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第一谋士——刘伯温

元末,在风起云涌的农民义军中,淮西红巾军朱元璋依靠一大批优秀武将文人,北扫朽元,力挫群雄,建立了大明王朝。在诸多文人谋士中,尤受朱元璋器重的是足智多谋的刘基。

一、 蛰伏青田,待势而飞

刘基(1311-1375)字伯温,出生在浙江青田县(今渐江文成县)一个世代书香的地主家庭里,其父刘爚(yue)当过遂昌教谕。刘基自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加上天资聪颖,“人未见其执经诵读而默识无遗”,“凡天文兵法诸书,过目洞识其要”,因此颇为时人称颂。刘基二十三岁中进士,二十六岁授江西高安县丞,虽然他为官“以廉节著名,发奸擿伏不避强御,为政严而又惠”,但却不为豪右所容,不久即遭遣斥,他感概:“上壅蔽而不昭兮,下贪婪而不贞”,“进欲陈而无阶兮,退欲往而无路。”(刘基《吊泰不华元帅赋》)终于在1357年弃官归隐青田。

1359年,朱元璋东征浙江,命人带重金邀聘刘基出山。起初,尝仕途坎坷的刘基不愿出山,不过他也看到在当今群雄割据的乱世,只有朱元璋雄才大略,能成大业。所以当处州总制孙炎奉命再三邀清时,刘基便不再犹豫,于1360年3月怀着勃勃雄心离开青田到建康(今南京市)。这年刘基五十岁。

刘基一到建康,朱元璋马上召见,“从容与论经史及咨以时事(《明史纪事本末·平定东南》),刘基也即呈上《时务十八策》,分析内外形势,详陈灭元兴邦的大计方略。朱元璋大喜过望,相见恨晚,待以上宾礼,“留帷屋,预机密谋议”,尊称他为“老先生”。朱元璋的信任使刘基得偿为国为民效力的夙愿,于是他运筹帷幄,出谋划策,帮助朱元璋征东平四,逐鹿中原中原,干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传说中的刘伯温是位深谙阴阳八卦,能呼风唤雨,料事如神的奇人,一部《烧饼歌》更彰显刘伯温神机妙算,洞悉未来,这是把他神话了。但刘基确实知识渊博,除熟知知经史诗文外,对兵法韬略,天文地理都有相当研究,且为人深谋远虑,有胆有识,所以归依朱元障不久,便成了他智囊中的核心人物。

二、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刘基到建康时,正是朱元璋争取发展的一个关键时刻。朱元璋起兵后,利用刘福通在北方抗击元军之际,挥军南进,一路下滁州,取太平,占建康,攻浙江,军事力量有了很大发展。但在政治上,他依然奉小明王韩林儿为王,受他的封爵,用龙凤年号。当朱元璋在南京遥拜小明王行正旦庆贺礼时,刘基不拜。朱元璋问他原因,刘基说:“彼牧竖耳,奉之何为!”刘基认为,在群雄四起之际,要成大业就必须摆脱别人牵制,完全自主独立。朱元璋听后大为感悟。后来朱元璋终于杀了韩林儿,应该说这是刘基长期影响的结果。

军事上,刘基对朱元璋有更大的贡献。1360年5月,陈友谅率兵南下,准备联合张士诚东西夹击朱元璋,一时形势危急紧追,有人主降,有人提议退守钟山,有的主张决一死战,朱元璋召问刚来不久的刘基。刘基认为成帝王之业在此一举,不可降,只可战。并设计诱敌深入,伏兵袭取,果然获胜,巩固了建康这块基地。陈友谅、张上诚一直是朱元璋的两个劲敌,他们一个据湖广,扼长江上流,一个霸苏杭,占江南富庶之地,对朱元璋形成夹击之势,成胁很大。朱元璋决定主动出击,打破包围。有人主张先打张士诚,认为张处得近,力量也弱,容易取胜,而江南地区物产丰富,攻占后有利军需。刘基相反,主张先打陈友谅,他说:“士诚自守虏,不足虑,友谅劫主胁下,名号不正,地据上流,其心无日忘我,宜先图之。陈氏灭,张氏势孤,一举可定,然后北向中原,王业可成也。”(《明史·刘基传》)这的确是一个正确的战略方针。朱元璋摒弃众议,采纳刘基计策,先征陈友谅。张士诚果然不敢妄动,朱元璋得以集中兵力,在1363年7月与陈友决战于鄱阳湖。刘基侍朱元璋身边,参与军事,“时湖中相持,三日未决,基请移军湖口扼之”,将陈军分割,截断江湖交通,不久,陈友谅败亡。西征既胜,朱元璋立即挥戈东进,“取士诚,北伐中原,遂成帝业,略如基谋”。

