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新安油画人物:自由、松动、奔放、环环紧扣,笔笔生发惊喜若狂

郑新安,艺名:惺庵。60年代生于新疆,祖籍四川。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毕业。油画家、书画家,首都经贸大学艺术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油画的创作与研究,同时旁及水墨画与书法的创作; 郑新安的艺术丰富而又多彩,集中而又精尖;他的作品出入传统之中,跳出传统之外,以传统之质,表达现代清新的灵域气味。无论是油画的写意性,书写感,色彩间虚实相间的笔触意蕴,还是水墨画中的山之一角,一域,及残山剩水中的苍凉,静谧,深髓的气息,亦或是书法中的率性,丰富,多变的姿态,都表现出他大气天真的美学追求。是当恰屹立于传统艺术之上,追求时代气息的当代艺术家。现居北京。(以下图片均为Iphone7plus拍摄)

中国的艺术精神在于写意。关健在于“写”与“意”的表达。可能有人说了,中国艺术家就这样,画不好形就说是写意,初听起来是这么回事,但要真深究起来你会发现,真正的写意并不比写实要容易,有时反而要难很多。一个从未画过画的人,从抓不准形到画的很准,用不了多长时间。但要在形准之上画出自个的风格,就很难了。

郑新安的油画秉承的是中国艺术精神,是以乘物游心为核心思想来实践的。

游心之法,是以少胜多之法,随机化变之法。在直接概括,即兴性的基础上力求真求实,形象性、书写性、严谨性。

《好冷》 60x80cm 2016年

郑新安关注自主表达意识与个性化语言的塑造,通过对绘画本体,绘画形式语言的探索,用简洁的整体结构和色调呈现三维空间与平面化交织的瞬间感受。

郑新安把后期印象派的色彩的理念与中国画中的笔墨意蕴融入到表现主义的笔端之中,体现出即放纵又控制的笔触效果,突破形体又尊重造形结构的画面形象,呈现出中国油画特有的笔墨抒情性的审美新天地。

郑新安的油画自由、松动、奔放、环环紧扣,一气呵成,笔笔生发,造型与色彩之间形成强列的律动,他的油画笔触,动静有序,节奏铿锵,华美利落。粗壮、浑厚、鲜明、大块面、连续不断的扭动八面出锋,绘画感极强,颇有意味,别有天地。

《思念》 60x80cm 2016年

在郑新安的油画创作中,受培根的影响不少。培根那种在传统具象与现代抽象绘画之间结合点的关系,而创造出一种新的表现样式让他着迷。当然影响最大的还是弗洛伊德的画。佛氏的画,人物中那种青筋暴出,血管喷张,肌肉紧绷的样子,让郑新安激动不己。其实弗洛伊德的作品主观意念极强,他的画与客观物像差的很远,但观久了你又发现,佛氏画与客观物象外观是差了点,但整个作品气息神完气足的。这际上,弗洛伊德的画是放大夸张很多细节,特别是在形体转折处的生硬处理,拉长或缩短变形了某些肢体和器官的比例,看得让人痛快淋漓。佛氏的这种画法与追求,正是郑新安所喜欢的。

一个画家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太重要了。

正确的表达方式与主观性的艺术精神相结合,就能成就一个伟大的艺术家。显然,大家气象渐显的郑新安,体现了一个中国油画家对油画之艺术精神完美理解与表达。

以下图片为手机爱疯7Plus拍摄,不求完美,只求记录。

《父女郊外》 60x80cm 2016年

《喜悦》 60x80cm 2016年

《我听不见》 60x80cm 2016年

《回家》 60x80cm 2016年

《归来》 60x80cm 2016年

《看我手机》 60x80cm 2016年

《新娘》 60x80cm 2016年

《小男孩》 60x80cm 2016年

《朝圣》 60x80cm 2016年

《回望》 60x80cm 2016年

《酒店风》 60x80cm 2016年

《红语》 60x80cm 2016年

《关注》 60x80cm 2016年

《乐呵》 60x80cm 2016年

《朝圣路上》 60x80cm 2016年

《兄弟朝圣》 60x80cm 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