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的危机!

中国,英文名“China”。所有人都知道,它的原意是“瓷器”。

但近期,越来越多的言论说,瓷器源于中国,但如今已远不如西方!

一开始,我们对这个结论非常气愤,但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有了意外的发现。而这些发现,让我们想到了指南针、火药,和所有“中国发明”。

/ china沦为廉价日用品的代名词 /

一位景德镇的知乎网友,在“瓷器是中国的象征吗?世界顶级品牌在中国吗?”的问题里回答被赞近500。

他说,在景德镇,大师级艺术家忙于创造几千到上百万的高端瓷,非大师(大师也要有职称)艺术家创作大量作品,但很少想以此创立品牌。

清乾隆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拍卖成交价1.5亿港币

参看更多行业观点,我们发现基本有这四种看法:

观点一:大多数——中国当代瓷器已经被排斥在世界高端市场之外了, “porcelain”特指高级陶瓷制品,“china”已经沦为廉价日常用品的代名词。

观点二:当代中国瓷器与西方瓷器的差距,不是在工艺质量的方面,而是审美方面。

观点三:中国当代瓷器有潜力追平或超过西方,就目前大环境来看,时间不会太久。

观点四:中国瓷器现在落后太多,市场气候已经形成,短时间内很难追上西方了。

这些观点不尽都对,但确实显示了中国陶瓷某些现状。

/ China,“昌南” /

景德镇过去不叫景德镇。

公元1004年(宋景德元年),一纸敕令,从帝都开封,传递到江西省东北部的昌南镇。这个偏隅小镇,因出产的青白瓷光洁茂美,深得宋真宗赏识,因而被赐名为“景德镇”。

那为什么陶瓷要叫china,这与景德镇更早的历史有关。

唐初武德年间,有镇民把当地瓷器运到关中,献给皇帝,获得满朝赞叹,被称为“假玉器”。那时景德镇还叫昌南,因为这个镇民,昌南镇从此名闻天下。

有人说,瓷器的英文名称China来自“昌南”。这样看来,不是没有根据。

景德镇瓷器,初创于汉代,兴起于唐代,到了宋代,已经成了被中外市场争抢的热销品。一直到民国,景德镇的瓷都地位,都无人能撼动。

/ 日本、欧洲成为瓷器新秀 /

现在,中国人各种代购、海淘,当年,外国人买中国瓷器基本盛况相同,炫富全靠中国陶瓷。

欧洲萨克森国王奥古斯特二世,曾用他强大的600人骑兵团,换购127件中国瓷器。为收藏瓷器,他还专门令人建造了一座豪华的宫殿。

到了清朝,情况慢慢发生变化。瓷器的昂贵和热销,让欧洲人眼红不已。可最终,却让野心勃勃的日本人捷足先登了。

★ 日本成功翻盘:

16世纪,丰臣秀吉家族从朝鲜掳回一大批工匠。这些通晓中国制瓷工艺的工匠,花了足足20年,建立起日本的陶瓷业。

17世纪中期,日本瓷的质量达到了欧洲人的要求,在这一仿制过程中,日本人还创造了自己的特色产品——赤绘瓷器,风靡欧洲。

★ 中国沦为品牌代工:

而此时,中国正处康熙朝,官窑瓷器已至臻完美,但只养在深宫,并不外销。

民窑长期受官窑抑制,让他们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变得毫无底气。和日本瓷器一比,中国民间瓷,在欧洲人眼里,满是缺点。

日本印有“有田烧”的赤绘瓷,成为欧洲人心中的名牌。欧洲商人为了降低成本,就让中国瓷窑仿制日本瓷。从那个时候,中国民间瓷窑就开始沦为品牌代工。

★ 欧洲后来居上:

欧洲人很快也有了自己的造瓷技术。

就是那个用骑兵团换中国瓷的萨克森国王奥古斯都二世,为了满足他对瓷器永无止境的渴望,强迫一位炼金术士通过3万多次脑洞大开的试验,发明出欧洲的第一件瓷器,还找到位于今德国麦森地区的瓷土——高岭土矿。

西方人想象的中国

/ 中国没有一个瓷器世界知名品牌 /

今天,中国有6个瓷都。除了“千年瓷都”景德镇,很多并不为大家所熟知。

很多手艺人说,到明朝,中国的瓷器技术基本停止了。你看到今天的很多手艺,和几百年前并没有太多不同。

景德镇民国烧瓷的场景

1995年, 901岁的景德镇宣布改革大型国有瓷厂,原有的十大国营瓷场无可奈何地以破产结束了曾经的辉煌,产业形态化整为零。7万国企陶瓷工人,1/3下岗、1/3退休、1/3留在企业。景德镇成为当时江西失业率最高的城市之一。

如今的景德镇,制瓷手艺依然坚守着“传男不传女”的旧传统,生产方式沿袭着过去的小手工作坊。不同的手艺人间,配方保密,创意却互相抄袭。

早在18世纪,英国人就将瓦特新发明的蒸汽机,引入瓷器生产,让每个环节技术更精益求精;在瓷土里加牛骨粉,发明了骨瓷,让瓷器更白更薄更透,且更耐磕碰。

此外,欧洲因为做工考究、善于品牌塑造,形成德国梅森、匈牙利海兰德、英国韦基伍德、英国科尔波特、丹麦皇家哥本哈根等一批知名国际品牌。

然而,让人刺痛的是,以China命名的中国,目前还没有在国际上知名的瓷器品牌,一个也没有。

国际市场上,欧洲陶艺艺术家富有创意的作品,一个盘子卖上千法郎。而景德镇制造的经典款产品,只有十几法郎。

中国瓷虽已遥遥落后于西方,但世界上最美最好的瓷,依然属于中国造。可无一例外,他们都属于过去,太久远的过去。

“元青花鬼谷下山罐”、清乾隆年间粉彩镂空“吉庆有余”转心瓶、成化鸡缸杯……昔日的辉煌,再美好,也只属于过去。

指南针、火药、茶叶、瓷器……我们曾经的许多重要发明,都被外国学习并超越。

尽管中国的英文名还叫China,

但中国瓷器真的只能怀念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