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永与七仙女拜堂,老槐树激动说错一字,两人百年姻缘变成百日

“孝”乃百德之首,是永不过时的文化传承,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最亮眼的一部分,中国自古就有“百善孝为先”,在我国历代朝代中,没有哪一个朝代不提倡“孝”文化的,“孝”是社会稳定的基石。

在我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大孝子,董永就是其中之一,一提到董永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他和七仙女的故事,确实,董永与七仙女的神话传说可以说是我国众多神话故事中的佼佼者,然而“董永”不仅仅出现在传说中,历史上确有其人,而且他与七仙女的传说有着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在我多流传下来的许多史书中都能看到“董永”的身影,他本身据说是汉代一位地地道道的小农民,他出名的原因可以说是历史的选择,社会需要他这样的“孝子”作为榜样。

董永乃汉代千乘人,后迁居于孝感,不仅有历史典籍佐证,今天仍能在孝感境内找到他存在的蛛丝马迹,抛去传说的外衣不说,董永当真是一位至孝之人。

据记载,董永自幼丧母,一直与父亲相依为命,父亲老后他便经常用车拉着父亲出门,最为感人当属他“卖身葬父”的故事。

由于家境贫寒,父亲死后董永无法将其安葬,便到一大户人家愿意将自己卖为奴隶,大户人家被他的孝心所感动便给了他一万钱并且还他自由,董永拿着钱感恩戴德最终将父亲安葬,并且守孝三年。

三年后董永又返回大户人家并且在路上与一女结为夫妻,大户很奇怪,说已经将钱给了你,为何还要回来?董永说明来意,原来他是来“还债”的,由此可见董永不仅至孝而且懂得感恩,后来大户只是让他的妻子织了一百匹布用来还债,董永妻子十天就织完了所有布匹并且对他说,自己是天上的织女被其孝心所感动特意替他来还债的。

后来在人们的赞美和憧憬中故事愈演愈烈,最终形成了董永与七仙女的爱情故事,其中还有个颇有意思的桥段。

七仙女爱上了有孝心的董永,便在姐姐的帮助下下凡,二人在一棵老槐树下见面,而这棵老槐正是七仙女请来的“媒人”,董永问老槐树为何能开口?七仙女说大树开口乃是姻缘天配,二人便双双跪地行拜礼。

老槐树非常感动,没想到激动之下说错了一个字,将“百年合好”说成了“百日合好”,使得二人只有百日的缘分,这也是“一日夫妻百日恩”的由来。

如今能在许多地方看到这段传说,比如“孝子祠”中二人的雕像,祠中还挂着董永生平的牌匾。

董永无疑是神话和现实结合最自然的一位,这恰恰表现了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对“孝”的推崇和理解,可以说他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人物那么简单,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他早已变成了一种精神,以民间传说的方式传承给后人。