刘基还是一位杰出的战术家,每遇战事都能出奇计取胜。朱元璋初征陈友谅,曾先率兵攻安庆,一时未能下,刘基知安庆有重兵防守,陈友谅老巢江州(今江西九江市)必然空虚,便建议弃安庆挥兵直捣江州。不出所料,陈以为神兵自天而下,手足无措,连夜挈妻携子弃江州逃往武昌。

刘基运等帷幄,每谋必中,同僚叹佩,朱元璋任之更笃,将他比作张良,每遇重要事情,总要与刘基“屏人密语移时”,刘基也以此为不世之遇,悉心辅佐,知无不言。

三、 治世能臣,朝廷肱骨

朱元璋称帝之后,又向刘基问治世之道。刘基说:“生民之道,在于宽仁”,“宋元以来,宽纵日久”,现在“当使纪纲振肃,而后惠政可施也”。刘基用传统的儒家思想作为治世的理论基础,这在当时是恰当的。他认为治世应该德刑并用而以德治为主,首先是反对暴虐凶残,对百姓要有仁爱之心;同时也要严明法纪,有法必依,执法务严,使人有所畏惧,以建立必要的封建秋序。他认为德治的关键是人,应选用优秀人才,他主张“量能以任之,揣力以劳之”,“惟其贤,不鄙其侧陋”。刘基这些理论和方法取得了很大成功。为振肃纲纪,1367年刘基奏请立法定制,朱元璋从之,不久编纂成律令,是洪武三十年所颁《大明律》的基础。刘基还根据当时“民困必须苏、用兵不能少”的需要,取古时军屯法和府兵制之长处,创立了军卫法,即在全国各地设立卫所,常驻军队,土卒平时屯垦,战时从征,调编任将一律归朝延掌管,旨在减轻百姓负担、安定地方、增加兵源、集中兵权。这一制度对朱元璋统一疆域、巩固政权起了积极作用。刘基任御史中丞后,令各御史大胆揭发官员违纲乱纪,贪赃枉法事,无论官职高低,一律依法惩办。丞相李善长的亲信、中书省都事李彬犯贪纵罪,案发后李善长多次向刘基说情,要求宽容,刘基不讲情面,乘公执法,将李彬处死,在朝野引起了震动。刘基的正直刚毅,连朱元璋也钦佩,他说当时满朝都是朋党,只有刘伯温一个不从,一世是个好人。

四、 举贤荐能,任人唯贤

刘基在举贤荐能,帮助朝廷选用人材方面,尤堪称到。朱元璋欲罢免李善长丞相职务,征求刘基看法。刘基认为“国之大事,莫大乎置相”,尽管知道李善长因李彬之事衔恨自己,依然认为“善长勋旧,能调和诸将”,不应易换,他说,换相“如易柱,须得大木,若束小木为之,且立覆”(《明史·刘基传》)。后来李善长罢相,朱元璋欲以杨宪继之。刘基与杨宪私交甚好,但他不赞成杨宪为相,对朱元璋说:“宪有相才无相器。夫宰相者,持心如水,以义礼为权衡,而己无与者也,宪则不然。”朱元璋又问汪广洋如何,基说:“此褊浅殆甚于宪”。又问胡惟庸,刘基认为更不行,他说好比驾车,胡惟庸非但驾不好,恐怕连辕木都会被他毁坏。朱元璋要刘基自已当,刘基连忙说:“臣疾恶太甚,又不耐繁剧,为之且孤上恩。天下何患无才,唯明主悉心求之,目前诸人诚未见其可也。”朱元璋未听劝告,还是选用杨、汪、胡三人为相,结果诚如刘基所料,都出了问题。刘基荐相材,不以恶已者为恶,不以好己者为好,曲直分明,乘公无私,堪称佳话。

五、归田致仕,难逃宵小

刘基为朱元璋立下大功,官至御史中兼太史令,太子费善大夫,弘文馆学士,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1370年又封诚意伯。但作为一个见识广远、足智多谋的人,刘基想从官场及早抽身,激流勇退,回乡隐居。他知道自己得罪了很多人,包括李善长、胡惟庸为首的淮西派。因此多次上书请求告老回乡。1371年获准致仕。刘基回乡后,谢绝一切官府往来,每日惟饮酒弈棋,口不言功。但他最终还是没有逃脱胡惟庸的陷害。胡挟刘基不举他当宰相之嫌,指使党羽诬陷他与民争夺一块“有王气”的基地,图谋不轨。1373年被夺俸禄,还被迫入京请罪。刘基在京积忧成疾,几不能起。1375年3月被送回乡里,居一月去世,终年六十五岁。

刘基死后不久,胡惟庸案发。朱元璋追思刘基生前所言,懊悔不已。1390年,朱元璋颁诰,令刘基子孙世袭诚意伯爵禄。刘基虽然没有当过朝廷第一文臣,但他德才兼备,功勋卓著,赢得了后人的追念和尊敬,明武宗称他“渡江策士无双,开国文臣第一”,应不失为公正之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