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临死前嘱咐乾隆,此人不可杀!万没想到,乾隆竟将此人处死

雍正临死前嘱咐乾隆,此人不可杀!万没想到,乾隆竟将此人处死

古代,君王和父亲的命令都是不能违背的,不然就是不忠不孝。但是有人就例外,就像乾隆皇帝一样。他没有继承雍正的做事风格,雍正很多做法都被儿子推翻了。比如,雍正经历了夺嫡的残酷,对其他兄弟不能容忍,尤其看不得八爷党的人好过,甚至会赶尽杀绝。但是乾隆皇帝不同,赦免一切罪责。

还有一件事情,乾隆推翻了父亲的命令,也引起了后人的非议。这就是曾静之案,本来曾静是一位很普通的读书人。性格特别迂腐,又喜欢吹牛,天资也不高,只能回家开私塾。有一次,他看到了反清复明的书籍,便想着做大明的忠臣,联合一些人去推翻大清朝的统治。

几个读书人聚到一起,为了自己"伟大的想法"而兴奋着。可是幻想终归会破灭,几个人没有能力,没有兵力,更没有钱,怎么可能会成事呢?此时,曾静想到了一个人,那就是川陕总督岳钟琪。

岳钟琪是岳飞的后代,而大清朝是金的延续。于是曾静就写了一封慷慨激昂的信,自己和几位同谋都被感动了,认为岳钟琪也会站到自己的这一边。但是事实很残忍,岳钟琪直接将信呈给了雍正。皇帝下令去抓曾静,曾静立刻全招了。

雍正没有杀掉曾静,而是让他写一封检讨书,自己要亲自批阅。于是全国上下都颁布了这封检讨书,给所有人一份警示。雍正帝认为曾静的检讨书写的毕竟深刻,认罪态度也很好,就宽大处理了。而且在他去世之前,特意留下话,自己都没有杀曾静,后代也不要杀,这令曾静终于放心了。

本以为曾静的后代都可以高枕无忧了,但是一朝皇帝一朝臣,他们还是太幼稚了。到了乾隆皇帝登基之后,立刻将曾静的事情拿出来说话。将曾静逮捕进城,并且冠上了"诽谤先帝"的罪名,直接处死。

曾静真的特别可笑,甚至是贻笑大方。没有能力和智慧,却幻想着封侯拜相。以为会认识几个大字,写一封书信就能推翻大清王朝了。雍正帝为了展现自己的宽广胸襟,没有杀掉曾静。但是乾隆却不害怕,做事情很洒脱很果断,随便冠上一个罪名就将其处死,没地方去说理,只能自认倒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