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的曹魏大将夏侯渊被黄忠斩杀,是否跟于禁一样,算是晚节不保呢?

鱼包历史课

首先题主提到了于禁,那我们就先聊聊于禁,于禁作为五子良将之一,能力自然是毋庸置疑的,曹操也称赞他可媲美古代名将,但是在关羽攻打樊城时,于禁不敌被迫投降,一代名将晚年名声不保。

夏侯渊是曹操的族弟,年轻时替曹操背锅入狱,后来被曹操营救出来跟随曹操带兵作战,但因为其带兵作战能力实属一般,作战风格局限于急袭,在当时的三国历史中五子良将五虎上将名将辈出,夏侯渊的能力实在不能等同于这些名将,也被成为白地将军。所以说夏侯渊能力并没有于禁那般优秀。

夏侯渊丧命之处在于汉中之战时,他本想故技重施,对刘备军实施急袭轻取,结果陷入僵局,形成相持局面。

在一次刘备军夜袭夏侯渊的行动中,夏侯渊作为当时统帅,轻易分兵援助张郃,而他自己作为当时的最高将领,不在乎自己生命,带领小部队去修理被刘备军夜袭后损坏的路障鹿角,被当时的黄忠斩杀。

对于夏侯渊这么轻率的行动,曹操也是悔恨不已,而夏侯渊死后被封愍候,一个愍字很好的形容了夏侯渊的一生。

题主所问得晚年不保意思是指到了晚年没能保住自己的节操,在我看来,夏侯渊一生算是平庸,自然不能算是晚年不保了,也就不能算是和于禁一样晚年名节受损了。


回廊壹寸相思地

看完我的回答大约需要3-4分钟,希望您觉得值得,谢谢

今天我换一种轻松的方式来说历史,聊三国,相信更能帮助大家理解和接受。

回到题目中,夏侯渊水平相当高,具体跟五子良将来对比,谁高谁低,说实话,这个不好比。

夏侯渊和曹仁,一个是西面军总负责人,一个是南面军负责人,张辽是在合肥之战是,是和李典、乐进共同负责东面战场,不过疯狂刷孙权副本,刷到不少经验和装备后,被升任了东面军负责人,这才和夏侯渊、曹仁同一高度和位置。

不过这只是时间顺序,并不能代表能力高下。并且夏侯渊有曹操宗师的身份在,这是甩不掉的帽子。

夏侯渊的西北战场有很强的特殊性,以下我说三点:

第一,西北面对的兵种是西凉军、羌兵,其中的克服的难度,参考董卓、马超的西凉兵的疯狂。处理西北战场最优秀的人只能是夏侯渊。

第二,马超在渭水一战被曹操打了屁股,可是真正将他和韩遂,打趴下的是夏侯渊。

第三,宋建在西北折腾三十年,只有夏侯渊降得住。

就凭这三点,夏侯渊是一个合格的方面军总司令级别的人物,毋庸置疑。

夏侯渊被刘备搞定的过程是怎么样的呢?过程如下:

刘备带兵,跟夏侯渊攻防近一年,双方的消耗非常大,尤其是曹军方面,供给线更长,支持更少,粮食已经非常紧张了

建安二十四年正月,刘备趁夜烧鹿角,想要困住曹军,夏侯渊立刻作出反应,迅速发兵解围。

夏侯渊的做法是,让张郃带重病守东面,自己带领轻骑兵综合保护。

注意这里:刘备挑战张郃,把张郃打碎了,夏侯渊分了一半人马给张郃,于是黄忠突袭,夏侯渊乱阵中战死。

我用篮球的攻防作为比喻。张郃在决定命运的一次防守中,漏人,对方后卫直插篮下,眼看就要扣篮得分,夏侯渊只得放掉自己的防守人,协防,结果是,球还是进了,夏侯渊还赔上一次犯规。

这样一说大家应该能明白,夏侯渊作为队长兼教练员必须做出这次协防,他确实防下毒手的得分,并且赔上犯规,难辞其咎。可是这次防守失误,主要问题其实出在张郃的防守漏人上。

