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朱元璋身份还低的皇帝,从奴隶逆袭,一个爱好让人佩服

有人说朱元璋从和尚做到皇帝,是中国历史上身份最低的皇帝。其实,还有一个人,比朱元璋身份更低,他就是十六国时期的后赵开国皇帝石勒,从奴隶逆袭成皇帝。

石勒小时候就表现的与众不同。14岁那年,跟着别人一起到洛阳做买卖。不知道是想抒怀还是吊嗓子,石勒靠着上东门一声长啸,结果被西晋大臣王衍听到并引起的注意。他对身边的人说,刚才那个胡人小孩儿,我听他的声音很不一般,恐怕将来会成为国家的祸患。当王衍打定主意要除掉石勒时,他派人快马去抓,但石勒已经走了。石勒大概不会想到,他的一声长啸引来一场杀身之祸。幸亏他走的快,不然就没命了,更没有了以后。

石勒在做奴隶的时候,也和别人不一样。他曾经遇到一个老汉,说他会贵为人主。说完,老汉不见了。在和别人一起干活时,石勒他经常听到耳边有金戈铁马的声音。询问别人,别人都说听不到。这让他的主人也觉得他与众不同。

后来,石勒果然靠着自己的真本事打下了一片江山,建立了后赵。因为自己是胡人,石勒对“胡”字非常忌讳,只要有人在他面前说带“胡”字的话,他都会给予严重的惩罚。不过,有两次例外。

一次是对看宫门的小官冯翥。曾经,一个喝醉酒的胡人,乘着醉意骑马闯进了止车门。石勒知道后很生气,责怪守宫门的冯翥,为什么不拦住他。冯翥一着急忘了石勒的忌讳,解释说,那个胡人喝醉了,我跟他说话他听不懂。石勒笑了,不但没有追究冯翥的责任,还笑着说,胡人确实很难交流。

还有一次,石勒召见地方官员。他看到襄国郡守樊坦穿着打了补丁的破衣服,有些吃惊地问樊坦,你怎么穷到这种程度?樊坦是个实在人,跟石勒抱怨道,都怪那些胡人,把我的衣物都抢了。他刚说完,就意识到自己犯了禁,急忙叩头请罪。石勒不但没有怪罪他,反而赏赐给他车马衣物还有钱财。

在御赐午膳时,石勒故意指着一盘胡瓜问樊坦,你知道这叫什么吗?樊坦看出来,石勒是故意在考问他,就说了十六个字,“紫案佳肴,银杯绿茶,金樽甘露,玉盘黄瓜。”石勒笑了。他的一个忌讳,让“胡瓜”就成了“黄瓜”。

石勒虽然不识字,但他有一个爱好却让后人佩服:喜欢听人读书,尤其是历史书。他经常让人读《汉书》给他听,而且边听边发表自己的意见。

有一次,他听到郦食其劝汉高祖刘邦,把六国的后代立为王侯,汉高祖不但同意了,而且马上要实施。石勒吃惊地说,这么做等于是自取灭亡,刘邦怎么最终还得到天下呢?当听到留侯张良成功劝阻汉高祖时,石勒又说,幸亏有这个人啊,不然刘邦就危险了。从一个决策看到成功与否,石勒不愧有帝王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