的事情。有些因為教學質量跟不上去,十幾年不發幾篇核心論文,也不做科研項目而被免職的人對他很為怨恨。也有些人,覺得他做的那些演講,完全是做秀,為自己搏得名聲。也因此,鄭強教授一度站在輿論風口上。不過且不說,輿論如何,至少很多人都可以看到鄭強來到貴大後,貴大的學風,科研質量都大幅提升。

鄭強——一個譭譽參半的大學校長


據他自己回憶他,在2012年到任貴州大學時的情景:

他看不慣貴大的校門,破爛不堪;看不慣校園迎賓道旁邊的樹林,七扭八歪雜亂無章。他發現,一名老教師在學校開餐館,從來沒有交過水電費。還有,作為貴州省的最高學府,竟然沒有一輛校車,老師從市裡來上班要擠公交。不過,他最看不慣的是學校的風氣:學校對教師8年沒有考核,有的教授一年一篇論文都不寫;下去巡考,他發現主考老師在上面玩手機,學生在下面翻書。鄭強首先對學校的樹林下了手。他命人砍掉了一些樹木,在樹林裡鋪上了道路。

鄭強——一個譭譽參半的大學校長


他自己也說“我在貴大的前兩年,北區有個炒飯的地方,在一個足球場上面。算是學校裡的校中村,我也在那裡買過飯,整治這個好不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反正我從來沒有看到那些餐館有健康證和食品經營證,桌子上全是油汙。不過在中國嘛,吃點地溝油什麼的很常見,眼不見心不煩,倒也是吃過幾次,但是後來吃一次肚子壞一次,後面就不去了。整治了我覺得很好!很棒!還有校車問題,以前是是三個校區,蔡家關、農學院、北區。因為距離遠,沒辦法,我們就走路或者公交,特別麻煩。後來開了個校區之間的大巴車,坐車方便了,新區弄好後,搞了個校車,新區到北區的路遠,這樣也節省時間了。但是比較坑的是校車是從新區南邊發車的,所以我們坐車比較蛋疼。但是,從北區回新區,這條20分鐘的路,不用走了,可以丟一塊錢坐到新區,這好不好?我想除非不喜歡坐車的人才會說不好,創辦了大數據學院、菸草、茶葉、以及面向茅臺的釀酒專業(不一定面向茅臺,但是白酒是貴州的一大特色,這麼多年居然沒有想搞這個專業),這個好不好?有什麼不好的?我很奇怪,難道要這個鄭強創辦了,還要去教授、又當爹又當媽?把飯嚼碎了喂到嘴巴里面嗎?陽明學院我倒是沒怎麼注意,但是作為貴州的好不容易一個文化底蘊的東西,居然在號稱110(前幾年)的非著名老學校沒有,提出來有什麼不好,我真不知。教授好幾年不考評,這個我真不知道,也許是地方特色,貴州山窮水惡,本地的能人志士厲害了一般去外面,外面的能人志士很少來裡面。人才不夠,管他是騾子是馬,都用。所以貴州的教育很糟糕!好不容易有幾個院士,還是花錢花政策培養的,

110的歷史,一個院士都沒有培養出來,甚至連長江學者都沒有培養出來,真不知道這些老教師有什麼值得驕傲的。

鄭強——一個譭譽參半的大學校長

到任後翻修的貴大校園

有退休職工對他評價到:“他啊,就是會吹牛。你看他在網上那些視頻,手舞足蹈,哪裡像個大學校長的樣子,分明就是一個小品演員。”

也有許多學生評價他:“我覺得鄭教授是一個很好的校長,他沒有架子平易近人,關心學生的生活,講的課也非常好的。”

當然,能任職浙大的校長,在科研上也是有真才實學的:

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浙江省跨世紀學術和技術帶頭人。現任貴州大學校長、高分子合成與功能構造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浙江大學)。 主持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973)課題、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級研究項目16項,在Macromolecules、J.Rheo、Carbon、Soft Matter、Polymer、J. Phys. Chem、等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380餘篇,其中SCI、EI收錄論文330餘篇,SCI他引2100餘次;授權國家發明專利35項。 在國際學術會議上作特邀報告6次,邀請報告30餘次,會議組織委員會或分會主席20餘次。獲寶鋼優秀教師獎(2002)、中國化學會高分子基礎研究王葆仁獎(2005),以第1完成人獲省級科技一等獎2項、教育部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浙江省優秀教學成果獎1項。 ————摘自鄭強 - 個人主頁。

就是這麼一個頗有爭議的人,為中國高等教育付出全部,從黑髮變白髮。一個真正有良心的學者,我們只需要看到他為教育,為社會做的實事就夠了,那些爭議就讓歷史去辨別吧!


鄭強——一個譭譽參半的大學校長

只是希望像這樣的校長能夠再多一些,心繫教育,心繫社會,勇於承擔作為一名學者的責任。

鄭強——一個譭譽參半的大學校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