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进了腊月就是年

大寒,十二月中。月初寒尚小,为小寒,月半则大矣,是大寒。

大寒是一年中最后一个节气,往年的大寒已是岁末,而今年的大寒刚入腊月。早年间,进了腊月就开始腊祭、蜡祭、烝祭……有各种祭祀要忙活,祭祀之后玩耍,玩耍之后再祭祀,再玩耍再祭祀……这就是腊月的意义。

十二月,又叫腊月,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说:“腊,冬至后三戌,腊祭百神。”这句话有两点疑问。

首先是时间。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有时候会落在了第二年正月,此时祭祀就失去了总结一年、报答神祇赐福的意义。所以,宋代吴仁杰在《两汉刊误补遗》卷九“腊”中说,不一定拘泥于第三个戌日,第二个或者第四个,只要是腊月中的戌日就好了。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倒是明确说“十二月八日为腊日”。

十二月八日,在佛教中还是释迦摩尼成道日。据说腊日固定在这一天也与佛教传入我国并盛行有关。南北朝是佛教中国化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佛学、玄学、儒学多有融合,在民间习俗上将佛教节日与中国传统节日融合在一起恐怕也是风气使然。话说习俗的变迁真是非常复杂又有趣,有时是以讹传讹最后就演化成了新的习俗;有时又像腊八粥一样,不同源头的习俗煮在一锅当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就成了新的习俗。不管怎么说,十二月八日为腊日,这一点是当下大家的共识。

再说“腊祭百神”。按许慎的说法,腊日祭祀的是诸神。我们回到《礼记.月令》所记载的周代礼仪,祭祀是从孟冬十月就开始的。

郑玄注说:“四时之功成于冬。”这大约有两层涵义。一则冬天是积聚的时节,一年之中此时人们的拥有最为丰盛;二则冬日的祭祀极为重要,这时要献上最好的祭品,举行最隆重的仪式,以报答神祇恩赐,祈求来年的幸运。冬季三个月,在《礼记.月令》的安排当中,主题就是祭祀、宴饮,以及休息,郑重而欢乐。

十月“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大割祠于公社及门闾,腊先祖、五祀”。祭祀的对象包括天、地、先祖和五祀。五祀的说法虽然略有差别,但基本上是家常生活的对象,比如门、户、中霤(土地神)、灶、行(路神)。腊祭的对象主要是先祖和五祀关于“腊”的解释还有两种。一种是说“腊者猎也”,是冬季狩猎以祭祀先祖的意思,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和郑玄都持这种观点。还有一种说法是晋张亮所说:“腊,接也”,侧重新旧交接之意。

祭祀天宗、公社、门闾则当属为烝祭。烝祭是四时之祭当中冬季祭祀的特称。《礼记.王制》里说四时之祭,“天子祭天地,诸侯祭社稷”。十一月和十二月都有祭祀天地社稷、山林名川内容,也应属于烝祭。更复杂的情况是,不同阶层祭祀的内容是不同的,烝祭和腊祭有交叉的地方,这里暂不提了。

十二月是冬季祭祀的高潮,举国上下,从庶民百姓到天子诸侯,人人都要出力献功以供祭祀。

汉画像砖中腌腊味场景

此外,在《礼记.郊特牲》当中详细记载了十二月的蜡祭。这是十二月的祭祀当中,专门针对八位农神的祭祀。按照郑玄的说法,他们分别是:先啬(神农)、司啬(后稷)、农、邮表畷、猫虎、坊、水庸(水沟)、昆虫。“蜡也者,索也。”人们在十二月拿出自己辛劳收获中最好的部分献祭给八位农神,报答过去一年的赐予,同时祈求来年的好收成。

蜡祭的祷词是:“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人们祈祷的主要是风调雨顺,没有灾害。

腊祭和蜡祭,本来是不同的祭祀。不过,许慎关于“腊”的解释似乎已经混同两者,郑玄在给《礼记》作注的时候也混淆了两者。东汉崔寔的《四民月令》当中,虽然同时出现了“腊先祖、五祀”和“大蜡礼兴”,但却并没有提到“大蜡”的具体时间,也许也是以为“蜡”“腊”同义吧。

在《四民月令》中,虽然十月就开始酿制腊祭用的酒,但祭祀仪式不再贯穿冬季三月,而是集中在十二月了。它还列出了具体的祭祀流程:

“十二月。腊日,荐稻鴈。前期五日杀猪,三日杀羊。前除二日,齐、馔、扫涤,遂腊先祖、五祀。

其明日,是谓小新岁,进酒降神;其进酒尊长,及修刺贺君、师、耆老,如正日。

其明日,又祀,是谓蒸祭。

后三日,祀冢。

……

是月也,群神频行,大蜡礼兴,乃冢祠君、师、九族、友朋,以崇慎终不背之义。”

腊日前就要杀猪宰羊开始准备,前天和头天开始洒扫和准备祭祀的饮食。

腊日祭祀先祖和五祀。

腊日后一日叫作小新岁。除了降神,还要阖家宴饮,走亲访友,和过年一样。

腊日后二日,是烝祭。

腊日后三日,上坟。

这样的祭祀流程比《礼记》要紧凑了许多。老话说“进了腊月就是年”,大约就是对这一版冬季祭祀流程的总结吧。

至晚从南北朝开始,年终祭祀就更紧凑地集中在腊日一天了。宋朝时,这一天要赶三个场“蜡百神(蜡)、祀社稷(烝)、享宗庙(腊)”。对了,还要庆祝释迦牟尼成道日。

所以,这是一个四合一的节日!

最后奉上腊八粥攻略,以飨诸位。

“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江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切不可用莲子、扁豆、薏米、桂元,用则伤味。”

——《燕京岁时记》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转自 吾弗知

丁酉年节气

< 坚持发现和分享美好 >

合作请联系:ccy-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