我继续将曹营的几位拿NBA的篮球球星作为比较,来表明几位的特点。

夏侯渊——凯文加内特,有爆发力,有耐力,勇猛但是略显急躁。

曹仁——蒂姆邓肯,沉稳,安静,效率高,低调

张辽——文斯卡特,短时爆发力极强,竞争性很强,攻击手段很多

乐进——德克诺维茨基,终结能力强,冷静,很会处理队内关系

于禁——贾森基德,沉稳的后场组织者,有效的防守人,不可或缺的中流砥柱

张郃——克里斯保罗,可攻可守,善于配合,可以独自进攻,也可以发动快攻

徐晃——加里佩顿,防守极其强硬,防守附带攻击效果,韧性十足

这几位曹操集团的将领实在是各有特点,说回这一期的主角夏侯渊,万物有阳就有阴,优点很可能就是缺点,曹操曾经评价他说——

为将当有怯弱时,不可但持勇也。将当以用为本,行之以智计,但知任勇,一匹夫敌耳。——摘自《三国志-魏书-诸夏侯曹传》

夏侯渊的成功在于他的勇武果敢,他的失败,也在于此。不过他的沙场裹尸而还,而于禁的屈辱投降毕竟是不一样。

对于刚刚建立的蜀汉来说,做掉夏侯渊意味着什么?战略意义上讲,和东吴围杀关羽是一样的效果。

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摘自诸葛亮《后出师表》

夏侯授首的一役就是这么大,夏侯渊,曹操时代的曹魏两大帅之一,虎步关右,万人敌也,综合来看,曹魏集团三大作战主帅。

胜也胜在剽悍勇健一往无前,败也败在剽悍勇健一往无前,命数如此,不以成败论英雄,夏侯世之虎将也。


鱼包历史课

读完本回答大概需要2到3分钟的时间,请您耐心阅读。

夏侯渊被杀,是否跟于禁一样晚节不保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为什么这样说呢?下面我就为大家详细的分析一下。

夏侯渊和于禁有一定的共同点。

第一,他们两人都是战功赫赫。

夏侯渊自不必多说,自跟随曹操就受到重用,他在曹魏集团当中的地位,就好比关羽张飞在刘备集团当中的地位。在后期的时候下,夏侯渊也一直担任西北方面的最高军事长官。



于禁在曹操征讨张绣失败的时候,能够遇事不慌,重新整肃军马,反败为胜。被曹操称赞为有古代名将之风。

第二,他们都是败于蜀汉名将之手。夏侯渊在曹操与刘备争夺汉中的过程当中,被黄忠斩首。于禁则在与关羽的战斗当中被关羽擒获。


这是他们二人当中的两个共同点,但是他们两人又有非常大的区别。

夏侯渊是属于战死沙场,为国捐躯,可谓是死得轰轰烈烈,光荣而且伟大。而于禁被擒之后则是苟且偷生,屈膝投降,可谓是个活的猥猥琐琐。所以后来曹丕当权曾经借投降之事羞辱于禁,致使于禁羞愧难当,郁闷而终。

综上所述,可以说夏侯渊自始之终,都是忠于曹魏集团,不存在晚节不保之说。而于禁则是真正的晚节不保。


剑风先生

夏侯渊是曹操的心腹大将,不仅仅是靠血缘关系,而是他的才能。他的统帅三军,指挥三军的能力是一流的。曹操战领汉中后,把镇守汉中的重任交给夏侯渊能说明一切。他没有这个能力,仅靠血缘关系是不可能的。夏侯渊是个帅才不是将才。至于被黄忠斩杀,是因为第一,夏侯渊疏忽。第二是因为他碰上了也是第一流的黄忠。一流跟一流的交手往往是只差那么一点点。而就那么一点点,就送了性命。不能说就差了那一点就说他不是一流大将。只能说夏侯渊是夏侯冤。你说的晚节不保我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是因为贪腐,或贪财,或杀平民,或背弃主子而投降他人才算是晚节不保。像夏侯渊忠于曹室,死于战场之上,是英雄,值得表扬,值得歌功颂德。应该给他一个赞


我是一片云179098918

三国里的操军大将夏侯渊应该说也是一个一流水准的大将!虽然没有和蜀-吴大将单挑的简历但从曹操器重的程度足矣说明问题!这里面有两种因素!一种是曹操的兄弟!但虽说是兄弟如果不能胜其职!相信曹操也不会委以重任!曹操用人的标准是唯才是举!因此夏侯渊作为统兵大将是没有问题的!从演义来说夏侯渊是让黄忠斩杀!也就是说夏侯渊还算不上出类拔萃的将军!一个大将临危不乱是最基本的素质!如遇意外而死尚可理解!让对方直接斩杀!有点让人匪夷所思!这事过去2千年了!每当想起这事都让我唏嘘不已!


东篱吟

夏侯渊是在三国演义里面的汉中之战阵亡的,在定军山被法正所授步步为营之计所困,最终被黄忠所斩杀!属于在战争之中阵亡的,而于禁是在战败被擒后求降!性质不一样!夏侯光荣,于禁则是耻辱!


舰载版歼31

夏侯渊的水平可以相当于刘备手下关羽赵云他们,是曹操极其信任的大将,不然也不会让他守着汉中这么重要的关口,于禁是外姓大将,夏侯渊和曹操是宗室关系,而且在军中影响大,即使活到晚年也不会晚节不保


二十年专注

夏侯渊跟于禁性质不同,夏侯渊是马革裹尸死在战场上,死于敌将黄忠偷袭。算是为曹魏政权进忠了。于禁被抓后向关羽跪降,真的属于晚节不保。要知道于禁可是曹魏五子良将之一,跟蜀国五虎将有一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