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高新区颁出我市试点改革后第一“证”

为解决企业“办照容易办证难”、准入不准营”等问题,自5月1日起,徐州高新区将涉及企业准入领域的100项行政许可事项进行改革,积极探索 “证照分离”落地新模式,通过优质高效的政府服务,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注入活力,为企业和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

我市“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启动

徐州高新区颁出我市试点改革后第一“证”

5月15日,家住铜山新区街道龙亭村的29岁姑娘吴珊珊领到了编号徐高新微餐备2018001号的备案公示卡。头天领到营业执照,今天领“证”,证照齐全后,吴珊珊的特色小吃店马上就能营业了。

从20天到3个工作日

这张2018001号的备案公示卡,吴珊珊只花了一天时间就领到了手。“昨天来办营业执照,得知今天工作人员就进行现场核查,过关了,就可以领取备案公示卡。今天一上班,我就来了,不到一小时,所有手续都办完了。吴珊珊领到的这张备案公示卡,也是我市自5月1日实施“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后颁出的第一“证”。

以前像这样60平方米内的微型餐饮需办理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方可营业。营业执照一般立等可取,但经营许可证办起来却并不简单。光申请表就得填8页,正常情况下,办这样一个食品经营许可证大概要花10天到20天的时间。办照容易办证难、准入不准营,是改革试点前经营者面临的普遍问题。徐州高新区经过探索,把时间缩短为3个工作日,更加方便了经营者。

落实取消、备案事项不再审批的事项

自5月1日起,徐州高新区全面复制推广上海浦东新区“证照分离”改革成功经验做法,将涉及企业准入领域的100项行政许可事项,进行改革。

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充分激发市场活力为目的的此次改革,可以具体概括为五大类:

对5项具备充分的市场自由竞争条件、通过行业协会等自治组织能够实现自律管理的,取消行政审批;对2项政府需及时、准备获取相关信息并以此为线索开展跟踪管理、维护公共利益的事项,改为备案管理;对23项需要符合一定条件,经实质审查合格后方可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事项,简化审批,实行告知承诺制;对37项暂时不能取消审批,也不适合采取告知承诺制的事项,通过公开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和程序,提升审批的透明度和可预期性;对33项涉及公共安全等特定活动的审批事项,加强市场准入管理。

不断优化审批流程

在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度点的同时,徐州高新区对企业准入审批服务运行模式进行改革创新:按照“能整合的尽量整合、能简化的尽量简化、该减掉的坚决减掉”原则,组织实施“多证合一”登记,将信息采集、记载公示、管理备查类的一般经营项目以及企业管理信息能够满足政府部门管理需要的14个涉企证照事项进一步合并取消,实施“二十证合一、一照一码”;继续推进“3550”审批服务流程优化改革。

积极探索企业名称预核与企业设立登记合并办理,健全部门间信息共享和反馈机制,压缩证照办理前置要件;持继深化“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依托江苏政务服务网,在企业准入领域建立“不见面”审批(服务)体系;深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实现“一枚公章管审批”。

完善抽查机制推进综合监管

“证照分离”改革后,经营主体“入场”的门槛低了,这就要求在充分“放”的同时,更需有效地“管”起来。在改革试点的同时,与“证照分离”相适应的监管机制也在徐州高新区建了起来。目前,徐州高新区行政审批局正在对取消审批后由统一的管理规范和强制性标准取代个案审批的事项,正逐一制定相应的管理规范和标准,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制度等事项,逐项研究细化自律准则和标准,建立制度体系。

在市场主体注册后,徐州高新区行政审批局还实行“双告知”制度,通过书面告知办事者领照后需办理的相关许可,通过信息平台将注册信息推送给相关许可部门,提高协同监管能力。与此同时,通过完善“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机制、实行信用监管,加强部门联动,实施联合惩戒,徐州高新区以一系列配套改革有效推进对市场主体的“宽进严管”。

“证照分离”改革后,办证不仅门槛降低,时间更是大幅缩短,有些“当场就能拿到”,从过去的“跑断腿”敲章,到现在的备案、告知承诺……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现在在高新区办事越来越方便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