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靠衣装,怎能少得了腰带,“带,绅也。男子 丝,妇人带。”

中国腰带文化

纵观中国古代各种舆服志,可以看出腰带是一种不可替代的饰物。

腰带始名于秦,一般以韦(熟皮)、索(麻绳)、布帛丝绸、金、玉、银、翡翠、犀、皮革制作而成,束于腰间,悬挂各种佩饰。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带,绅也。男子 丝,妇人带丝。

”自周代至六朝,大夫以上服用腰带,天子冕服上亦有束腰或垂佩和的革带。

唐宋时期,有用革制成的嵌以玉、镂以金的玉带和金带以及用犀以红或青绫,腰带上按等级缀以犀玉、金银角等。

清代腰带种类更多,有朝服带、吉服带、常服带、行带等,除朝服带在版饰上及版形的方圆有定制外,带有带扣和环,环左右2块,用以系带汗巾、刀、香包等物。

世间之美,或流于浅表,或和于内在,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杨柳妆腰带,梅花络臂韝。

黄莺偷眼觑,舞得最风流。

净慈门下萝蔔头。

妇女腰带大多束之于衣内,用丝编鞭而下垂流苏,后又采用阔而长的绸带。

男子多以白色或蓝色腰带束腰,带长以在结成束后下垂与袍齐为佳。

宵月皓中闺。

美人戒裳服。

腰带准畴昔。

不知今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