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杀潘金莲,为什么要先扯开她的衣裳?

《水浒传》是描写一帮纯爷们儿造反的故事,充斥了男性的荷尔蒙和粗糙暴戾之气(不是指文字粗糙,而是人物个性和表现)。这里边的女人分成三类,一类是没有什么反抗能力,任人摆布的人,比如林大娘子,甚至也包含他们攻破祝家庄之后俘获的扈三娘;第二类是根本就不像女人的女人,比如顾大嫂和孙二娘;第三类是水性杨花,生性风流的人,比如阎婆惜,张金哥,当然最出名的就是潘金莲。

书里边出现的女子,在施老先生笔下都是乏善可陈的。本人未经考证,不知施老先生的婚姻和情感生活如何,总之必是不让他满意的,否则他也不会把笔下的女性都写得如此不堪。不是可厌可恶,就是成为男人的附庸和装点。

潘金莲本身生活遭遇也是很不幸的,但是在施老先生笔下,看不出一点点同情怜悯。后来因为偶然的际遇,潘金莲和西门庆混在一起,毒杀了武大郎,更是罪恶滔天。武二郎回来以后,经过了一系列的周密安排,得到了知情人的口供,坐实了故意杀人的证据。当场杀死了潘金莲,上演了一出惊悚血腥的暴力大戏。

书上写她“被武松脑揪倒来,两只脚踏住他两只胳膊,扯开胸脯衣裳。说时迟,那时快,把尖刀去胸前只一剜,口里衔着刀,只手去斡开胸脯,取出心肝五脏,供养在灵前。”杀便杀了,怎么还一定要扒开衣裳呢?我觉得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是为了找准位置方便拿取心肝。我们平素见到的杀人是不必扒开衣服的,因为刀插(劈、砍、刺……)上要害,人肯定会死。可是如果要把五脏六腑掏出来,一定要去了衣服的,否则怎么拿出来呢。通常杀鸡鸭,也是要先在脖子下边拔了毛的。(咳咳!这段写下来心很有不适感。)

在潘金莲一事上,体现了武松的聪明睿智,也提现了颇为懂得道德礼仪。

他第一次见潘金莲之时,潘金莲就颇为喜欢这位英雄,而且在跟他哥哥一对比,估计潘金莲也是颇为后悔嫁给了这样一个无用且矮矬穷之人,因为书上也确实有一段文字描写二人喝酒的过程,而且还是关门饮酒。二人互饮,最后武松把酒扔了,把金莲推到一边离去,也许面对这样一位美人,武松也曾动心过。

武松虽然看出这个情况,但是对于嫂子武松却未有过出格之举,而且离开的时候,武松对大哥千叮咛万嘱咐,意思大嫂这人容易不安分守已,你可得多注意,然后又旁敲侧击的跟嫂子说一堆话,意思好好照顾我大哥,别做什么傻事,我可警告你了。

当他在回到家中,看到灵堂之时,他便猜测与怀疑是潘金莲所为,结果经过调查果然如此。武松这一次并没有冲动去杀嫂子,而是去报官了,官府最后没有受理,我估计是西门庆有钱,给上面送钱了,这事要是没有武松,估计也就不了了之。

武松作为一名侠客,又岂能容忍这样事情发生,于是找来二叔做笔录,恐吓嫂子与王婆二人,结果王婆这人看见武松来真的,害怕了,就全招了,潘金莲知道事已至此并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只是望着武松流下了泪水。

也许她的心里也有颇多的委屈与不甘心,只是这一刻不想表露出来。

武松对潘金莲说,如果你从实招来,我便饶了你。

比较有意思的是,武松的手一直在紧紧握住金莲的手,可能是担心她跑了。

最后金莲招了,武禅松扒开金莲衣服,用刀取出心肝五脏摆在哥哥灵柩前,又割下头放置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